一种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1870发布日期:2019-12-06 18:41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问题,同时也是在21世纪人类社会要保持高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由于太阳能发电有如安全可靠,无污染,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维护简便,建设周期短,建设的规模大小随意,不需要架设输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结合等等一系列的优点,这些优点是常规发电以及其它发电方式不能比拟的,因而太阳能发电成为目前各国研究得最多,发展也是最快的技术之一。

双面组件能够通过其正反两面吸收太阳能产生电能,相对于普通组件,双面增加了背面发电能力,使得双面组件比普通的组件发电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双面组件的背阳面阳光无法有效到达,导致双面组件的发电能力无法最大化。然而,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固定安放的双面组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双面组件的背阳面,阳光主要通过漫反射到背面,背面阳光吸收少,导致双面组件增加的发电量减少。同时阳光的直射角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会发生变化,所以太阳能南北方向上斜射到双面组件上,减少了接受太阳的能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具备双面高效电池因其卓越的双面发电性能、良好的弱光响应与超低的光致衰减率等诸多优势,成为实现项目发电增益,此支架适于用荒漠、山坡、丘陵、农业、渔业、林业等特殊环境等优点,解决了以前所用的光伏支架都为单面组件支架,背面有结构件及阴影遮挡,阻挡来自地面的反射光和空气中的散热光发电,不能达到理想发电的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斜梁、斜支撑和底座,所述斜梁的顶部与后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梁的底部与前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的底部与后立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的顶部与斜梁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前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后立柱的外部包括斜支撑连接件、背拉杆、背拉杆连接件和立柱连接螺栓,所述斜支撑连接件的内壁与后立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背拉杆的一端与背拉杆连接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连接螺栓的外壁与后立柱的内壁螺纹连接。

所述斜梁的外部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檩条、横梁连接件、檩托、薄膜中压块、薄膜边压块、m8x50螺栓、m10x30螺栓、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横梁的外壁与斜梁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胡第二横梁的外壁与斜梁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檩条的外壁与檩托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右端与横梁连接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左端与横梁连接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薄膜中压块的内壁与第一组件的外壁卡接,所述薄膜边压块的内壁与檩托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m8x50螺栓的外壁与檩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m10x30螺栓的外壁与横梁连接件的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檩条通过设置的m12x50的外六角螺栓与檩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背拉杆连接件通过设置的m10x30螺栓与后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撑连接件通过设置的m10x30螺栓与后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立柱与后立柱通过设置m12x50的外六角螺栓与斜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撑通过设置的斜支撑连接件与后立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光伏支架的主体结构采用c型钢立柱,c型钢檩条为主体钢构,有效的降低了钢结构的采购成本,并且增加了光伏支架的结构稳定,双面高效电池因其卓越的双面发电性能、良好的弱光响应与超低的光致衰减率等诸多优势,成为实现项目发电增益。

2、该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主体结构采用c型钢立柱,c型钢斜梁,c型钢檩条为主体钢构,达到背面无阴影遮挡,并在安装完的钢构上铺设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支架部分由前立柱,后立柱,斜梁,斜支撑,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檩条等组成,然后与太阳能光伏组件相连接成整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檩托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后立柱与斜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斜支撑与后立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横梁拼接安装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薄膜边压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薄膜中压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斜梁与斜支撑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后立柱与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立柱;2、后立柱;3、斜梁;4、斜支撑;5、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檩条;8、横梁连接件;9、檩托;10、斜支撑连接件;11、背拉杆;12、背拉杆连接件;13、薄膜中压块;14、薄膜边压块;15、m8x50螺栓;16、m10x30螺栓;17、立柱连接螺栓;18、第一组件;19、第二组件;2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11,一种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1、后立柱2、斜梁3、斜支撑4和底座20,斜梁3的顶部与后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斜梁3的底部与前立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斜支撑4的底部与后立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斜支撑4的顶部与斜梁3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c型钢立柱,c型钢斜梁,c型钢檩条为主体钢构,底座20的顶部与前立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的底座20用水泥管桩固定。

后立柱2的外部包括斜支撑连接件10、背拉杆11、背拉杆连接件12和立柱连接螺栓17,斜支撑连接件10的内壁与后立柱2的外壁固定连接,背拉杆11的一端与背拉杆连接件12的外壁固定连接,立柱连接螺栓17的外壁与后立柱2的内壁螺纹连接。

斜梁3的外部包括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檩条7、横梁连接件8、檩托9、薄膜中压块13、薄膜边压块14、m8x50螺栓15、m10x30螺栓16、第一组件18和第二组件19,第一横梁5的外壁与斜梁3的外壁固定连接,胡第二横梁6的外壁与斜梁3的外壁固定连接,檩条7的外壁与檩托9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横梁5的右端与横梁连接件8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横梁6的左端与横梁连接件8的右端固定连接,薄膜中压块13的内壁与第一组件18的外壁卡接,薄膜边压块14的内壁与檩托9的外壁固定连接,其中,薄膜中压块13和薄膜边压块14采用12mm后l=60的压块,m8x50螺栓15的外壁与檩条7的内壁螺纹连接,m10x30螺栓16的外壁与横梁连接件8的内壁螺纹连接,其中,通过设置m8x50螺栓15和m10x30螺栓16为了更好地组装该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并加固该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达到稳定性。

在使用时,该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主体结构采用c型钢立柱,c型钢斜梁,c型钢檩条为主体钢构,达到背面无阴影遮挡,并在安装完的钢构上铺设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支架部分由前立柱1,后立柱2,斜梁3,斜支撑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檩条7等组成,然后与太阳能光伏组件相连接成整体,双面组件无阴影遮挡光伏支架主体结构采用水泥管桩,c型钢立柱,c型钢斜梁,c型钢斜支撑,c型钢横梁,c型钢檩条的主体钢构,并在安装完的钢构上铺设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支架的主要部件都做了材质与结构加强,并能抵抗≥50km/h的风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