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感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4125发布日期:2020-05-20 03:0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感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感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主流选择通常为柴油机或者是汽油机,而传统能源的发动机效率转换都是极其低下的,仅仅将汽油或者柴油的燃烧能量很少一部分转化为动力,同时尾气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以电作为发动机的新能源,是目前技术的发展趋势,传统电动机又有很大局限性,所以,需要提供新型的电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感发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磁感发动机,包括:机壳、动力机构、润滑机构、启动马达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机壳包括底板和上壳;所述底板的两侧为活塞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中部为工作间;所述上壳为长方体结构,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启动马达设置在底板的工作间侧壁上,且启动马达与动力机构相配合;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活塞安装板和工作间上,且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润滑机构设置在动力机构上方,且与动力机构相配合。

其中上壳的形状是为了适应发动机内部部件的构造,提供合适的空间,启动马达与侧壁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螺栓,焊接等工程领域常见的固定方式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磁感活塞、活塞套、磁感线圈、连杆、曲柄、转动轴、小飞轮和大飞轮;所述活塞套内部设置有磁感线圈;所述磁感线圈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活塞套与磁感活塞相配合;所述磁感活塞的外部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连接;所述曲柄为的对称中心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小飞轮和大飞轮;所述小飞轮与启动马达相配合。

其转动轴是被曲柄均匀分割成一段段的结构,所述曲柄为两个板,且两个板之间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连杆,其目的是将磁感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转动轴的旋转运动。磁感活塞的动力来源于磁感线圈的通电产生磁场。

优选的是,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油泵、润滑油管和喷油嘴;所述油泵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油泵连接润滑油管;所述润滑油管呈网状,且架设在动力机构上方;所述喷油嘴设置在润滑油管上,且喷油嘴与磁感活塞、连杆、曲柄和转动轴相配合。

所述喷油嘴可以将润滑油呈雾状喷出,喷油嘴分别对应曲柄连杆连接处和磁感活塞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磁感活塞数量为偶数个,且不少于2个。根据所需要提供的动力进而设置磁感活塞数量。

优选的是,所述启动马达和小飞轮内侧均设置有齿轮,且启动马达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小飞轮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工作间的底部呈圆柱形弧面。便于收集处理多余润滑油。

优选的是,所述油泵与大飞轮相配合,通过大飞轮旋转一定圈数之后,油泵喷射一次润滑油。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实现向左右两组磁感线圈交替供电。当活塞伸出时,断电,使磁场消失,避免活塞收缩时产生额外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摆脱传统的能源,采用新的无污染能源。

2、本装置交替供电的方式,变相的减少了元件的工作时间,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

3、本装置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设置活塞数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感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感发动机磁感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感发动机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感发动机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机壳,101-底板,102-上壳,103-活塞安装板,104-工作间,2-动力机构,201-磁感活塞,202-活塞套,203-磁感线圈,204-连杆,205-曲柄,206-转动轴,207-小飞轮,208-大飞轮,3-润滑机构,301-油泵,302-润滑油管,303-喷油嘴,304-支架,4-启动马达,5-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磁感发动机包括:机壳1、动力机构2、润滑机构3、启动马达4和控制电路板5;所述机壳1包括底板101和上壳102;所述底板101的两侧为活塞安装板103;所述底板101的中部为工作间104;所述工作间104的底部呈圆柱形弧面。便于收集处理多余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102为长方体结构,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1上;所述启动马达4设置在底板101的工作间侧壁上,且启动马达4与动力机构2相配合;所述启动马达4和小飞轮207内侧均设置有齿轮,且启动马达4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小飞轮207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2固定在活塞安装板103和工作间104上,且与控制电路板5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润滑机构3设置在动力机构2上方,且润滑机构3的喷油嘴303对应动力机构2的各个连接处;所述润滑机构3通过支架304固定在活塞安装板103上。其中上壳102的形状是为了适应发动机内部部件的构造,提供合适的空间,启动马达4与侧壁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螺栓,焊接等工程领域常见的固定方式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磁感活塞201、活塞套202、磁感线圈203、连杆204、曲柄205、转动轴206、小飞轮207和大飞轮208;所述活塞套202内部设置有磁感线圈203;所述磁感线圈203与控制电路板5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活塞套202与磁感活塞201相配合形成一个活塞机构;所述磁感活塞201的外部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杆204;所述连杆204的另一端与曲柄205连接;所述曲柄205的对称中心设置有转动轴206;所述转动轴206的两端分别设置小飞轮207和大飞轮208;所述小飞轮207与启动马达4通过齿轮啮合。

其转动轴206是被曲柄205均匀分割成一段段的结构,所述曲柄205为两个板,且两个板之间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连杆204,其目的是将磁感活塞201的往复运动转化为转动轴206的旋转运动。磁感活塞201的动力来源于磁感线圈203的通电产生磁场。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机构3包括油泵301、润滑油管302和喷油嘴303;所述油泵30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1的活塞安装板103上;所述油泵301连接润滑油管302;所述润滑油管302呈网格状,且通过支架304架设在动力机构2上方;所述喷油嘴303设置在润滑油管302上,且喷油嘴303与磁感活塞201、连杆204、曲柄205和转动轴206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喷油嘴303可以将润滑油呈雾状喷出,喷油嘴303分别对应曲柄连杆连接处和磁感活塞201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磁感活塞201数量为偶数个,且不少于2个。根据所需要提供的动力进而设置磁感活塞201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5用于实现向左右两组磁感线圈203交替供电,其内部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单片机,满足逻辑语言的需求,同时设置有断电开关等部件,本实用新型不针对控制电路板做出权利要求。当活塞伸出时,断电,使磁场消失,避免活塞收缩时产生额外的阻力。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对启动马达4供电,启动马达4带动小飞轮207旋转,从而带动内部曲柄205连杆和204运动,使大飞轮208具有转动惯量,此时开始对磁感线圈203交替供电,使磁感活塞201如同汽油机内部一样运动,小飞轮207为输出端,可以连接外部运动机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