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低压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9536发布日期:2020-06-23 22:37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MC低压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c低压母线槽。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屏与大、中型负载的连接,如现代化的车间、厂房和高层建筑。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母线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快速完成母线槽的装配,从而大大提高装配效率。然而,传统母线槽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mc低压母线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mc低压母线槽,包括壳体、导电排和绝缘支架,所述导电排和绝缘支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所述盖板、底板和侧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绝缘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上具有导电排卡槽;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支架通过两个导向杆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后在其端部固定有挡板;在所述两个导向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另一端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e-183。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mc低压母线槽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mc低压母线槽中,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型号为s-822t。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mc低压母线槽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mc低压母线槽中,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3kω。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mc低压母线槽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mc低压母线槽中,所述第一mos管为n沟道mos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mc低压母线槽,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壳体、导电排和绝缘支架,壳体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用于对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mc低压母线槽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mc低压母线槽实施例中,该mc低压母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mc低压母线槽包括壳体、导电排和绝缘支架,导电排和绝缘支架位于壳体内,壳体包括盖板1、底板2和侧板3,盖板1、底板2和侧板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绝缘支架包括上支架4和下支架5,上支架4和下支架5上具有导电排卡槽;下支架5与底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上支架4通过两个导向杆6与盖板1连接;导向杆6竖直设置,导向杆6的一端与盖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上支架5后在其端部固定有挡板7;在两个导向杆6上套设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位于上支架5与盖板1之间;底板2的上端固定有电路板9,电路板9上设有电源模块。

使用时,先将两侧板3和底板2相连,然后将导电排卡在下支架5的导电排卡槽内,再将盖板1盖上并使导电排的上侧位于上支架4上的卡槽内,最后将盖板1与两侧板3固定,这样上支架4在压缩弹簧8的作用下将导电排进行夹紧,这样不仅减少了母线槽装配的步骤,并且时装配更加方便。

上支架4与下支架5均呈“凸”形,其导电排卡槽位于上支架4与下支架5的凸起部;两个导向杆6位于上支架4的凸起部两侧;通过这样进一步增加整体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使上支架4与下支架5能够更好地配合将导电排夹紧。

该mc低压母线槽主要靠绝缘材料作为绝缘介质,用于额定工作电流200~4000a的三相三线、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制的输配电系统中。该mc低压母线槽的结构紧凑紧固、重量轻、体积小、输送容量大、过载能力强。绝缘性能好、介电强度高。阻抗低、电能损耗少。动热稳定性能优异。线路扩展灵活、外形美观、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有效防止火灾发生。适用于设备密集、分支多的场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配电的高效性,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电缆输配电方式。插接结构连接可靠、安全、简易。主要为工矿、企事业单位和高层建筑等大型场所中的新型输配电设备,如工厂、住宅、商业大厦、医院、仓库、机场、地铁、运动场、展览馆、停车场、商场等。

该mc低压母线槽的周围空气温度不得高+40℃,不低于-5℃;户内安装使用,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不得超过200m。周围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为90%,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凝露的影响。设备安装时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超过5%。设备应安装在无剧烈震动和冲击的地方,以及不足以使电器元件受到腐蚀的场所。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d3、第一mos管m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容c3和电压输出端vo,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vo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压输出端vo的另一端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

第三二极管d3为限流二极管,用于对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限流保护的原理如下:当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较大时,通过该第三二极管d3可以降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的大小,使其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而不至于因电流太大导致烧坏电路中的元器件,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二极管d3的型号为e-183。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三二极管d3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

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第一mos管m1为n沟道mos管。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三极管q1也可以采用pnp型三极管,第一mos管m1也可以采用p沟道mos管,但这时电路的结构也要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该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vo的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为限流二极管,用于对第一mos管m1的源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限流保护的原理如下:当第一mos管m1的源极电流较大时,通过该第四二极管d4可以降低第一mos管m1的源极电流的大小,使其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而不至于因电流太大导致烧坏电路中的元器件,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为s-822t。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四二极管d4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

本实施例中,该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用于进行限流保护。限流保护的原理如下:当第四电阻r4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时,通过该第四电阻r4可以降低第四电阻r4所在支路的电流的大小,使其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而不至于因电流太大导致烧坏电路中的元器件,以进一步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43k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也就是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增大或减小。

总之,本实施例中,由于该电源模块中设有限流二极管,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