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动作门槛电压的交流继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3414发布日期:2020-07-21 12:39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动作门槛电压的交流继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流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动作门槛电压的交流继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当两条平行敷设的电缆及芯线之间相互靠近就会产生电容,电容量与长度成正比,线路较短时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达到数百米后,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

目前工业装置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装置的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电气系统的信号大量接入dcs或plc系统,故而信号电缆的长度也不断增加,这使得工业装置中难免会存在大量的动力电缆与信号电缆相邻敷设的现状,如上所述,当有感应电产生时势必会对信号电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且感应电的产生有长期存在的、也有偶发性的,强度难以界定,排查困难。

当作为控制系统中的“自动开关”的交流继电器受到感应电的影响时,一般表现为如下三种现象:继电器误动作、继电器无法释放、继电器频繁处于吸合释放的交替中,发出震动声,这些都严重干扰了信号的正常传递和工业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另外,随着电子电气技术的不断进步,节能型产品逐渐替代了传统的高能耗器件,交流继电器的功耗越来越低,其受感应电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由于继电器受感应电的干扰而产生的生产设备事故屡见不鲜,此种技术问题迫切需要行业内的技术人员给予解决。

减小感应电或降低感应电的影响是一个行业难题,目前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尽量减小电缆长度、采用屏蔽电缆并且屏蔽层单端良好接地、合理分配多芯电缆的用途、状态反馈信号线与其它电源线和控制线尽量分在不同电缆内、以及在线圈上并联rc元件的阻容吸收电路。

上述处理方式的实质都是通过分流原理降低流过线圈的电流,无法从根本上避免感应电对交流继电器的影响,因为当交流继电器的功耗较低时,释放电压仅为额定电压的仅15%-30%,采用分流方式基本不起作用,比如按照行业主流品牌提供的阻容吸收参数进行试验,能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阻容元件主要用于吸收浪涌电压,对感应电干扰的吸收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动作门槛电压的交流继电器电路,使交流继电器可以避开感应电的影响。

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动作门槛电压的交流继电器电路,包括限压电阻、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电解电容、电阻i、电位器、稳压二极管和光继电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限压电阻串接在交流信号输入端,电解电容并联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阻i与电位器串联,电阻i与电位器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解电容的两接线端;稳压二极管和光继电器的输入端反向串联,稳压二极管和光继电器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位器的两接线端;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串接有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电阻ii。

具体地,所述限压电阻的阻值为50kω,所述电阻i的阻值为4.7kω,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为62v,所述电位器的标称阻值为200kω。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避开了治理感应电的常规思路,通过抬高交流继电器的门槛动作电压和缩小回差来避开常规感应电区间,从根本上解决了交流继电器受感应电影响的技术问题,大大降低了处理该技术问题的设计成本、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2)通过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和电解电容将接入交流继电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起到精确控制的效果;

3)通过稳压二极管和电位器控制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进而达到控制动作电压的目的;

4)通过精确匹配电路参数,既可以达到控制目标,还可以降低滞后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中:1-交流信号输入端,2-限压电阻,3-桥式全波整流电路,4-电阻i,5-稳压二极管,6-信号输出端,7-光继电器,8-电位器,9-电解电容,10-发光二极管,11-电阻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高动作门槛电压的交流继电器电路,包括限压电阻2、桥式全波整流电路3、电解电容9、电阻i4、电位器8、稳压二极管5和光继电器7,桥式全波整流电路3的输入端与限压电阻2串接在交流信号输入端1,电解电容9并联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3的输出端;电阻i4与电位器8串联,电阻i4与电位器8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解电容9的两接线端;稳压二极管5和光继电器7的输入端反向串联,稳压二极管5和光继电器7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位器8的两接线端;光继电器7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端6相连。

继电器7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端6之间串接有发光二极管10,发光二极管10用于在输出回路接通时的灯光指示。

发光二极管10的两端并联有电阻ii11,设置电阻ii11的作用是:在发光二极管10出现故障时,仍可维持输出回路的接通状态,维持主回路电流正常导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选择限压电阻2的阻值为50kω,电阻i4的阻值为4.7kω,稳压二极管5的稳定电压为62v,电位器8的标称阻值为200kω。

使用本实施例的交流继电器时,交流信号接入交流信号输入端1,经过限压电阻2进行限流降压,通过桥式全波整流电路3和电解电容9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再经过电阻i4进行直流降压,利用稳压二极管5进行门槛控制,大于门槛电压62v时电流流入光继电器7的输入端,光继电器7动作后输出侧处于导通状态,直流电流流经光继电器7输出侧和发光二极管10,通过信号输出端6输出;电位器8形成旁路用于调整流经光继电器的电流值,当流经电位器8的电流增大时,在限压电阻2和电阻i4上的压降增大,减少了加在稳压二极管5上的直流电压,进而可以抬高动作电压到指定幅值。

本实施例的优点:

1)避开了治理感应电的常规思路,通过抬高交流继电器的门槛动作电压和缩小回差来避开常规感应电区间。根据实验数据,主流品牌小型交流信号继电器稳定吸合电压一般在70~80%,开始吸合电压一般在40%左右,释放电压在15~30%,回差高达50~55%,也就是说,对于额定电压为220v的交流信号继电器,释放电压一般在35~65v,稳定吸合电压一般在155~175v,一般80v左右就开始有吸合动作;根据目前文献记载,常规感应电区间一般在30~150v从这个数据看,有时感应电远远高于释放电压,有些超过了开始吸合电压,甚至逼近稳定吸合电压,这会导致继电器不能释放,或者频繁吸合振动,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交流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在185~190v之间,可以完全避开常规感应电区间,又给线路压降和电源电压波动预留了一定空间,另外回差仅5v左右,为额定电压的2.2%,从根本上解决了交流继电器受感应电影响的技术问题,大大降低了处理该技术问题的设计成本、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2)通过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和电解电容将接入交流继电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起到精准控制的效果;

3)通过稳压二极管和电位器控制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进而达到控制动作电压的目的;

4)通过精确匹配电路参数,既可以达到控制目标,还可以降低滞后时间。

滤波电容较大时,直流侧纹波系数会降低,电压波动变小,但交流侧电压变化时,直流侧响应时间会变长,造成后续继电器动作滞后;滤波电容较小时,直流侧稳压效果较差,电压波动较大,直流侧交流分量过大会影响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导致继电器不能稳定吸合;本实施例选配的相关阻容参数,电路滞后时间不大于100ms,基本能够满足常规工业应用场合对相应速度的需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思路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