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73526发布日期:2020-12-29 13:2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装备技术领域,是一种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对用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用电能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就必须不断完善电网的网架结构,而电网电能的输送网架由多条架空输电线路组成,所以输电线路在电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跨越架是输电线路在跨越道路,铁路,通信和广播线路以及电力线和其他障碍物时,为了保护电线不受损坏,在释放管线之前,应在这些跨接处设置跨接框架,以确保电线安全平稳地通过,现有的跨越架在搭设过程中工作效率低,搭设时间长,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封隔网与绝缘绳固定连接后被牵拉至被跨输电线路上方时,牵拉绝缘绳和承力绳之间通过滑轮连接,绝缘绳与承力绳之间若在水平面的投影上有夹角时,牵拉绝缘绳会导致滑轮扭转,牵拉较费力,降低工作效率,且缩短绝缘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跨越架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搭设时间长,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以及缩短绝缘绳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包括前后向的被跨输电线路和设置在被跨输电线路左右两侧的基杆塔,每个基杆塔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被跨输电线路左侧上方和右侧上方的横担,还包括三个前后间隔均布的绝缘承力绳,每个绝缘承力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基杆塔的横担上,在位于被跨输电线线路左侧和右侧位置的每个绝缘承力绳上均安装有滑轮,每个安全环均连接有葫芦形保险扣,每个葫芦形保险扣均穿设有绝缘牵引绳,在绝缘承力绳与被跨输电线路之间设有矩形的封隔网,每个绝缘牵引绳的一端均与封隔网固定连接,每个绝缘牵引绳的另一端均向下延伸至地面。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封隔网可包括至少一个沿绝缘牵引绳长度方向设置的绝缘网,绝缘网包括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杆和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绝缘杆,两个第一绝缘杆和两个第二绝缘杆固定连接成矩形框,矩形框下侧设有绝缘网片,绝缘网片为矩形的网状结构,绝缘网片的四个角端与矩形框的四个角端固定连接,每两相邻位置的绝缘网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绝缘杆均固定连接,位于被跨输电线路左右两侧的第一绝缘杆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绝缘牵引绳固定连接。

上述绝缘网还可包括第三绝缘杆,第三绝缘杆平行设置在两个第二绝缘杆之间,第三绝缘杆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一绝缘杆中部固定连接,位于中间位置的绝缘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被跨输电线路左右两侧的第一绝缘杆与第三绝缘杆的连接处,位于中间位置的绝缘牵引绳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地面。

上述每个绝缘牵引绳的一端均可与封隔网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每个绝缘牵引绳的另一端均向下延伸并通过地锚固定于地面。

上述封隔网上侧可间隔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拉绳,每个拉绳的两端均向下延伸至地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保险扣穿设于绝缘牵引绳上,然后将保险扣与滑轮安装在一起,再将滑轮穿设于绝缘承力绳上;第二步,将绝缘承力绳展放到两个基杆塔的横担上并且使绝缘牵引绳的两端均位于被跨输电线路左方的地面上;第三步,将第一绝缘杆、第二绝缘杆、第三绝缘杆以及绝缘网片组装呈封隔网并保证足够的网间距;第四步,封隔网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对应的绝缘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五步,封隔网左侧和右侧均与两个拉绳固定连接;第六步,用一根绝缘绳带位于封隔网右侧的绝缘牵引绳和拉绳缓慢升起并由被跨输电线路上方穿过;第七步,通过封隔网左右两侧的拉绳将封隔网拉至被跨输电线路的正上方,并将封隔网左右两侧的绝缘牵引绳通过地锚固定于地面上,防止放线或紧线过程中封隔网滑跑或跌落;第八步,作业过程中派人值守,防止人为破坏,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处理。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绝缘牵引绳将封隔网牵拉至被跨输电线路的上方,使需架设的输电线路与被跨输电线路安全分离,提高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前者通过设置葫芦形保险扣,能够快速将封隔网与滑轮连接在一起,拆装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后者缩短了跨越架搭设时间,本成果已经应用在吉古线、古铧线安装架空地线的工程中,1天完成5处10kv跨越,减轻高空作业人员的劳动量,封隔网封网面积大、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基杆塔,2为横担,3为绝缘承力绳,4为滑轮,5为绝缘牵引绳,6为第一绝缘杆,7为第二绝缘杆,8为第三绝缘杆,9为绝缘网片,10为地锚,11为拉绳,12为被跨输电线,13为保险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包括前后向的被跨输电线路12和设置在被跨输电线路12左右两侧的基杆塔1,每个基杆塔1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被跨输电线路12左侧上方和右侧上方的横担2,还包括三个前后间隔均布的绝缘承力绳3,每个绝缘承力绳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基杆塔1的横担2上,在位于被跨输电线线路12左侧和右侧位置的每个绝缘承力绳3上均安装有滑轮4,每个滑轮4下侧均具有安全环,每个安全环均连接有葫芦形保险扣13,每个葫芦形保险扣13均穿设有绝缘牵引绳5,在绝缘承力绳3与被跨输电线路12之间设有矩形的封隔网,每个绝缘牵引绳5的一端均与封隔网固定连接,每个绝缘牵引绳5的另一端均向下延伸至地面。根据需求,绝缘承力绳3和绝缘牵引绳5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如迪尼玛绳,滑轮4为现有公知技术,葫芦形保险扣13为现有公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绝缘牵引绳5将封隔网牵拉至被跨输电线路12的上方,使需架设的输电线路与被跨输电线路12安全分离,提高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葫芦形保险扣13,能够快速将封隔网与滑轮4连接在一起,拆装方便,操作人员在牵拉封隔网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输电线路跨越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封隔网包括至少一个沿绝缘牵引绳5长度方向设置的绝缘网,绝缘网包括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杆6和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绝缘杆7,两个第一绝缘杆6和两个第二绝缘杆7固定连接成矩形框,矩形框下侧设有绝缘网片9,绝缘网片9为矩形的网状结构,绝缘网片9的四个角端与矩形框的四个角端固定连接,每两相邻位置的绝缘网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绝缘杆6均固定连接,位于被跨输电线路12左右两侧的第一绝缘杆6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绝缘牵引绳5固定连接。根据需求,第一绝缘杆6、第二绝缘杆7和绝缘网均为现有公知技术,第一绝缘杆6的长度大于左侧基杆1的横杆前端和后端之间的距离,第二绝缘杆7的长度大于被跨输电线12的跨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封隔网的跨越距离,也能够提前组装封隔网,便于管理搭设跨越架的工作,能够提高搭设本发明的效率。

如附图1、2所示,绝缘网还包括第三绝缘杆8,第三绝缘杆8平行设置在两个第二绝缘杆7之间,第三绝缘杆8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一绝缘杆6中部固定连接,位于中间位置的绝缘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被跨输电线路12左右两侧的第一绝缘杆6与第三绝缘杆8的连接处,位于中间位置的绝缘牵引绳5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地面。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加绝缘网的强度,提高跨越架的搭设质量,也能够增加本发明的安全性。

如附图1、2所示,每个绝缘牵引绳5的一端均与封隔网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每个绝缘牵引绳5的另一端均向下延伸并通过地锚10固定于地面。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将封隔网可靠的固定在被跨输电线路12的上方,只需留值守人员,然后可开展后续的工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附图1、2所示,封隔网上侧间隔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拉绳11,每个拉绳11的两端均向下延伸至地面。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控制封隔网与绝缘承力绳3之间的间距,能够使封隔网沿绝缘承力绳3移动,便于操作。

实施例二:如附图1、2所示,该输电线路跨越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保险扣13穿设于绝缘牵引绳5上,然后将保险扣13与滑轮4安装在一起,再将滑轮4穿设于绝缘承力绳3上;第二步,将绝缘承力绳3展放到两个基杆塔1的横担2上并且使绝缘牵引绳5的两端均位于被跨输电线路12左方的地面上;第三步,将第一绝缘杆6、第二绝缘杆7、第三绝缘杆8以及绝缘网片9组装呈封隔网并保证足够的网间距;第四步,封隔网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对应的绝缘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五步,封隔网左侧和右侧均与两个拉绳11固定连接;第六步,用一根绝缘绳带位于封隔网右侧的绝缘牵引绳5和拉绳11缓慢升起并由被跨输电线路12上方穿过;第七步,通过封隔网左右两侧的拉绳11将封隔网拉至被跨输电线路12的正上方,并将封隔网左右两侧的绝缘牵引绳5通过地锚10固定于地面上,防止放线或紧线过程中封隔网滑跑或跌落;第八步,作业过程中派人值守,防止人为破坏,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处理。

该使用方法缩短了跨越架搭设时间、安装方便、快捷、高效,本成果已经成功的应用在110kv吉古线、古铧线安装架空地线的工程中,1天完成5处10kv跨越,减轻高空作业人员的劳动量,从而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封隔网封网面积大、安全系数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