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驱动电路、集成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7132发布日期:2021-05-04 11:2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电机驱动电路、集成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驱动电路、集成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集成电路装置具有电机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机驱动电路配置在芯片的一端,控制电路配置在芯片的另一端。这样,通过将电机驱动电路配置在芯片的一端,降低了从电机驱动电路产生的噪声对其他电路的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4710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记载在芯片上混合搭载电机驱动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结构。因此,根据这些配置,从电机驱动电路产生的噪声影响模拟电路,有可能导致模拟电路的误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电机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包含: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其配置有对第1电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第1电机驱动电路;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其配置有对第2电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第2电机驱动电路;以及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其配置有生成恒定电流的恒定电流生成电路,所述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配置在从所述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和所述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之间偏离的位置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集成电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集成电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标号说明

1:集成电路装置;1m:电机驱动电路;2:硅基板;2x1、2x2、2y1、2y2:边;3:第1电机驱动电路;30: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1:第1驱动器;32:第1预驱动器;4:第2电机驱动电路;40: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1:第2驱动器;42:第2预驱动器;5:第3电机驱动电路;50: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1:第3驱动器;52:第3预驱动器;6: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0: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1:模拟电路;62:数字电路;7:dc/dc转换器电路;70:dc/dc转换器电路块;71:模拟电路;8:逻辑电路;80:逻辑电路块;9:接口电路;90:接口电路块;91:输入输出端口;10:复位电路;100:复位电路块;22:基准电压电路;110:基准电压电路块;12:振荡电路;120:振荡电路块;13~18:恒定电位端子;25:主计算机;1000:图像读取装置;1100:供纸装置;1110:dc电机;1200:滑架;1210:led光源;1220:图像传感器;1300:滑架输送机构;1310:dc电机;1400:控制器;2000:投影仪;2100:照明装置;2110:第1照明装置;2111:第1光源装置;2112:光成形光学系统;2113:旋转荧光板;2114:dc电机;2115:基材;2116:分色层;2117:荧光体层;2118:光学系统;2119:控制器;2120:第2照明装置;2200: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300r:液晶光调制装置;2300g:液晶光调制装置;2300b:液晶光调制装置;2600:十字分色棱镜;2700:投影光学系统;b:蓝色光;h31:布线;h32:布线;h41:布线;h42:布线;h51:布线;h52:布线;l:接线;lb:激光;ld:半导体激光器;m1:第1电机;m2:第2电机;m3:第3电机;r:负载;rg:照明光;s1、s2、s3:驱动信号;t3:第1输出端子;t4:第2输出端子;t5:第3输出端子;t6: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机驱动电路、集成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图。图2和图3分别是图1所示的集成电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至图3的各图中示出了相互垂直的3个轴即x轴、y轴和z轴。并且以下,也将各轴的箭头前端侧称为“正侧”,将相反侧称为“负侧”。

图1所示的集成电路装置1是将在作为半导体基板的硅基板2上形成有电机驱动电路1m的ic芯片收纳在未图示的封装中的结构。硅基板2从z轴方向俯视时的形状为矩形,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边2x1、2x2和沿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边2y1、2y2。但是,硅基板2的形状不限于矩形,例如也可以是三角形、矩形以外的四边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另外,也可以使用硅基板以外的半导体基板(例如ge基板、sige基板等)。

电机驱动电路1m具有第1电机驱动电路3、第2电机驱动电路4、第3电机驱动电路5、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作为控制电路的逻辑电路8、接口电路9、复位电路10、基准电压电路11和振荡电路12。这各个电路3~12分别在硅基板2上按各个区域(块)集中形成。另外,电路3~12由在硅基板2的内部形成的杂质区域和阱、在硅基板2的上方形成的栅绝缘膜、栅极和布线等构成,将其称为“在硅基板2上形成”。

另外以下,将配置有第1电机驱动电路3的区域也称为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配置有第2电机驱动电路4的区域也称为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配置有第3电机驱动电路5的区域也称为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配置有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的区域也称为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配置有dc/dc转换器电路7的区域也称为dc/dc转换器电路块70、配置有逻辑电路8的区域也称为逻辑电路块80、配置有接口电路9的区域也称为接口电路块90、配置有复位电路10的区域也称为复位电路块100、配置有基准电压电路11的区域也称为基准电压电路块110、配置有振荡电路12的区域也称为振荡电路块120。

逻辑电路8具有nand、nor、反相器、d触发器等逻辑单元,是进行逻辑运算和存储的电路。逻辑电路8例如可以通过门阵列或微型计算机等实现,进行各种序列控制、判定处理。并且,逻辑电路8进行集成电路装置1的整体控制。另外,接口电路9例如具有输入输出端口91,例如是与主计算机25进行通信的电路。另外,复位电路10是进行各电路的初始化的电路,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电复位(por)电路构成。另外,基准电压电路11例如是生成在电路内使用的基准电压的电路。另外,振荡电路12是生成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的电路。

另外,在这些电路8~12中,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由模拟电路构成,逻辑电路8、接口电路9和振荡电路12由数字电路构成。换言之,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包含模拟电路,逻辑电路8、接口电路9和振荡电路12不包含模拟电路。

dc/dc转换器电路7对从外部输入的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生成提供给各电路的电源电压。dc/dc转换器电路7例如是电流模式控制开关调节器,包含模拟电路71,该模拟电路71包含比较器等开关元件。但是,作为dc/dc转换电路7的结构,只要能够从输入电压生成电源电压,则没有特别限定。

第1电机驱动电路3是对与集成电路装置1电连接的第1电机m1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路。另外,第1电机驱动电路3由数字电路构成。作为第1电机m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dc电机(直流电机)、ac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dc电机。

第1电机驱动电路3具有第1驱动器31、和作为与第1驱动器31不同的第1电路的第1预驱动器32。第1驱动器31经由多个第1输出端子t3与第1电机m1电连接,并经由这多个第1输出端子t3输出第1电机m1用的驱动信号s1,由此控制第1电机m1的驱动。另外,第1驱动器31具有恒流斩波器,进行第1电机m1的恒定电流驱动。另一方面,第1预驱动器32根据来自逻辑电路8的指令来控制第1驱动器31的驱动。

另外,多个第1输出端子t3位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的x轴方向正侧,沿着边2y1排列配置。另外,在这多个第1输出端子t3的y轴方向两侧,配置有恒定电位、特别是接地的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3、14。即,4个第1输出端子t3被配置成夹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3、14之间。具体而言,恒定电位端子13配置在位于最靠近y轴方向正侧的第1输出端子t3的y轴方向正侧。并且,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配置其他端子。另外,恒定电位端子14配置在最靠近y轴方向负侧的第1输出端子t3的y轴方向负侧。并且,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配置其他端子。

在此,所谓“第1输出端子t3被配置成夹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3、14之间”,更准确地说,是指形成在硅基板2上且形成在与第1输出端子t3相连的电路上的阱被配置于形成在硅基板2上且与恒定电位端子13相连的杂质扩散区域、与形成在硅基板2上且与恒定电位端子14相连的杂质扩散区域之间。对于后述的第2输出端子t4和第3输出端子t5也同样如此。

另外,如图2所示,第1驱动器31和第1预驱动器32与互不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3、14电连接。具体而言,第1驱动器31通过布线h31与一个恒定电位端子13电连接,第1预驱动器32通过布线h32与另一个恒定电位端子14电连接。这样,通过将第1驱动器31和第1预驱动器32与互不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3、14电连接,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流过第1驱动器31内的大电流而使电源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对第1预驱动器32的动作产生影响。因此,能够稳定地驱动第1预驱动器32。

另外,即使在如图3所示那样,将第1驱动器31和第1预驱动器32连接在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3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布线从恒定电位端子13分支,即、设置将第1驱动器31和恒定电位端子13连接起来的布线h31、与将第1预驱动器32和恒定电位端子13连接起来的布线h32,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但是,作为第1电机驱动电路3的结构,只要能够控制第1电机m1的驱动,则没有特别限定。关于多个第1输出端子t3的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沿着与边2y1不同的边2y2、2x1、2x2中的任意一条边进行配置,还可以是至少一个第1输出端子t3不配置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3、14之间。

第2电机驱动电路4是对与集成电路装置1电连接的第2电机m2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路。另外,第2电机驱动电路4由数字电路构成。作为第2电机m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dc电机、ac电机、步进电机等,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dc电机。

第2电机驱动电路4具有与第1电机驱动电路3相同的结构。即,如图1所示,第2电机驱动电路4具有第2驱动器41、和作为与第2驱动器41不同的第2电路的第2预驱动器42。第2驱动器41经由多个第2输出端子t4与第2电机m2电连接,并经由这多个第2输出端子t4输出第2电机m2用的驱动信号s2,由此控制第2电机m2的驱动。另外,第2驱动器41具有恒流斩波器,进行第2电机m2的恒定电流驱动。另一方面,第2预驱动器42根据来自逻辑电路8的指令来控制第2驱动器41的驱动。

另外,多个第2输出端子t4位于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的x轴方向正侧,沿着边2y1排列配置。另外,在这多个第2输出端子t4的y轴方向两侧,配置有恒定电位、特别是接地的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5、16。即,4个第2输出端子t4被配置成夹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5、16之间。具体而言,恒定电位端子15配置在位于最靠近y轴方向正侧的第2输出端子t4的y轴方向正侧。并且,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配置其他端子。恒定电位端子16配置在位于最靠近y轴方向负侧的第2输出端子t4的y轴方向负侧。并且,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配置其他端子。

另外,如图2所示,第2驱动器41和第2预驱动器42与互不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5、16电连接。具体而言,第2驱动器41通过布线h41与一个恒定电位端子15电连接,第2预驱动器42通过布线h42与另一个恒定电位端子16电连接。这样,通过将第2驱动器41和第2预驱动器42与互不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5、16电连接,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流过第2驱动器41内的大电流而使电源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对第2预驱动器42的动作产生影响。因此,能够稳定地驱动第2预驱动器42。

另外,即使在如图3所示那样,将第2驱动器41和第2预驱动器42的恒定电位节点连接在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5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布线从恒定电位端子15分支,即、设置将第2驱动器41和恒定电位端子15连接起来的布线h41、与将第2预驱动器42和恒定电位端子15连接起来的布线h42,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但是,作为第2电机驱动电路4的结构,只要能够控制第2电机m2的驱动,则没有特别限定。关于多个第2输出端子t4的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沿着与边2y1不同的边2y2、2x1、2x2中的任意一条边进行配置,还可以是至少一个第2输出端子t4不配置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5、16之间。

第3电机驱动电路5是对与集成电路装置1电连接的第3电机m3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路。另外,第3电机驱动电路5由数字电路构成。另外,作为第3电机m3,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dc电机、ac电机、步进电机等,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步进电机。这样,通过使用与作为第1、第2电机m1、m2的dc电机不同方式的步进电机来作为第3电机m3,成为能够控制多种电机的驱动的集成电路装置1。因此,成为便利性更高的集成电路装置1。

如图1所示,第3电机驱动电路5具有第3驱动器51、和作为与第3驱动器51不同的电路的第3预驱动器52。第3驱动器51经由多个第3输出端子t5与第3电机m3电连接,并经由这多个第3输出端子t5输出第3电机m3用的驱动信号s3,由此控制第3电机m3的驱动。另一方面,第3预驱动器52根据来自逻辑电路8的指令来控制第3驱动器51的驱动。

另外,多个第3输出端子t5位于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的y轴方向负侧,沿着边2x2排列配置。另外,在这多个第3输出端子t5的x轴方向两侧,配置有恒定电位、特别是接地的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7、18。即,4个第3输出端子t5被配置成夹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7、18之间。具体而言,恒定电位端子17配置在位于最靠近x轴方向正侧的第3输出端子t5的x轴方向正侧。并且,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配置其他端子。另外,恒定电位端子18配置在最靠x轴方向负侧的第3输出端子t5的x轴方向负侧。并且,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配置其他端子。

另外,如图2所示,第3驱动器51和第3预驱动器52与互不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7、18电连接。具体而言,第3驱动器51通过布线h51与一个恒定电位端子17电连接,第3预驱动器52通过布线h52与另一个恒定电位端子18电连接。这样,通过将第3驱动器51和第3预驱动器52与互不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7、18电连接,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流过第3驱动器51内的大电流而使电源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对第3预驱动器52的动作产生影响。因此,能够稳定地驱动第3预驱动器52。

另外,即使在如图3所示那样,将第3驱动器51和第3预驱动器52连接在相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7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布线从恒定电位端子17分支,即、设置将第3驱动器51和恒定电位端子17连接起来的布线h51、与将第3预驱动器52和恒定电位端子17连接起来的布线h52,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但是,作为第3电机驱动电路5的结构,只要能够控制第3电机m3的驱动,则没有特别限定。关于多个第3输出端子t5的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沿着与边2x2不同的边2y1、2y2、2x1中的任意一条边进行配置,还可以是至少一个第3输出端子t5不配置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7、18之间。

如图1所示,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经由端子t6与负载r电连接,是能够使流过负载r的电流恒定的电路。作为负载r,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各种光源、电阻、线圈、振子等。另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负载r的一例,列举了led光源、激光。

这样的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例如由包含未图示的比较器的模拟电路61、和包含未图示的h桥电路的数字电路62构成。具体而言,利用比较器,对在与h桥的gnd侧连接的电流检测用的电阻中产生的电压、和在基准电压电路11中生成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其结果,进行从h桥向负载r的电流的接通断开控制。即,进行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宽调制)控制。由此,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的电路结构比较简单。但是,作为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只要能够使流过负载r的电流恒定,则没有特别限定。

以上说明了各电路3~12的结构。接着,对硅基板2上的各电路3~12的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各电路3~12以去除设定在硅基板2外缘的切割(dicing)区域的方式进行配置。

如图1所示,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和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沿着硅基板2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配置。具体而言,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和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分别是以x轴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形状,沿着从y轴方向正侧至负侧的方向依次排列,且沿着边2y1配置。根据这样的配置,能够将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以及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集中配置在硅基板2的端部、特别是图1中的右下角部。

另外,dc/dc转换器电路块70位于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的x轴方向负侧,沿着边2x1配置。另外,逻辑电路块80位于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30、40、50的x轴方向负侧,且位于dc/dc转换器电路块70的y轴方向负侧,沿着边2x2配置。另外,接口电路块90位于逻辑电路块80的x轴方向负侧,沿着边2y2配置。另外,复位电路块100和基准电压电路块110位于逻辑电路块80的x轴方向负侧、且接口电路块90的y轴方向负侧,配置在图1中的左下角部。另外,振荡电路块120位于dc/dc转换器电路块70的x轴方向负侧、且接口电路块90的y轴方向正侧,配置在图1中的左上角部。

在此,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分别是对第1、第2、第3电机m1、m2、m3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路。因此,经由第1、第2、第3输出端子t3、t4、t5,在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上施加由第1、第2、第3电机m1、m2、m3产生的浪涌电流,产生由浪涌电流引起的噪声。即,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分别成为噪音的产生源。这样的噪声经由硅基板2传递到其他电路,有可能对该电路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在至少一部分具有容易受到噪声影响的模拟电路的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复位电路10以及基准电压电路11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从而成为这些电路的误动作的原因。

因此,如上所述,在集成电路装置1中,将配置有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的各块30、40、50集中配置在硅基板2的一个端部、特别是图1中的右下角部。由此,能够使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尽量与其他电路、(特别是容易受到噪声影响的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复位电路10以及基准电压电路11)分离。因此,在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中产生的噪声不易传递到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复位电路10以及基准电压电路11,能够有效地抑制这各个电路的误动作。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配置在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的y轴方向正侧。即,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被配置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之间偏离的位置处,并被配置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之间偏离的位置处。根据这样的配置,在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中产生的噪声不易传递到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可抑制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的误动作。因此,可以实现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的稳定驱动。

另外,dc/dc转换器电路7位于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的x轴方向负侧。即,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dc/dc转换器电路7被配置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之间偏离的位置处,并被配置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之间偏离的位置处。根据这样的配置,在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中产生的噪声不易传递到dc/dc转换器电路7,可抑制dc/dc转换器电路7的误动作。

另外,也可以说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位于dc/dc转换器电路块70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之间。由此,能够使第1、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30、40与dc/dc转换器电路7进一步分离。因此,噪声不易混入dc/dc转换器电路7,可抑制dc/dc转换器电路7的误动作。另外,所述“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位于……之间”是指,例如与dc/dc转换器电路块70的外缘和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的外缘相接的至少一条接线l与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重合。

特别是,在dc/dc转换器电路7与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之间配置有逻辑电路8。由此,能够使dc/dc转换器电路7与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进一步分离,从而使dc/dc转换器电路7更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另外,逻辑电路8由于是数字电路,因此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即使与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接近配置也不用担心产生误动作。

另外,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配置在硅基板2的图1中的左下角部。即,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被配置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之间偏离的位置处,并被配置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之间偏离的位置处。根据这样的配置,在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中产生的噪声不易传递到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可抑制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的误动作。

特别是,在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与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之间配置有逻辑电路8。由此,能够使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与第1、第2、第3电机驱动电路3、4、5进一步分离,从而使复位电路10和基准电压电路11更不易受到所述噪声的影响。

另外,通过将作为浪涌电流的侵入部位的、第1输出端子t3和第2输出端子t4在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的附近沿着边2y1配置,同样,将作为浪涌电流的侵入部位的第3输出端子t5在第3电机驱动电路块50的附近沿着边2x2配置,能够使这些第1、第2、第3输出端子t3、t4、t5与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复位电路10以及基准电压电路11进一步分离。因此,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复位电路10以及基准电压电路11更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

另外,如上所述,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具有模拟电路61和数字电路62,将模拟电路61配置在x轴方向负侧,将数字电路62配置在x轴方向正侧。由此,能够使模拟电路61与第1、第2输出端子t3、t4进一步分离。因此,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更不易受到所述噪声的影响。

另外,如上所述,第1输出端子t3被夹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3、14之间。因此,从第1输出端子t3侵入的浪涌电流在混入其他电路之前,容易经由恒定电位端子13、14被去除。另外,第2输出端子t4被夹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5、16之间。因此,从第2输出端子t4侵入的浪涌电流在混入其他电路之前,容易经由恒定电位端子15、16被去除。另外,第3输出端子t5被夹在一对恒定电位端子17、18之间。因此,从第3输出端子t5侵入的浪涌电流在混入其他电路之前,容易经由恒定电位端子17、18被去除。即,恒定电位端子13~18作为屏蔽端子发挥作用。因此,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复位电路10以及基准电压电路11更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

以上,对具有电机驱动电路1m的集成电路装置1进行了说明。如上所述,这样的电机驱动电路1m具有: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其配置有对第1电机m1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第1电机驱动电路3;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其配置有对第2电机m2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第2电机驱动电路4;以及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其配置有生成恒定电流的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并且,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配置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之间的偏离的位置处、特别是配置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偏离的位置处。由此,能够使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与作为噪音产生源的第1、第2电机驱动电路3、4尽量分离。因此,噪声不易混入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能够有效地抑制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的误动作。

另外,如上所述,第1电机驱动电路3具有与第1电机m1电连接、并输出第1电机m1用的驱动信号s1的第1输出端子t3。并且,在第1输出端子t3的两侧,配置有与恒定电位连接的恒定电位端子13、14。由此,恒定电位端子13、14作为屏蔽端子发挥作用,使得噪声更不易混入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

另外,如上所述,第1电机驱动电路3具有作为控制第1电机m1的驱动的第1驱动电路的第1驱动器31、和作为与第1驱动器31不同的第1电路的第1预驱动器32。而且,第1驱动器31和第1预驱动器32与不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3、14连接。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第1驱动器31内流动的大电流混入第1预驱动器32。因此,能够稳定地驱动第1预驱动器32。

另外,如上所述,第2电机驱动电路4具有与第2电机m2电连接、并输出第2电机m2用的信号s2的第2输出端子t4。并且,在第2输出端子t4的两侧,配置有与恒定电位连接的恒定电位端子15、16。由此,恒定电位端子15、16作为屏蔽端子发挥作用,使得噪声更不易混入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

另外,如上所述,第2电机驱动电路4具有作为控制第2电机m2的驱动的第2驱动电路的第2驱动器41、和作为与第2驱动器41不同的第2电路的第2预驱动器42。而且,第2驱动器41和第2预驱动器42与不同的恒定电位端子15、16连接。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第2驱动器41内流动的大电流混入第2预驱动器42。因此,能够稳定地驱动第2预驱动器42。

另外,如上所述,电机驱动电路1m具有配置有作为模拟电路的dc/dc转换器电路7的、作为模拟电路块的dc/dc转换器电路块70。并且,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配置在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以及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中的至少一方与dc/dc转换器电路块70之间。由此,能够使第1、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30、40与dc/dc转换器电路7进一步分离,从而使得噪声不易混入dc/dc转换器电路7。因此,能够稳定地驱动dc/dc转换器电路7。

另外,如上所述,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具有h桥电路。由此,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的结构比较简单。

另外,如上所述,集成电路装置1具有电机驱动电路1m。因此,集成电路装置1能够享有上述电机驱动电路1m的效果。因此,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集成电路装置1。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作为电子设备的图像读取装置1000是平板式图像读取装置,具有供纸装置1100、滑架1200、滑架输送机构1300和进行用于读取图像的各种处理的控制器1400。

供纸装置1100具有未图示的供纸托盘、将载置在供纸托盘的原稿输送到原稿台的未图示的输送辊、和驱动输送辊的dc电机1110。通过驱动dc电机1110而驱动输送辊旋转,由此利用输送辊将载置在供纸托盘上的原稿输送到原稿台。

滑架1200配置在原稿台之下。并且,在滑架1200上搭载有照射原稿台上的原稿的led光源1210、和读取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传感器1220。另外,滑架输送机构1300具有dc电机1310,通过驱动dc电机1310,使滑架1200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在通过led光源1210照亮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状态下,一边利用供纸装置1100使原稿在原稿台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边利用滑架输送机构1300使滑架1200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由此能够通过图像传感器1220读取原稿整体的图像。由图像传感器1220读取的图像被发送到控制器1400并保存。

控制器1400具有电机驱动电路1m。另外,电机驱动电路1m具有:第1电机驱动电路3,其对作为第1电机m1的dc电机1110的驱动进行控制;第2电机驱动电路4,其对作为第2电机m2的dc电机1310的驱动进行控制;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其向作为负载r的led光源1210供给恒定电流;以及逻辑电路8,其对这各个电路3、4、6进行控制。作为这样的电机驱动电路1m,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各电路3、4、5、6、7、8、9、10、11、12的配置以及各端子13~18、t3~t6的配置可以使其全部或一部分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由此,能够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同样的效果。另外,电机驱动电路1m也可以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作为电子设备的图像读取装置1000具有电机驱动电路1m、作为第1电机m1的dc电机1110、作为第2电机m2的dc电机1310、作为被供给由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生成的恒定电流的负载r的led光源1210。因此,能够享有电机驱动电路1m的效果,从而成为具有高可靠性的图像读取装置1000。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整体结构的图。图6是示出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如图5所示,作为电子设备的投影仪2000具有照明装置2100、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200、液晶光调制装置2300r、液晶光调制装置2300g、液晶光调制装置2300b、十字分色棱镜2600和投影光学系统2700。另外,照明装置2100具有第1照明装置2110和第2照明装置2120。第1照明装置2110将包含红色光和绿色光的照明光rg朝向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200射出。第2照明装置2120使蓝色光b朝向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200射出。

如图6所示,第1照明装置2110具有第1光源装置2111、光成形光学系统2112、旋转荧光板2113、具有多个透镜和偏振元件的光学系统2118、光学系统2118的自动对焦用的af电机2118'和控制器2119。另外,第1光源装置2111具有射出蓝色激光lb来作为激励光的多个半导体激光器ld。从各半导体激光器ld射出的激光lb经由光成形光学系统2112入射到旋转荧光板2113。旋转荧光板2113具有基材2115、配置于基材2115的分色层2116和荧光体层2117的层叠体、以及使基材2115旋转的dc电机2114。当激光lb入射到荧光体层2117时,从荧光体层2117射出照明光rg。

控制器2119具有电机驱动电路1m。另外,电机驱动电路1m具有:第1电机驱动电路3,其对作为第1电机m1的dc电机2114的驱动进行控制;第2电机驱动电路4,其对作为第2电机m2的af电机2118'的驱动进行控制;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其向作为负载r的半导体激光器ld供给恒定电流;以及逻辑电路8,其对这各个电路3、4、6进行控制。作为这样的电机驱动电路1m,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各电路3、4、5、6、7、8、9、10、11、12的配置以及各端子13~18、t3~t6的配置可以使其全部或一部分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由此,能够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同样的效果。另外,电机驱动电路1m也可以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作为电子设备的投影仪2000具有电机驱动电路1m、作为第1电机m1的dc电机2114、作为第2电机m2的af电机2118'、被供给由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生成的恒定电流的作为负载r的半导体激光器ld。因此,能够享有电机驱动电路1m的效果,从而成为具有高可靠性的投影仪2000。

另外,具有电机驱动电路1m的电子设备除了上述的图像读取装置1000、投影仪2000以外,例如还可以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数字静态照相机、平板终端、钟表、智能手表、电视机、智能眼镜、hmd(头戴式显示器)等可佩戴终端、摄像机、录像机、汽车导航装置、行车记录仪、电子游戏设备、玩具、文字处理器、工作站、电视电话、防盗用电视监视器、双筒望远镜、pos终端、医疗设备、鱼群探测器、各种测量设备等。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电机驱动电路、集成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各部分的结构能够置换为具有同样功能的任意结构。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中附加其他的任意结构物。另外,还可以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机驱动电路1m具有第1电机驱动电路3、第2电机驱动电路4、第3电机驱动电路5、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dc/dc转换器电路7、逻辑电路8、接口电路9、复位电路10、基准电压电路11以及振荡电路12,但只要具有第1电机驱动电路3、第2电机驱动电路4以及恒定电流生成电路6,则可以省略其他电路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追加至少一个其他电路。另外,只要在从第1电机驱动电路块30和第2电机驱动电路块40之间偏离的位置处配置恒定电流生成电路块60,则各块30、40、50、60、70、80、90、100、110、120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