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6300发布日期:2020-10-28 12:1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理线器。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现有的接线端子上设有许多接线端口,其连接有很多连接线,从而容易导致连接线之间杂乱、穿插窜位,与其他接线端子连接时容易发生接错的现象,耽误了工作,严重的容易发生电路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连接线进行梳理的理线器。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理线器,包括底座以及卡线柱,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卡线柱设有若干个,且通过弹性组件与固定孔相配合,所述底座一侧固定有握把。

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孔的间距与接线端子相连连接线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使用者手持握把将卡线柱插设入连接线端部与相邻连接线端部之间的间隙内后,通过移动底座或拉动接线端子使得卡线柱朝向连接线未连接的一端移动,从而实现对连接线的梳理,避免连接线另一端接错端子。卡线柱通过弹性组件与固定孔相配合固定于底座上,能够使得卡线柱可以从底座上拆卸下来,从而能够根据使用者需要,相对固定孔调节卡线柱之间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接线端子或其他情况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握把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抓取,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线柱底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在安装孔内的v型弹片以及设在v型弹片两端的跳珠,所述安装孔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跳珠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跳珠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槽。

上述结构中,通过v型弹片与安装孔相配合,提供弹性力,使得跳珠能够相对通孔进行伸缩,实现与第一环形槽相配合。通过跳珠与第一环形槽卡合能够便于卡线柱的安装及拆卸,且能够在底座朝向梳理方向位移时,连接线与卡线柱相抵时,带动卡线柱进行转动,从而降低了连接线与卡线柱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连接线外部的磨损,降低了使用者控制本实用新型移动时的力,从而延长了连接线的使用寿命,使用者操作时更加的省力、便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v型弹片的开口相对底座朝下设置,所述安装孔内设有v型弹片顶部相适配的定位块。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v型弹片的安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效率。通过设置定位块还能够对v型弹片进行限位,提高了v型弹片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卡线柱安装于拆卸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线柱底端设有与安装孔螺纹连接的堵头,所述v型弹片的的底部与堵头相抵。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堵头能够进一步提高v型弹片的稳定性,防止其从安装孔内脱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底部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孔,相邻两个定位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固定孔之间的间距,所述定位孔内设有与跳珠相适配的第二环形槽。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固定孔上的卡线柱拆卸后,安装于定位孔上,以适用于连接线与连接线之间间距较小的情况,扩大了卡线柱与卡线柱之间间距的调节范围,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二环形槽能够便于其与跳珠相配合,使得卡线柱能够相对定位孔进行转动,从而降低了连接线与卡线柱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连接线外部的磨损,降低了使用者控制本实用新型移动时的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的开口处呈倒圆角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跳珠与第一环形槽及第二环形槽进行配合,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线柱顶部呈半球状。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卡线柱插入连接线与连接线之间,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线柱相对固定孔的外部套设有弹性层。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少连接线外部受到的磨损,延长了连接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把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握把的安装与连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1-底座;2-卡线柱;11-固定孔;3-弹性组件;4-握把;21-安装孔;31-v型弹片;32-跳珠;111-第一环形槽;211-定位块;5-堵头;12-定位孔;121-第二环形槽;5-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理线器,包括底座1以及卡线柱2,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孔11,所述卡线柱2设有若干个,且通过弹性组件3与固定孔11相配合,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有握把4。

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孔11的间距与接线端子相连连接线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使用者手持握把4将卡线柱2插设入连接线端部与相邻连接线端部之间的间隙内后,通过移动底座1或拉动接线端子使得卡线柱2朝向连接线未连接的一端移动,从而实现对连接线的梳理,避免连接线另一端接错端子。卡线柱2通过弹性组件3与固定孔11相配合固定于底座1上,能够使得卡线柱2可以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从而能够根据使用者需要,相对固定孔11调节卡线柱2之间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接线端子或其他情况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握把4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抓取,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柱2底端开设有安装孔21,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设在安装孔21内的v型弹片31以及设在v型弹片31两端的跳珠32,所述安装孔21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跳珠32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孔11的内壁上设有与跳珠32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槽111。

上述结构中,通过v型弹片31与安装孔21相配合,提供弹性力,使得跳珠32能够相对通孔进行伸缩,实现与第一环形槽111相配合。通过跳珠32与第一环形槽111卡合能够便于卡线柱2的安装及拆卸,且能够在底座1朝向梳理方向位移时,连接线与卡线柱2相抵时,带动卡线柱2进行转动,从而降低了连接线与卡线柱2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连接线外部的磨损,降低了使用者控制本实用新型移动时的力,从而延长了连接线的使用寿命,使用者操作时更加的省力、便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v型弹片31的开口相对底座1朝下设置,所述安装孔21内设有v型弹片31顶部相适配的定位块211。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v型弹片31的安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效率。通过设置定位块211还能够对v型弹片31进行限位,提高了v型弹片31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卡线柱2安装于拆卸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柱2底端设有与安装孔21螺纹连接的堵头5,所述v型弹片31的的底部与堵头5相抵。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堵头5能够进一步提高v型弹片31的稳定性,防止其从安装孔21内脱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底部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孔12,相邻两个定位孔12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固定孔11之间的间距,所述定位孔12内设有与跳珠32相适配的第二环形槽121。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固定孔11上的卡线柱2拆卸后,安装于定位孔12上,以适用于连接线与连接线之间间距较小的情况,扩大了卡线柱2与卡线柱2之间间距的调节范围,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二环形槽121能够便于其与跳珠32相配合,使得卡线柱2能够相对定位孔12进行转动,从而降低了连接线与卡线柱2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连接线外部的磨损,降低了使用者控制本实用新型移动时的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槽111与第二环形槽121的开口处呈倒圆角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跳珠32与第一环形槽111及第二环形槽121进行配合,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柱2顶部呈半球状。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卡线柱2插入连接线与连接线之间,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柱2相对固定孔11的外部套设有弹性层5。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少连接线外部受到的磨损,延长了连接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把4与底座1通过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握把4的安装与连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