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砖电源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1378发布日期:2021-01-26 14:22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砖电源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砖电源模块结构,属于电源模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电源模块具有尺寸小、功率大等突出优点,其尺寸形如砖,故称砖块电源。全砖电源是其中一种大功率、用途十分广泛的电源模块。
[0003]
目前,由于全砖电源的产品功率设计需求越来越大,元器件密度越来越高,且日益倾向体积小型化需求,相应的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也增大,为解决散热问题,全砖电源一般采用散热效果较好的金属底板。为了充分利用pcb电路板的面积,pcb电路板上安装孔周围的安全面积尽可能的小,才能设置更多的元器件,同时要确保pcba电路板元器件与金属底及螺丝柱之间有安全的爬电距离,因为爬电距离小容易导致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呈现带电现象的带电区,损坏电源模块元器件。因此,设计一种带绝缘垫圈的pcb电路板固定结构,它能够在不改变原有pcb电路板元器件分布的基础上,增加爬电距离,保证电源模块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砖电源模块结构,它解决了目前的电源模块与金属底板及螺丝柱爬电距离小的问题,保证电源模块的安全性。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全砖电源模块结构,它包括底板、绝缘垫圈、pcba电路板和上盖,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丝柱,若干所述螺丝柱顶端周面上设有卡钩,所述卡钩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绝缘垫圈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形成一凸台,所述绝缘垫圈套设在螺丝柱上,所述pcba电路板的边缘处与若干个凸台接触,所述上盖顶面设有多个与卡钩配合的开孔,所述螺丝柱的顶端从开孔伸出,且所述卡钩位于开孔的上方。
[000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绝缘垫圈穿过螺丝柱,套在底板螺丝柱上,pcba电路板放置在绝缘垫圈的凸台上,在pcba电路板、绝缘垫圈及螺丝柱之间点上固定胶,使pcba电路板与底板固定,上盖的开孔对应底板螺丝柱,向下按压,螺丝柱的顶端从上盖开孔伸出,卡钩卡在开孔中将上盖与底板锁紧,操作方便快捷。
[0008]
作为优选实例,多个所述螺丝柱和绝缘垫圈的数量均为四个。
[000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安装pcba电路板时高度的一致性。
[0010]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螺丝柱的上部高度大于pcba电路板的厚度,下部高度大于pcba电路板上元器件的高度,且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
[00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确保pcba电路板元器件与底板、螺丝柱之间的安全距离。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绝缘垫圈、底板和螺丝柱的组装
方式,即能有效的确保pcba电路板元器件与底板、螺丝柱之间的安全距离,提高电源模块的安全性,又组装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绝缘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底板1,螺丝柱11,卡钩111,绝缘垫圈2,凸台21,pcba电路板3,元器件31,上盖4,开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8]
如图1-3所示,一种全砖电源模块结构,它包括底板1、绝缘垫圈2、pcba电路板3和上盖4,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丝柱11,若干螺丝柱11顶端周面上设有卡钩111,卡钩111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绝缘垫圈2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形成一凸台21,绝缘垫圈2套设在螺丝柱11上,pcba电路板3的边缘处与若干个凸台21接触,上盖4顶面设有多个与卡钩111配合的开孔41,螺丝柱11的顶端从开孔41伸出,且卡钩111位于开孔41的上方。
[0019]
多个螺丝柱11和绝缘垫圈2的数量均为四个,分别在pcba电路板3的四角,使得pcba电路板3固定的更牢固。
[0020]
卡钩111在螺丝柱11上首尾连接围绕成一圈,形成一圆台状结构。
[0021]
安装时,绝缘垫圈2穿过螺丝柱11,套在底板1的螺丝柱11上,pcba电路板3放置在绝缘垫圈2的凸台21上,并在pcba电路板3、绝缘垫圈2及螺丝柱11之间点上固定胶,使pcba电路板3与底板1固定,上盖4的开孔41对应底板1的螺丝柱11上,向下按压,螺丝柱11的顶端从上盖4的开孔41伸出,卡钩111卡在开孔41中将上盖4与底板1锁紧,操作方便快捷。
[002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