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4069发布日期:2021-05-25 12:5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它被广泛应用到生产当中,一般电机外壳分为铸铁,铸铝为主,由于生产环境复杂,有时在复杂工况下,如露天环境,雨水会通过电机壳连接处侵入电机内部,导致电机受潮损坏,亟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电机防水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设置在电机的电磁动力组件外部,该防水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机壳,所述机壳一端口对接有前端盖,另一端口对接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的转轴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装有第一防水密封圈,所述后端盖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的转轴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接有第二防水密封圈,所述前端盖与所述机壳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一防水o型圈,所述后端盖与所述机壳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二防水o型圈,所述后端盖的外部套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的通风口处封接有防雨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格栅通过竖直放置的支撑杆与所述风罩内周壁可拆卸地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格栅内等间距水平设置有若干百叶条,且所述百叶条采用45°朝下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格栅的内立面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防雨格栅与所述风罩的通风口结合处。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端盖之间通过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风罩内,且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与所述后端盖的结合处套装有第三防水o型圈。

进一步地,所述风罩通过外置的第二螺栓与所述后端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壳分别与前端盖、后端盖的连接处设置防水o型圈,在转轴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后端盖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设置防水密封圈,同时在风罩的通风口处封接防雨格栅,从而大大减少了雨水渗入到电机内部,使得电机能够在露天环境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前端盖的结构剖面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后端盖的结构剖面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风罩的结构剖面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防雨格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电磁动力组件;11、转轴;2、防水结构;21、机壳;22、前端盖;23、后端盖;24、风罩;241、防雨格栅;2411、百叶条;242、支撑杆;243、配重块;25a、第一防水密封圈;25b、第二防水密封圈;26a、第一防水o型圈;26b、第二防水o型圈;26c、第三防水o型圈;27、第一螺栓;28、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机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2设置在电机的电磁动力组件1外部,该防水结构2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机壳21,所述机壳21一端口对接有前端盖22,另一端口对接有后端盖23,所述前端盖22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1的转轴11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装有第一防水密封圈25a,所述后端盖23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1的转轴11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接有第二防水密封圈25b,所述前端盖22与所述机壳21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一防水o型圈26a,所述后端盖23与所述机壳21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二防水o型圈26b,所述后端盖23的外部套接有风罩24,所述风罩24的通风口处封接有防雨格栅241;通过这一技术方案,在机壳21分别与前端盖22、后端盖23的连接处设置防水o型圈,在转轴11两端分别与前端盖22、后端盖23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设置防水密封圈,同时在风罩24的通风口处封接防雨格栅241,从而大大减少了雨水渗入到电机内部,使得电机能够在露天环境安全使用。

如图4和5所示,所述防雨格栅241通过竖直放置的支撑杆242与所述风罩24内周壁可拆卸地卡接;通过这一技术方案,使得防雨格栅241便于安装和拆卸,损坏后可以及时更换。

如图5所示,所述防雨格栅241内等间距水平设置有若干百叶条2411,且所述百叶条2411采用45°朝下设计;通过这一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刮入风罩24内,影响风罩24内的风机运行。

如图4所示,所述防雨格栅241的内立面安装有配重块243,所述配重块243位于所述防雨格栅241与所述风罩24的通风口结合处;通过这一技术方案,配重块243可以增强防雨格栅241抵御强风雨水的能力。

如图1所示,所述前端盖22与所述后端盖23之间通过置于所述机壳21内的第一螺栓27固定连接;通过这一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减少前端盖22和后端盖23同机壳21之间连接的零件数量,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螺栓27设置在机壳21内,外部又有风罩24防护,降低了雨水从第一螺栓27与后端盖23的连接处渗入的概率。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螺栓27的螺帽位于所述风罩24内,且所述第一螺栓27的螺帽与所述后端盖23的结合处套装有第三防水o型圈26c;通过这一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杜绝雨水从第一螺栓21的螺帽与后端盖23的结合处渗入到电机内部。

如图1所示,所述风罩24通过外置的第二螺栓28与所述后端盖23固定连接;通过这一技术方案,使得风罩便于安装和拆卸,损坏时可以及时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首先将电机的电磁动力组件1置于机壳21内,然后分别将前端盖22和后端盖23依次对接在机壳21两端口上,并在机壳21分别与前端盖22、后端盖23的连接处设置防水o型圈,在转轴11两端分别与前端盖22、后端盖23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设置防水密封圈,然后安装好第一螺栓27,并在第一螺栓27的螺帽与后端盖23的结合处设置防水o型圈,最后在风罩24的通风口处通过支撑杆242连接防雨格栅241,并将风罩24通过第二螺栓28与后端盖23套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水结构(2)设置在电机的电磁动力组件(1)外部,该防水结构(2)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机壳(21),所述机壳(21)一端口对接有前端盖(22),另一端口对接有后端盖(23),所述前端盖(22)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1)的转轴(11)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装有第一防水密封圈(25a),所述后端盖(23)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1)的转轴(11)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接有第二防水密封圈(25b),所述前端盖(22)与所述机壳(21)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一防水o型圈(26a),所述后端盖(23)与所述机壳(21)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二防水o型圈(26b),所述后端盖(23)的外部套接有风罩(24),所述风罩(24)的通风口处封接有防雨格栅(2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格栅(241)通过竖直放置的支撑杆(242)与所述风罩(24)内周壁可拆卸地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格栅(241)内等间距水平设置有若干百叶条(2411),且所述百叶条(2411)采用45°朝下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格栅(241)的内立面安装有配重块(243),所述配重块(243)位于所述防雨格栅(241)与所述风罩(24)的通风口结合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22)与所述后端盖(23)之间通过置于所述机壳(21)内的第一螺栓(2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27)的螺帽位于所述风罩(24)内,且所述第一螺栓(27)的螺帽与所述后端盖(23)的结合处套装有第三防水o型圈(26c)。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24)通过外置的第二螺栓(28)与所述后端盖(2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设置在电机的电磁动力组件外部,该防水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机壳,所述机壳一端口对接有前端盖,另一端口对接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的转轴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装有第一防水密封圈,所述后端盖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的转轴相对应的输出接合段套接有第二防水密封圈,所述前端盖与所述机壳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一防水O型圈,所述后端盖与所述机壳的对接配合面套装有第二防水O型圈,所述后端盖的外部套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的通风口处封接有防雨格栅。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了雨水渗入到电机内部,使得电机能够在露天环境安全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雷慧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哈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4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