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6268发布日期:2021-05-28 14:3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网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电网巡查辅助设备是一种在对电网损坏处进行例行检查时,通过嵌套安装的方式卡合在电缆上,对电缆内的电流进行检测的设备,主要对电流的流量与电压进行检测。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将设备对表面潮湿的电缆进行检修时,由于需要对电缆进行包裹,导致在安装时会将两个端面间的水渍挤入电缆的破损口内,再次造成电缆紊流跳动,形成检修设备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将设备对表面潮湿的电缆进行检修时,由于需要对电缆进行包裹,导致在安装时会将两个端面间的水渍挤入电缆的破损口内,再次造成电缆紊流跳动,形成检修设备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固定机构、防滑块、嵌连钮,所述固定机构下端面活动卡合着嵌连钮,所述防滑块镶嵌设于固定机构的外侧端面,所述嵌连钮位于防滑块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闭合块、贴合机构、镶嵌轴,所述闭合块对称安装在镶嵌轴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贴合机构镶嵌设于固定机构的内侧端面,所述镶嵌轴位于贴合机构的正下方。

其中,所述贴合机构包括隔离机构、磁组、拉扯块,所述隔离机构镶嵌设于闭合块的内侧左右两端面,所述磁组对称安装在拉扯块的正上方,所述拉扯块左右两侧端面镶嵌设于隔离机构的内侧端面,所述拉扯块的内端面呈空心状。

其中,所述隔离机构包括吸附球、导槽、隔离方体,所述吸附球外侧端面镶嵌连接着导槽,所述导槽镶嵌设于隔离机构的下端外侧面,所述隔离方体均匀阵列在隔离机构的外侧下端面且与导槽表面相连接,所述导槽呈向内凹陷的锥状槽。

其中,所述吸附球包括实心条、进水口、引导槽、海绵球、嵌固槽、空心块,所述实心条镶嵌设于海绵球的外侧上端面,所述进水口镶嵌设于实心条的内端左右两侧,所述引导槽贴合连接着海绵球,所述海绵球镶嵌设于嵌固槽的上端外侧面,所述嵌固槽贴合连接着空心块,所述空心块镶嵌设于吸附球的下端内侧面,所述海绵球内端面由人工海绵与棉花纤维填充制成。

其中,所述隔离方体包括海绵块、固定块、嵌连环、橡胶圈、第二空心块、镶嵌条,所述海绵块镶嵌设于固定块的下端外侧面,所述固定块下端面镶嵌卡合连接着第二空心块,所述嵌连环嵌套包裹在镶嵌条的外侧端面,所述橡胶圈贴合连接着镶嵌条,所述第二空心块外侧端面贴合连接着镶嵌条,所述镶嵌条对称安装在海绵块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空心块内端面呈空心闭合状且由空气填充。

其中,所述嵌连环包括橡胶半弧条、镶嵌槽、第二橡胶圈、滚珠、限位条,所述橡胶半弧条对称安装在镶嵌槽的上下两端,所述镶嵌槽镶嵌设于嵌连环的内侧端面,所述第二橡胶圈环绕包裹在橡胶半弧条的外侧端面,所述滚珠活动卡合在镶嵌槽的内侧左右两端面,所述限位条嵌固安装在橡胶半弧条的外端上下两侧,所述滚珠与镶嵌槽之间设有间隙,且滚珠部分面积暴露在镶嵌槽的内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部分位于导槽中的水渍会随着挤压而顺着导槽流入吸附球内的进水口中,通过引导槽的导向而流入海绵球内形成吸附,且在挤压下实心条也会随着挤压而向内凹陷,同时向下带动空心块往左右两侧分离,降低进水口的高度对增加对水渍的吸附。

2.由于固定块的下端外侧嵌套安装着嵌连环,在固定块下沉的同时对滚珠进行推动使其滚动,当橡胶圈随着电缆表面的弧度而弯曲时会时镶嵌条推动橡胶半弧条,利用橡胶半弧条与限位条的限位性与高密度性,保证左右两端镶嵌槽的对称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隔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吸附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隔离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嵌连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机构-1、防滑块-2、嵌连钮-3、闭合块-11、贴合机构-12、镶嵌轴-13、隔离机构-121、磁组-122、拉扯块-123、吸附球-211、导槽-212、隔离方体-213、实心条-111、进水口-112、引导槽-113、海绵球-114、嵌固槽-115、空心块-116、海绵块-131、固定块-132、嵌连环-133、橡胶圈-134、第二空心块-135、镶嵌条-136、橡胶半弧条-331、镶嵌槽-332、第二橡胶圈-333、滚珠-334、限位条-33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设备巡检辅助设备,其结构包括固定机构1、防滑块2、嵌连钮3,所述固定机构1下端面活动卡合着嵌连钮3,所述防滑块2镶嵌设于固定机构1的外侧端面,所述嵌连钮3位于防滑块2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闭合块11、贴合机构12、镶嵌轴13,所述闭合块11对称安装在镶嵌轴13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贴合机构12镶嵌设于固定机构1的内侧端面,所述镶嵌轴13位于贴合机构12的正下方。

其中,所述贴合机构12包括隔离机构121、磁组122、拉扯块123,所述隔离机构121镶嵌设于闭合块11的内侧左右两端面,所述磁组122对称安装在拉扯块123的正上方,所述拉扯块123左右两侧端面镶嵌设于隔离机构121的内侧端面,所述拉扯块123的内端面呈空心状,可随着闭合块11向左右两侧开启而形成拉扯。

其中,所述隔离机构121包括吸附球211、导槽212、隔离方体213,所述吸附球211外侧端面镶嵌连接着导槽212,所述导槽212镶嵌设于隔离机构121的下端外侧面,所述隔离方体213均匀阵列在隔离机构121的外侧下端面且与导槽212表面相连接,所述导槽212呈向内凹陷的锥状槽,可有效引导水流流动至吸附球211内。

其中,所述吸附球211包括实心条111、进水口112、引导槽113、海绵球114、嵌固槽115、空心块116,所述实心条111镶嵌设于海绵球114的外侧上端面,所述进水口112镶嵌设于实心条111的内端左右两侧,所述引导槽113贴合连接着海绵球114,所述海绵球114镶嵌设于嵌固槽115的上端外侧面,所述嵌固槽115贴合连接着空心块116,所述空心块116镶嵌设于吸附球211的下端内侧面,所述海绵球114内端面由人工海绵与棉花纤维填充制成,可有效吸附顺着进水口112流入的水流。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在使用中通过将固定机构1内的闭合块11向左右两侧掰开后,将需要检修的电缆放置于贴合机构12内后再次闭合闭合块11,而为了避免在对破损电缆进行检修时,沾附在电缆表面的水渍随着闭合块11的挤压而再次渗入电缆中而在贴合机构12内设置了隔离机构121,使闭合块11在闭合时通过隔离方体213挤压电缆表面,电缆表面被矩形的隔离方体213均匀等分后进行隔离,避免水渍随着闭合块11的闭合挤压而渗入表面破损的电缆中,且部分位于导槽212中的水渍会随着挤压而顺着导槽212流入吸附球211内的进水口112中,通过引导槽113的导向而流入海绵球114内形成吸附,且在挤压下实心条111也会随着挤压而向内凹陷,同时向下带动空心块116往左右两侧分离,降低进水口112的高度对增加对水渍的吸附。

实施例2:

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

其中,所述隔离方体213包括海绵块131、固定块132、嵌连环133、橡胶圈134、第二空心块135、镶嵌条136,所述海绵块131镶嵌设于固定块132的下端外侧面,所述固定块132下端面镶嵌卡合连接着第二空心块135,所述嵌连环133嵌套包裹在镶嵌条136的外侧端面,所述橡胶圈134贴合连接着镶嵌条136,所述第二空心块135外侧端面贴合连接着镶嵌条136,所述镶嵌条136对称安装在海绵块13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空心块135内端面呈空心闭合状且由空气填充,可随着固定块132的下压而向内挤压形变形成缓冲。

其中,所述嵌连环133包括橡胶半弧条331、镶嵌槽332、第二橡胶圈333、滚珠334、限位条335,所述橡胶半弧条331对称安装在镶嵌槽332的上下两端,所述镶嵌槽332镶嵌设于嵌连环133的内侧端面,所述第二橡胶圈333环绕包裹在橡胶半弧条331的外侧端面,所述滚珠334活动卡合在镶嵌槽332的内侧左右两端面,所述限位条335嵌固安装在橡胶半弧条331的外端上下两侧,所述滚珠334与镶嵌槽332之间设有间隙,且滚珠334部分面积暴露在镶嵌槽332的内端面,可通过固定块132的下压在滚珠334的滚动效果下减少表面摩擦力。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闭合块11向中间闭合挤压时,隔离方体213会将电缆表面的区域进行隔离分化,使橡胶圈134贴合在电缆表面,随着闭合块11闭合的持续施力,而带动固定块132向下挤压橡胶圈134嵌入镶嵌条136内,同时对第二空心块135进行挤压,使第二空心块135随着自身橡胶材质与空气的充盈性而向内凹陷产生形变,使橡胶圈134紧密贴合在电缆表面,将被橡胶圈134所分离的水渍被逐渐靠近的海绵块131所吸附,由于固定块132的下端外侧嵌套安装着嵌连环133,在固定块132下沉的同时对滚珠334进行推动使其滚动,当橡胶圈134随着电缆表面的弧度而弯曲时会时镶嵌条136推动橡胶半弧条331,利用橡胶半弧条331与限位条335的限位性与高密度性,保证左右两端镶嵌槽332的对称性。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