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纤维生产用电机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5958发布日期:2022-05-25 21:4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酯纤维生产用电机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纤维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聚酯纤维生产用电机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聚酯纤维生产过程中,终聚釜及熔体泵上都需要用到电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终聚釜电机工作时长、功率等原因,会造成电机发热严重,而熔体泵上的电机会出现间歇性的集中作业,造成间歇性的发热。发热严重的电机会造成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差,从而影响聚酯纤维纺丝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聚酯纤维生产用电机降温装置,能对电机进行降温,以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酯纤维生产用电机降温装置,包括空调机组、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有出风总管,所述出风总管用于将空调机组输出的冷风输送至需要的区域,在所述出风总管上连接有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连接至终聚釜电机处,所述第二风管连接至熔体泵电机处,在终聚釜电机和熔体泵电机上均设置有一个罩壳,所述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均设置在对应的罩壳内,所述罩壳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的输出轴从通孔内穿出,所述第一风管连接在所述终聚釜电机所对应的罩壳上,所述第二风管连接在所述熔体泵电机所对应的罩壳上。
5.上述方案,通过空调机组的出风总管上设置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可以将空调机组产生的冷风输送至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所对应的罩壳内,从而实现对罩壳内的终聚釜电机或熔体泵电机进行冷却,以保证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的正常运行。由于罩壳将所述终聚釜电机或熔体泵电机包覆在内部,所以将所述冷风送入罩壳内后,其不易扩散,冷风的利用率高,对所述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的降温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
6.在每个罩壳上设置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孔设置在与所述终聚釜电机或熔体泵电机的尾部相对应的区域。由于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的前端设置输出轴,尾部设置有散热风扇,即设置在转轴上的叶片,用于将电机上的热量带走。而该方案中将排风孔设置在与所述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的尾部相对应的区域,电机的叶片转动过程中将空气可以从排风孔输出,从而使得罩壳内部的气压平衡,而且可以使内部空气流动,对电机的冷却效果更好。
7.在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可以单独控制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内的冷风流量,以减少冷风的浪费。
8.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聚酯纤维生产用电机降温装置,利用空调机组输出的冷风对终聚釜电机、熔体泵电机进行冷却,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1.实施例1:
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酯纤维生产用电机降温装置,包括空调机组1、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所述空调机组1上设置有出风总管2,所述出风总管2用于将空调机组1输出的冷风输送至需要的区域,在所述出风总管2上连接有第一风管3和第二风管4,所述第一风管3连接至终聚釜电机5处,所述第二风管4连接至熔体泵电机6处,在终聚釜电机5和熔体泵电机6上均设置有一个罩壳8,所述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均设置在对应的罩壳8内,所述罩壳8上设置有一个通孔9,所述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的输出轴7从通孔9内穿出,所述第一风管3连接在所述终聚釜电机5所对应的罩壳8上,所述第二风管4连接在所述熔体泵电机6所对应的罩壳8上。
13.所述空调机组1的出风总管2还可以连接至车间的各个部位,对车间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14.通过空调机组1的出风总管2上设置第一风管3和第二风管4,可以将空调机组1产生的冷风输送至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所对应的罩壳8内,从而实现对罩壳8内的终聚釜电机5或熔体泵电机6进行冷却,以保证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的正常运行。由于罩壳8将所述终聚釜电机5或熔体泵电机6包覆在内部,所以将所述冷风送入罩壳8内后,其不易扩散,冷风的利用率高,对所述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的降温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
15.在每个罩壳8上设置有排风孔10,所述排风孔10设置在与所述终聚釜电机5或熔体泵电机6的尾部相对应的区域。由于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的前端设置输出轴7,尾部设置有散热风扇,即设置在转轴上的叶片,用于将电机上的热量带走。而该方案中将排风孔10设置在与所述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的尾部相对应的区域,电机的叶片转动过程中将空气可以从排风孔10输出,从而使得罩壳8内部的气压平衡,而且可以使内部空气流动,对电机的冷却效果更好。
16.在第一风管3和第二风管4上均设置有控制阀11。所述控制阀11可以单独控制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内的冷风流量,以减少冷风的浪费。所述控制阀11可以为电磁阀,由控制器控制,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终聚釜电机5、熔体泵电机6的发热时间点、发热时长、发热量等确定电磁阀的开度、开启时长、开启关闭时间点等。
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