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压板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5145发布日期:2022-09-03 03:1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保护压板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修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保护压板防护罩。


背景技术:

2.保护压板也叫保护连片,或称跳闸压板,是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 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在变电站检修工作中,二次检修工作人员工作前需进行保护压板的断开,以保证工作中不会触及或者误加模拟量到运行间隔,引起不必要的故障,现场检修工作前执行二次工作安全措施,这些工作都是临时性采取的安全措施,在工作结束后需要及时恢复,需要采取一些方法进行明确标识,以防止在工作中有人把这些本已经隔离的措施误恢复,同时,在工作结束后,也能醒目的看出哪些需要恢复,避免遗漏。现有的二次安全措施普遍采用绝缘胶带粘贴的方法进行,绝缘胶布容易脱落,措施保持的时间短暂,降低了现场工作效率,此外还有粘贴隔离较随意,不美观,不牢固,不方便,同时不利于现场安全管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压板防护罩,相比于传统绝缘胶带粘贴的方法,能有效缩短执行二次安全措施的时间,提高执行措施的效率,同时提高了二次安全措施的保持时间,措施执行后不容易脱落,能够起到明显的隔离警示作用,而且执行措施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提高,措施执行完成后统一美观,此外保护压板防护罩还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耗材,避免浪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护压板防护罩,包括有矩形罩,矩形罩的四个侧面分别是水平布置的上侧板和下侧板,以及竖直布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左侧板的上侧与上侧板之间设有第一三角凸起,第一三角凸起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上侧板相连接,第二侧板与左侧板相连接,在右侧板的下侧与下侧板之间设有第二三角凸起,第二三角凸起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三侧板与下侧板相连接,第四侧板和右侧板相连接,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平行设置,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平行设置,在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覆盖有护罩板,护罩板内安装有上下布置的两根定位插柱,定位插柱位于矩形罩内,所述护罩板上还安装有开关锁定装置,防护罩套装在处于断开状态的保护压板上时,开关锁定装置能防止防护罩在保护压板上脱离。所述开关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在护罩板上的套筒,套筒位于三角凸起位置处,套筒沿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套筒内配合安装有滑动块,远离护罩板一端的套筒上铰接安装有锁定杆,锁定杆和滑动块之间铰接安装有联动杆,套筒上开设有与联动杆相配合的避让槽,在滑动块和护罩板之间的套筒内还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始终有推动滑动块远离护罩板、锁定杆非铰接一端远离套筒的趋势,所述护罩板上开设有与套筒内腔相联通的走线孔以及沉孔槽,走线孔的直径小于套筒内腔的直径,所述滑动块上连接有解锁绳,解锁绳穿出走线孔的一端连接有解锁环,解锁环位于沉孔
槽内,解锁环的直径大于走线孔的直径,拉动解锁环能克服弹簧的弹力使锁定杆转动靠近套筒。所述上侧板和第一侧板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三角,下侧板和第三侧板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三角,第一定位三角和第二定位三角相对应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端面上均开设有置放槽,置放槽内安装有磁铁,磁铁的外侧设有密封胶层。所述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护罩板均采用透明透明材料制成,在护罩板上还设置警示标语。
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护压板防护罩,在执行和恢复二次安全措施时,方便通过已执行的压板安措观察其实际状态和位置,确保二次安全措施执行与恢复以及保持的过程中再次核对确定压板的状态、实际位置和名称。解决了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现场执行二次安全措施流程相对繁琐,执行时间偏长,效率低的问题,改善了执行二次安全措施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差、执行二次安全措施的样式不统一、美观性相对较差等问题,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降低了继电保护“三误”及人员责任事件发生的概率,该工具能重复使用,节约耗材,避免浪费,从而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7.图2是图1是后视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处于断开状态保护压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9.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顺时针旋转后的结构示意简图;
10.图5是拉动解锁环时解除锁定杆对开关限位的状态示意图;
11.图6是图4中i的局部放大图;
12.图7是图2中b-b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1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护压板防护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矩形罩,矩形罩能和保护压板的座体相配合,矩形罩的四个侧面分别是水平布置的上侧板1和下侧板2,以及竖直布置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4,在左侧板3的上侧与上侧板1之间设有第一三角凸起,第一三角凸起包括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6,第一侧板5与上侧板1 相连接,第二侧板6与左侧板3相连接。在右侧板4的下侧与下侧板2之间设有第二三角凸起,第二三角凸起包括第三侧板7和第四侧板8,第三侧板7与下侧板2相连接,第四侧板8和右侧板4相连接。其中第一侧板5和第三侧板7相平行设置,第二侧板6和第四侧板8相平行设置,如图3所示,第一三角凸起和第二三角凸起之间的空间能和处于断开状态保护压板的开关相配合,进而实现保护压板断开状态的维持与保护。
15.在上侧板1、下侧板2、左侧板3、右侧板4、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 7和第四侧板8上覆盖有护罩板9,护罩板9内安装有上下布置的两根定位插柱10,定位插柱10位于矩形罩内,在保护压板的座体上开设有与定位插柱10相配合的插孔,通过相配合的插孔及定位插柱10实现防护罩在保护压板上的定位配合安装,且定位插柱10位于开关的两侧,能有效限制开关的转动,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出现通电的情况,进而保证检修作业的正常进行。
16.在进行检修作业时,防护罩安装在保护压板上,为了避免除检修人员之外的人误拆除防护罩,所述护罩板9上还安装有开关锁定装置,防护罩套装在处于断开状态的保护压板上时,开关锁定装置能防止防护罩在保护压板上脱离,如图4所示,所述开关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在护罩板9上的套筒11,套筒11位于三角凸起位置处,套筒11 沿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套筒11内配合安装有滑动块12,滑动块12能在套筒11 的内腔中配合移动,远离护罩板9一端的套筒11上铰接安装有锁定杆13,锁定杆13 和滑动块12之间铰接安装有联动杆14,套筒11上开设有与联动杆14相配合的避让槽15,滑动块12在套筒11内移动时能通过联动杆14的传动使锁定杆13转动靠近或远离套筒11。其中锁定杆13能位于开关和面板之间,在拉动防护罩整体远离保护压板时起到限制作用。
17.在滑动块12和护罩板9之间的套筒11内还安装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始终有推动滑动块12远离护罩板9、锁定杆13非铰接一端远离套筒11的趋势。如图6所示,所述护罩板9上开设有与套筒11内腔相联通的走线孔17以及沉孔槽18,走线孔17 的直径小于套筒11内腔的直径,所述滑动块12上连接有解锁绳19,解锁绳19穿出走线孔17的一端连接有解锁环20,解锁环20位于沉孔槽18内,解锁环20的直径大于走线孔17的直径,避免解锁环20进入到走线孔17内。
18.在平常状态下防护罩内的开关锁定装置处于图4所示状态,在将防护罩向保护压板上安装时,撑开状态的锁定杆13与开关相接触,随着防护罩的逐渐推进,倾斜状态的开关能推动锁定杆13转动靠近套筒11,当锁定杆13移动至与开关相分离时,在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锁定杆13重新处于撑开状态,此时防护罩若想在保护压板上脱离的话,锁定杆13则起到阻碍作用,同时解锁环20位于沉孔槽18内,非检修人员的话无法伸入到沉孔槽18将解锁环20拉出,从而维持防护罩在保护压板上的安装状态。若测试完毕后需要将防护罩拆除,只需要检修人员使用钩子伸入到沉孔槽18内将解锁环20拉出即可,如图5所示,拉动解锁环20能克服弹簧16的弹力使锁定杆13转动靠近套筒11,解除锁定杆13对开关的限位,防护罩便可以实现拆除,拆除完成后,在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锁定杆13重新转动至打开状态,解锁环20也会进入到沉孔槽18内,恢复初始状态,实现循环可逆的状态转变。
19.进一步地,为实现防护罩在处于断开状态下保护压板上的定位安装,如图2所示,所述上侧板1和第一侧板5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三角21,下侧板2和第三侧板7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三角22,第一定位三角21和第二定位三角22相对应设置,第一定位三角21和第二定位三角22能位于保护压板的开关和座体之间的三角空隙位置处,以此实现定位装配安装。
20.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整体防护罩在保护压板所在面板上的紧固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内端面上均开设有置放槽,置放槽内安装有磁铁23,磁铁 23的外侧设有密封胶层24,其中磁铁23可以对面板产生吸力,让整体防护罩贴紧在面板上,不容易脱落,密封胶层24则可以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避免磁铁23移出置放槽。
21.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板1、下侧板2、左侧板3、右侧板4、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7、第四侧板8和护罩板9均采用透明透明材料制成,在执行和恢复二次安全措施时,能方便通过已执行的压板安措观察其实际状态和位置,确保二次安全措施执行与恢复以及保持的过程中再次核对确定压板的状态、实际位置和名称。在护罩板9上还设置警示标语,以起到必要的警示作用,防止非检修人员的误操作。
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