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力电缆插接式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902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相电力电缆插接式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敷设电力电缆时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三相电力电缆端部的整体型插接式接头。
95237732.2号(申请日951009)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插式电力电缆接头”。该电缆接头有一头体,头体上至少有两个插接座,每插接座内有一个插接孔,头体外部为绝缘体,其内中部有中间导电体,中间导电体朝向每个插接孔的端部内设有供导电插杆轴向自动锁紧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的外端与爪式导电体接触连接,爪式导电体又与中间导电体连接,相互构成单相传输通路,锁紧装置、爪式导电体的内孔与所述对应的插接孔孔道吻合。该电缆接头还包括与头体上插接座数量相等的插接体,插接体外部为绝缘体,其前端内设有导电插杆,其后部内有单相电缆插线孔道,中部设有供电缆线体端部轴向锁紧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借助电缆线体端部的翻转而将其锁紧,该锁紧装置的后端与一导电座接触连接,导电座又与导电插杆的后端连接,使电缆线体、轴向锁紧装置、导电座、导电插杆构成电流通路。将各插接体分别插接于所述头体上的相应插接座内,插接体上的导电插杆前端部由头体插接座内的轴向锁紧装置自动锁紧,并满足可靠地连接和接触,即实现各插接体内的单相电力电缆线路相互导通。
95237732.2号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特点是一是通过直接插入的方式完成电力电缆端头连接,现场施工方面提高工效,并相应的减轻现场施工劳动强度;二是采用生产制造的电缆接头用于电力电缆的直接插入式连接,工艺参数稳定可靠;三是抗拉强度高,连接可靠,工况性能好。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尚有后述不足,一是一个接头只能满足三相电缆中的一相电缆插接式连接,要实现三相电缆端部的全部插入式连接,需分别使用三个接头,同时需考虑因分体时各接头内部电源导通时的电动力,而需进行相线位置交叉换位连接,故电缆连接部位的外形所占空间大;二是在完成三相电力电缆一端全部插接时,需分别进行三次插接式操作,而且在插接前需除去一端长达1.5米的电缆外层绝缘体,现场施工劳动强度仍然较大,也影响提高工效;三是插接体内的电缆线体锁紧装置为轴向锁紧装置,在施工中需将线体端部逐根翻转,存在操作较繁琐,施工也不方便,影响施工进度的缺点;四是完成三相电力电缆一端的全部插接需使用三个接头,部分材料消耗较多。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电力电缆插接式接头,三相电力电缆一端只需插入一个接头上的插接座内即可实现三相连接,而且电缆端部线体在插入后不需翻转即可将其锁紧。
本发明包括头体,头体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供插接的插接座,还包括与所述插接座数量相等的、可插接于该插接座内的插接体,并设置与插接体数量相等的分线撑套,头体、插接体、分线撑套外部均为绝缘体。
头体内中部设置三件由绝缘层隔开的中间导电体,每件中间导电体作为一相电缆的传输通路,三件中间导电体使头体上各插接座内的各同相通路相互接通。头体上的每个插接座内均设置三个由绝缘层隔开的插接孔,三个插接孔分别与三件中间导电体对应,即A相插接孔对应A相中间导电体,B相插接孔对应B相中间导电体,C相插接孔对应C相中间导电体,每个插接孔内端均设置一个与对应中间导电体连接、导通的连接座,该连接座起该相电流导通的分支作用。所述的连接座外段内设置用于锁紧导电插杆的轴向锁紧装置,在插接体上的导电插杆插入到位后,轴向锁紧装置将其锁紧定位,轴向锁紧装置外端设置爪式导电体,其作用一是限位轴向锁紧装置,二是当导电插杆插接后,其内孔面与导电插杆外表面有足够的接触面,以满足电流的传输,爪式导电体与连接座可靠地连接,构成电流通路,而且轴向锁紧装置也起电流的导通作用,以保证导电插杆在插接后与头体内同相的中间导电体可靠地导通。爪式导电体和轴向锁紧装置的内孔与该插接孔的孔道吻合。
每插接体内设置三个由绝缘层隔开的插线孔道,即A、B、C三相电缆插线孔,每插线孔道的前部设置一根杆体中、前部敞露的、其前端可由插接座内轴向锁紧装置锁固的导电插杆,中、前部敞露的杆体供插入插接座内的相应插接孔内与头体插接,每插线孔道前部还设置导电套座,导电套座一端与导电插杆后端连接,导电套座内设置爪式锁紧装置,并相互连接,在电缆端部线体插入后,爪式锁紧装置可径向方向将线体锁紧,同时起电流导通作用,并通过锁紧时的接触面,使电缆线体与爪式锁紧装置、导电套座及导电插杆构成电流通路,爪式锁紧装置的内孔与插线孔道吻合。插接体与头体上插接座的插接端面相互吻合。
分线撑套后部有电缆入孔,前部设有分线体,分线体内设置三个满足三相电缆插入时分流的分线孔,分线撑套前端与所述的插接体后端连接,分线体内的三个分流孔外孔口分别与插接体内的三个插线孔道对应吻合,三个分流孔内孔口均与分线撑套内的电缆入孔相通。设置所述的分线撑套满足三相电缆端部在同时插入时,可方便地将其各相电缆分流。因此,分线撑套对三相电缆的插入式连接起着重要的分流作用。同时还起电缆插入后的支撑定位作用。
在头体和插接体的绝缘体内设置分别作用于各相电流传输通路的屏蔽层,以消除各传输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发明所具有的技术效果是1.利用一个接头可满足三相电缆端部的插入式连接,电缆连接部位的外形所占空间小;2.完成三相电缆一端部连接,只需一次插接式操作,可相应地减少操作工序,而且插入前的三相电缆外层去皮长度可减少,可明显地提高工效和降低劳动强度;3.由于插接体内用于锁紧电缆端部线体的为径向作用的爪式锁紧装置,在锁紧线体时无需将其翻转,操作简便,可提高施工进度;4.用一个三相接头取代现有的三个单相接头,可节省材料。


图1为本发明“一”字形结构的外形图;图2为具有两个插接座的头体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截面视图;图4为本发明插接体及分线撑套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6为具有三个插接座的头体结构主视图,图7为图6的N向视图;图8为具有四个插接座的头体结构主视图;图9为头体插接座内的轴向锁紧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10为图9的B-B视图;图11为插接体内的爪式锁紧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和图9至图11。
本例为“一”字形结构,即头体1上设置两个插接座2,插接体3和分线撑套4与插接座数量相等,各为两个,插接后的外形见图1。头体内中部设置三个由绝缘层5使之相互隔开的中间导电体6,沿圆周方向均布,参见图3,两插接座内均设置三个由绝缘层隔开的、与三个中间导电体分别对应的插接孔7,沿圆周均布,每插接孔内均设置一个与同相中间导电体连接的连接座8,为同一轴线时,连接座8与中间导电体6可作成整体式结构,即为一体。连接座朝向插接孔的外段内设置用于锁紧并定位导电插杆的轴向锁紧装置9,见图9、图10,该轴向锁紧装置为多片分体式管状结构,本例为三片,其外表面的凹槽内设圈状弹簧10,使之组合成整体,该装置内有卡锁凸台11,外端内壁为斜面,在导电插杆插入时,克服圈状弹簧的弹力,片式管状体张开,插入到位后,弹簧力作用而使该装置复位,导电插杆前端的卡头与卡锁凸台配合,则轴向锁紧导电插杆。在轴向锁紧装置9的内端设置前置导电爪12,该导电爪与连接座8连接,起辅助导通作用。轴向锁紧装置的外端设置爪式导电体13,与连接座8为螺纹连接,该导电体为双爪式结构,在导电插杆插入后,满足有可靠地和足够的电流传输接触面。头体的绝缘体为复合层结构,插接孔7外端与插接体3相接合的部位为塑料绝缘套14,此处采用塑料绝缘套,除绝缘外,还有利于插接时所需刚度和强度的需要,塑料绝缘套内段设置绝缘瓷套15,其作用一是绝缘、隔热;二是防止内端产生电弧,塑料绝缘套内端与橡胶绝缘层5连接,外层为橡胶绝缘层16,每插接孔和同相位的中间导电体的封闭式绝缘层内设置封闭式屏蔽层17,即每相电流传输通路的绝缘层内均设置用于屏蔽该相传输通路的封闭式屏蔽层,以消除三相传输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头体的制作过程是,先进行单相装配,即将前置导电爪、轴向锁紧装置、爪式导电体、瓷套、塑料绝缘套依次装于中间导电体6端段的连接座8,并相互到位,当连接座8为分体件时,应首先将连接座与中间导电体可靠地连接,然后压制单相绝缘层5,再将三相压制件组合压制绝缘体的外层橡胶绝缘层16,使之成为整体,即所称的头体。
本实施例的插接体3和分线撑套4的结构见图4、图5,插接体3内设置三个由绝缘层隔开的、用于插入电力电缆的插线孔道18,沿圆周均布,每插线孔道前部设置一根导电插杆19,其中、前部敞露,便于与头体上的插接座插接,主要作用是通过插接后,被插接座内的轴向锁紧装置锁固,使插接体与头体连接成整体和使两者之间构成电流传输通路,导电插杆19前端设置与轴向锁紧装置相配合的卡头20。插线孔道18内端还设置导电套座21,该导电套座前端与导电插杆后段连接,导电套座由两件组成,便于设在其内的爪式锁紧装置安装及起锁紧线体的作用,导电套座21、爪式锁紧装置22的结构见图11,爪式锁紧装置由前、后爪体构成,设置双式爪体,以保证足够地将电缆线体锁紧,前爪23的外壁斜面与导电套座前体内壁斜面配合,后爪24外壁斜面与前爪体后段内壁斜面配合,导电套座21由前后两体构成,其前体25、后体26均与前爪为螺纹连接,随着螺纹接合的长度增加,由于所述斜面的作用,前、后爪体产生径向变形而向内位移,爪面随之压紧线体而将线体锁紧,同时满足电力传输的接触面。插接体3外部的绝缘体同样为复合层结构,导电套座21外表面为相互连接的两塑料绝缘套27,其外层为橡胶绝缘套28,分两段制作,每相(即每插线孔)的橡胶绝缘套内均设置作用于该相传输通路的封闭式屏蔽层29,以消除各相传输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插接体按所述零部件单件制作,现场组装。
分线撑套4外层为橡胶绝缘层30,内层为支套31,本例支套为金属材质,支套后部有三相电缆入孔32,前部设分线体33,分线体内设三个满足三相电缆插入时分流的分线孔34,分线孔内孔口为喇叭形导向结构35,喇叭形导向结构起电缆插入时的自动分流作用。分线撑套4还可用绝缘塑料材质制作。此外,分线撑套上设置用于电缆钢铠接地的接线头36,另外,还设置了头体、接线体、分线撑套的零序电流通路。
现场插接的操作是,去除三相电力电缆端部一定长度的外层绝缘层,使三相电缆端部的单相电缆处于分离状态,由分线撑套的入孔插入,经分流而分别穿经分线孔,装配绝缘套28下体、塑料绝缘套27下体、插线孔内的导电插杆、爪式锁紧装置和导电套座,拧紧螺纹将电缆线体锁紧,然后装配塑料绝缘套27上体和绝缘套28上体,使插接体和分线撑套成为整体,最后按相应的电缆相位将导电插杆插入头体上的插接座内,并到位。即完成三相电缆一端的插接,按相同方式完成所有插接体与头体的插接,即实现接通各三相电缆的相互传输通路。在装配过程中,各绝缘件的接合面首先需涂刷硅脂等,并缠绕未硫化橡胶带,使接合后形成永久性绝缘整体。
实施例2,参见图6、图7。
本例的头体1上设置三个插接座2,插接体3和分线撑套4均为三个,其结构同例1所述,见图4、图5,本例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头体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相同结构的竖向式插接座,此例中,竖向插接座每插接孔内端的连接座8是以分体件与同相中间导电体相连接而实现的,在分体式连接座8与相应中间导电体连接时,除相连接的导电部位可靠地接触外,其余均由绝缘层裹包,制造中严禁不同相的导体相互接触。其他同例1。
实施例3,参见图8。
本例的头体1上设置四个与前述相同结构的插接座2,插接体3和分线撑套4均为四个,其结构同前述,参见图4、图5,本例中,竖向对称的两插接座内端的连接座8均以分体件与同相中间导电体相连接。其他同前述。
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可知,头体上的插接座设置形式还可为“×”形、“π”形等,头体上插接座2的设置可超过四个,其形状可为其他异形。
权利要求
1.三相电力电缆插接式接头,包括头体,该头体上至少有两个插接座,还包括与所述插接座数量相等的插接体,头体和插接体外部为绝缘体,其特征是(1)所述的头体内中部设有三件由绝缘层隔开的、供三相电力电缆分别导通的中间导电体,头体上的每个插接座内设有三个由绝缘层隔开的、分别与三件中间导电体对应的插接孔,每插接孔内端均设有一个与同相中间导电体连接的连接座,该连接座的外段内设有轴向锁紧装置,轴向锁紧装置外端设有一个爪式导电体,爪式导电体与所述的连接座可靠地连接,所述的中间导电体、连接座、爪式导电体及轴向锁紧装置构成电流传输通路,爪式导电体、轴向锁紧装置的内孔与该插接孔孔道吻合,(2)所述的插接体内有三个由绝缘层隔开的插线孔道,每插线孔道的前部均设有一根杆体中、前部敞露的、其前端可由插接座内轴向锁紧装置锁固的导电插杆和导电套座,导电套座的一端与所述的导电插杆后段连接,导电套座内设有径向锁紧电缆线体的爪式锁紧装置,并与导电套座连接,爪式锁紧装置、导电套座、导电插杆构成电流传输通路,爪式锁紧装置的内孔与插线孔道吻合,所述插接体与头体插接座的插接端面相互吻合,(3)设有与所述插接体数量相等的分线撑套,分线撑套后部有电缆入孔,前部有分线体,分线体内有三个满足三相电缆插入时分流的分线孔,分线撑套前端与所述插接体的后端连接,分线体内的三个分线孔外孔口分别与插接体内的三个插线孔道对应、吻合,三个分线孔的内孔口均与所述的电缆入孔相通,(4)头体、插接体的绝缘体内设有分别作用于各相传输通路的屏蔽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力电缆插接式接头,其特征是(1)所述轴向锁紧装置(9)的内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座(8)连接的、起辅助导通作用的前置导电爪(12)。所述轴向锁紧装置(9)为多片分体式管状结构,其内有卡锁凸台(11),其外表面的凹槽内设有可将其组合成整体的圈状弹簧(10),头体上的绝缘体为复合层结构,(2)所述插线孔道(18)前部内的导电套座(21)由前体(25)、后体(26)构成,其内的爪式锁紧装置(22)由前爪(23)、后爪(24)构成,前爪外壁斜面与导电套座前体(25)内壁斜面配合,后爪外壁斜面与前爪体后段内壁斜面配合,导电套座的前体、后体与前爪体分别为螺纹连接,拧紧螺纹时,前、后爪产生径向变形而向内位移,插接体上的绝缘体为复合层结构,导电插杆(19)前端有卡头(2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电力电缆插接式接头,其特征是分线撑套4内的分线孔(34)内孔口为喇叭形导向结构(35)。
全文摘要
三相电力电缆插接式接头。头体1上至少有两个插接座2和与其数量相等的插接体3和分线撑套4,头体内三件中间导电体和插接座内三插接孔的连接座、轴向锁紧装置、爪式导电体构成各相通路;插接体的三个插线孔内均设导电插杆、导电套座及爪式锁紧装置,分线撑套内有三个分线孔。三相电缆端部线体插入后由爪式锁紧装置锁紧,插接体插入插接座,轴向锁紧装置锁紧导电插杆,使各相电缆接通,施工方便,性能可靠,可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H02G15/103GK1210380SQ9710819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8日
发明者徐晓鹰 申请人:徐晓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