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件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493897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此在第一电极组件500的接触表面450和导体组件72的外表面105之间建立机械表面接触。
[0132]第二包封元件411布置在第二电极组件501中的对应位置中。第一包封元件和第二包封元件410,411为导电的。它们为导电的,因为它们包括导电硅氧烷。如图7b所示,当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2闭合时,第二包封元件411也与导体80电接触和机械接触。包封元件410,411两者均为可适形的,并且围绕导体组件72适形。第一包封元件和第二包封元件410,411成形为例如当外壳围绕导体组件72闭合时彼此机械接触和电接触。当外壳25闭合时,包封元件410,411和导体80彼此机械接触和电接触,并且因此具有相同的电势。基于这种原因,在包封元件410,411与导体80之间的间隙170中不可能发生放电。因此不必在导体组件72上使用绝缘油脂。
[0133]另一第五闭合件5以横截面示于图8a中。同样,导体组件72为汇流条。第五闭合件5类似于第四闭合件4,因为其具有第一包封元件和第二包封元件510,511。第一电极组件600包括第一包封元件510、第一感测电极440和第一间隔元件465。第一包封元件510、第一感测电极440和第一间隔兀件465各自为固体。第一包封兀件510为固体导电金属块。第一感测电极440为固体导电金属块。第一间隔元件465为固体电绝缘陶瓷块。第一包封元件510、第一感测电极440和第一间隔元件465彼此附接,例如以形成第一电极组件600。当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2闭合时,第一间隔元件465形成布置在导体组件72的导体80和第一感测电极440之间的电绝缘层。整个第一电极组件600可相对于外壳25移动,因为其嵌入在电绝缘、弹性的泡沫元件466中。选择泡沫元件466的尺寸,使得当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2闭合时,泡沫元件466相对于外壳25朝导体组件72推压第一电极组件600。泡沫元件466布置在外壳25中在外壳25和第一电极组件600之间。泡沫元件466为推压装置466,以用于当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2闭合时朝导体组件72推压第一电极组件600。当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2闭合时,通过推压,在第一电极组件600的接触表面550和导体组件72的外表面105之间建立机械表面接触。
[0134]第一包封元件510包括用于机械接触和电接触导体组件72的导体80的接触表面550。当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2闭合时,第一包封元件510与导体80电接触和机械接触,并且由此形成导体80的延伸部,即,导体延伸部510。
[0135]由于第一间隔元件465为固体的,因此其保持第一包封元件510和第一感测电极440之间的固定距离。由推压装置(即,泡沫元件466)对第一电极组件600施加的力因此不改变第一感测电极440和第一包封元件510之间的距离。这在第一感测电极440充当感测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器电极以用于感测导体组件72的导体80时提高了电压感测的精确性。感测电容器包括作为第二电极的具有导体延伸部510的导体80和作为电介质的间隔元件465。将陶瓷材料用于间隔元件465,因为陶瓷材料具有特别好的绝缘特性并且提供较小的热膨胀系数。这导致导体延伸部(即,包封元件510)和第一感测电极440之间的距离随温度变化极小。这继而降低了感测电容器的电容随温度的变化,并且由此提高了电压感测的精确性。
[0136]当下壳体20包括第一电极组件600和第一泡沫元件466时,上壳体10以对称布置方式包括对应的第二电极组件601和对应的第二泡沫元件468。第二泡沫元件468充当推压装置,以用于朝导体组件72的导体80推压第二电极组件601。
[0137]如同在前述闭合件1,2,3,4中,导线180电连接第一分压电容器(即,由第一感测电极440、具有导体延伸部510的导体80、绝缘层(其由间隔层465形成)形成的感测电容器)与闭合件5外部的第二分压电容器。将导线180的末端部分焊接到第一感测电极440,使得其机械连接并且电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440。将导线180引导到闭合件5的外部,并且进一步地引导到其上布置有第二分压电容器的PCB。感测电容器的第一感测电极440的电势由此可在PCB上获得并且可用于测定导体80的电压。第二导线181焊接到第二感测电极441。其也引导到PCB,由此第二感测电极441的电势也可在PCB上获得并且可用于测定导体80的电压,这相比于仅获得第一感测电极440的电势的情况更加精确。另选地,导线180,181可彼此电连接,并且可在PCB上获得所得电势。这与仅使用第一感测电极400的电势的情况相比,也可提供导体80的电压的更精确测定。
[0138] 在图8b中,示出了图8a的第五闭合件5,其中其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2 (即围绕汇流条)闭合。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彼此接合并且锁定装置135使它们保持接合。第一泡沫元件466和第二泡沫元件468相对于外壳25朝导体组件72分别推压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600,601。第一包封元件510的接触表面550由此与导体组件72的外表面105建立机械表面接触。相似地,第二包封元件511的接触表面551与导体组件72的相对侧面(在横截面中)上的导体组件72的外表面105机械表面接触。包封元件510,511与导体组件72的导体80电连接,并且因此具有与导体80相同的电势。由于包封元件510,511为固体的,因此在这些包封元件510,511之间留有间隙。然而,在包封元件510,511之间的此间隙中不存在强电场,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势,并且因此在包封元件510,511之间的间隙中产生局部放电的风险较低。因此不必使用绝缘油脂来填充间隙。包封元件510,511中的一个与相邻泡沫元件466,468之间的任何间隙如此小,以至于这些间隙中的局部放电风险可忽略不计。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接收导体组件(71,72)的一部分的闭合件(1,2,3,4,5),所述导体组件(71,72)包括限定轴向方向(110)和径向方向(120)的导体(80), 所述闭合件(1,2,3,4,5)包括能够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闭合的外壳(25)和第一电极组件(200,300,400,500,600),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200,300, 400, 500, 600)包括 a)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25)移动的可移动部分,所述可移动部分包括用于机械接触所述导体组件(71,72)的接触表面(150,250,350,450,550),和 b)能够操作为感测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器电极的导电的第一感测电极(140,240,340,440),所述感测电容器包括作为第二电容器电极的所述导体(80)或导体延伸部(410,510)以及在所述外壳(25)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闭合时布置在所述导体(80)和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240,340,440)之间作为电介质的电绝缘层(90,265,365,465),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合件(1,2,3,4,5)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外壳(25)和所述第一电极组件(200,300,400,500,600)之间的推压装置(160,260,366,466), 所述推压装置(160,260,366,466)适于在所述外壳(25)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闭合时相对于所述外壳(25)朝所述导体组件(71,72)推压所述第一电极组件(200,300,400,500,600)的可移动部分,以用于在所述接触表面(150,250,350,450,550)和所述导体组件(71,72)的外表面(105)之间建立机械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件(1),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包括所述第一电极组件(200)的所述可移动部分和所述接触表面(150),使得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能够操作为感测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器电极用于感测所述导体(80)的电压,所述感测电容器包括作为第二电容器电极的所述导体(80)和布置在所述导体(80)和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之间作为电介质的所述导体组件(71)的电绝缘层(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件(1),其中所述导体组件(71)包括 -绝缘层(90),所述绝缘层围绕所述导体(80)同心地布置并且能够操作为所述感测电容器的电介质,和 -布置在所述绝缘层(90)上的导电层或半导电层(100), -第一轴向区段,在所述第一轴向区段中,所述导体组件(71)的外表面(105)为所述绝缘层(90)的外表面,和 -第二轴向区段,在所述第二轴向区段中,所述导体组件(71)的外表面(105)为所述导电层或半导电层(100)的外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闭合件(1)包括导电的第一辅助电极(142,144),所述第一导电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电绝缘并且布置在所述外壳(25)内部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轴向间隔,使得在所述外壳(25)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闭合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组件(200)的接触表面(150)机械接触所述第一轴向区段时,所述第一辅助电极(142,144)能够机械接触并且电接触所述第二轴向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件(2,3),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300,400)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240,340)和所述接触表面(250,350)之间的电绝缘层(265,365),使得在所述外壳(25)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2)闭合时,所述绝缘层(265,365)能够操作为所述感测电容器的电介质, 其中所述绝缘层(265,365)包括所述接触表面(250,350)。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1,2,3,4),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200, 300, 400, 500)的可移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适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1,2,3,4,5),其中所述推压装置(160,260,366,466)为弹性的或者包括弹性材料、泡沫、凝胶、弹性机械元件或弹簧。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1,2,3,4,5),其中所述外壳(25)包括两个壳体(10,20),所述两个壳体能够彼此接合以用于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闭合所述外壳(25)。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5),其中所述绝缘层(465)包括刚性部分,所述刚性部分用于在所述外壳(25)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闭合时保持所述第一感测电极(440)和所述导体(80)之间的固定距离。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1,2,3,4,5),其中所述外壳(25)适于能够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重新闭合。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1,2,3,4,5),其中所述外壳(25)被成形诸如以形成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裙边,以用于在所述外壳(25)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闭合时减少所述外壳(25)的外表面上的漏电电流。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3),还包括导电屏蔽元件(390),所述导电屏蔽元件适于在所述外壳(25)围绕所述导体组件(71,72)闭合时包封所述第一感测电极(340)和所述导体(80)的至少一部分,以用于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340)和所述闭合件(3)的外部之间提供电磁屏蔽。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1,2,3),包括 a)第二电极组件(201,301,401,501,601),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布置在所述外壳(25)内部,并且包括导电的第二感测电极(141,241,341,441),和 b)导电元件(180,181),所述导电元件用于使所述第二感测电极(141,241,341,441)和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240,340, 440)彼此电连接。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合件(1,2,3,4,5),包括具有电传感器触点的电路板,所述电传感器触点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140,240,340,440)电连接。14.一种用于电力网络的导体组件(71,72)、电力电缆(71)或汇流条(72),所述导体组件、电力电缆或汇流条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传输导体(80)和闭合件(1,2, 3,4, 5)。15.一种电力网络,所述电力网络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体组件(71,72)、电力电缆(71)或汇流条(72)。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接收导体组件(71)的一部分的闭合件(1),该闭合件包括能够围绕导体组件(71)闭合的外壳(25)以及电极组件(200),该电极组件包括可移动部分和感测电极(140),所述可移动部分包括用于机械接触导体组件(71)的接触表面(150),所述感测电极能够操作为感测电容器的用于感测导体(80)的电压的第一电容器电极。闭合件还包括推压装置(160),该推压装置用于在外壳(25)围绕导体组件(71)闭合时朝导体组件(71)推压电极组件(200)的可移动部分,以在接触表面(150)和导体组件(71)之间建立机械表面接触。
【IPC分类】H02G15/02, H02G15/06
【公开号】CN105247750
【申请号】CN201480029747
【发明人】弗里德里希·A·布泽曼, 格哈德·洛迈尔, 马克·格雷弗曼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5月8日
【公告号】CA2912531A1, EP2806277A1, EP2806277B1, US20160084888, WO2014189689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