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正输电线路防振锤位移的复位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53375阅读:来源:国知局
5和控制器10,其中控制器10与信号收发器5、激光测距仪17、撞击器18连接,通过一个与信号收发器5配合的遥控器30来控制壳体I的移动和撞击器18的工作,撞击器18可沿输电线20作往复运动,对防振锤19持续撞击使其复位。
[0033]本方案的思路是利用一个可方便挂装在输电线20上的设备,该设备可行走并靠近防振锤19,为此本方案中设置了壳体I结构,壳体I是可以挂在输电线20上的,在壳体I侧面贯穿整个壳体I和撞击器18设置有条形开口 21,如图2所示,这个条形开口21的作用是将整个壳体I提起后,将条形开口 21对准输电线20,并移动壳体I,即可将壳体I通过条形开口 21挂装在输电线20上。
[0034]壳体I内部设置的行走轮,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壳体I内部同一高度的第一行走轮11和第二行走轮12,所述的缩紧轮位于第一行走轮11、第二行走轮12之间的下方;壳体I内壁上设置有行走电机14,第一行走轮11通过第一皮带13与行走电机14连接,第二行走轮12通过第二皮带16与行走电机14连接;第一行走轮11和第二行走轮12的轮缘向轮轴处凹陷,其截面呈圆弧状,用以和输电线20配合。
[0035]壳体I内部与输电线20直接接触的是行走轮,行走轮的轮缘支撑在输电线20上。为了保持稳定,设置一对行走轮,分别为第一行走轮11和第二行走轮12,如图2所示,行走轮的轮缘凹陷,截面呈圆弧状,该圆弧的大小与输电线20外缘相匹配,使输电线20能部分卡入到行走轮中。第一行走轮11和第二行走轮12共同决定整个壳体I的行进方向和最终位置,因此为了保持结构精简,两个行走轮可通过一个行走电机14共同控制。
[0036]然而为了在行走过程中更加稳固,本方案中还设置了锁紧轮7。锁紧轮7的轮缘结构与行走轮相同,其位置可以改变,具体为:壳体I内底部设置有锁紧电机8,锁紧电机8为直线电机,在其输出轴上固结有锁紧杆,锁紧杆的端部安装所述的缩紧轮;锁紧杆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9,在壳体I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9配合的卡槽,限位块9部分装配于卡槽中,卡槽的沿垂直于输电线20的方向设置。
[0037]在壳体I未挂装在输电线20上之前,先利用遥控器30,通过锁紧电机8使锁紧轮7向壳体I底面方向移动,增大锁紧轮7和行走轮之间的距离,以方便挂装壳体I ;当壳体I挂装好在输电线20上后,再利用直线电机将锁紧轮7向上推动,使锁紧轮7与输电线20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力。由于两个行走轮和锁紧轮7设置,使输电线20被牢牢夹紧在这些轮之间,有效防止了行走轮从输电线20上脱下、转动等情况。锁紧轮7不设置驱动机构,其仅以轮轴安装于锁紧杆端部,壳体I移动时通过与输电线20之间的摩擦力转动。
[0038]当通过遥控器30控制壳体I靠近防振锤19到合适位置的时候,由于需要以撞击的形式使防振锤19复位,因此要求整个壳体I要在输电线20上保持稳固。本方案中设置了制动器4:
[0039]壳体I后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壳体I位置的制动器4,制动器4包括对称设置在壳体I内部输电线20上、下方的一对推板401,每一个推板401均通过制动推杆3与安装在壳体I内壁上的制动电机2连接;推板401呈半圆管状,制动电机2通过制动推杆3推动推板401,使两个推板401卡住输电线20以进行制动。所述的一对推板401内部均设置有弹杆403,弹杆403的上端部设置有摩擦头402,弹杆403的下端部铰接在推板401内部,弹杆403中心通过弹簧404与推板401连接;当弹杆403未与输电线20接触时,弹杆403指向推板401中心方向。
[0040]如图4所示,制动电机2也通过遥控器30控制,制动时,通过制动电机2,利用制动推杆3将两个推板401向靠近输电线20的方向运动,使两个推板401牢牢包裹住输电线20。制动电机2也采用直线电机。推板401可以看成是一个圆管沿中间劈开形成的结构,其直径略大于输电线20。为了尽可能增大推板401与输电线20之间的摩擦力,设置了弹杆403结构,弹杆403端部的摩擦头40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与输电线20之间有强大的摩擦力。推板401中的弹杆403朝向不同,在一个推板401中,以推板401的中心处为界,该界限两侧的弹杆403均指向界限方向。也就是说,推板401中的弹杆403,一半斜指向左上方,一半斜指向右上方。弹杆403与推板401之间的弹簧404,使弹杆403在未与输电线20接触时,保持倾斜状态,这样在制动过程中,是弹杆403上的摩擦头402最先与输电线20接触,这样不需要两个推板401太过紧密,即可产生强大摩擦力,起到节省能源且提高制动效果的目的。至于两半弹杆403的朝向不同,是考虑到在上坡、下坡等情况下,整个壳体I可能有向前、向后滑动的趋势,这样两个方向的弹杆403就能通过摩擦头402提供强大的摩擦力,防止滑动。
[0041]关于撞击器18,在本方案中,撞击器18包括击锤1810,击锤1810呈圆柱状,击锤1810上沿轴向有与输电线20配合的条形的开口,在壳体I内部安装有复位电机1801,复位电机1801通过往复机构与击锤1810连接。
[0042]整个壳体I运动过程中,激光测距仪17不断采集前方信息,并经过处理器的信号转换、利用信号收发器5发送到遥控器30上,并显示在遥控器30的屏幕上。通过目视与激光测距仪17的配合,最终将壳体I停止在靠近防振锤19合适的位置,并利用制动器4进行制动锁定。锁定后,壳体I位置相对固定,则可利用击锤1810,不断敲击防振锤19,使其复位。击锤1810为橡胶锤,内部有铅芯,增大其动能。由于整个壳体I是侧面挂装在输电线20上的,因此如图3所示,击锤1810上必须要有一个条形的开口,使输电线20能从该开口中进入,这样击锤1810就能大部分包裹在输电线20上,敲击防振锤19与输电线20连接处。
[0043]针对于本方案实际情况,还设计出了一种具体的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板1806,固定板1806中心处活动式安装一个中心块1805,中心块1805上开设有孔,穿过该孔设置有第一滑动杆1804,在固定板1806上以中心块1805为圆心开设有椭圆槽1812,椭圆槽1812中装配有可在椭圆槽1812中滑动的滑块1807,第一滑动杆1804的一个端部与滑块1807铰接;所述的击锤1810装配在一个限位桶1811中,限位桶1811上沿轴向开设有与输电线20配合的条形的开口,击锤1810与滑块1807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杆1808,第二滑动杆1808两端分别与击锤1810、滑块1807铰接;所述的复位电机1801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转轮1802,第一转轮1802通过皮带连接第二转轮1803,第二转轮1803直径小于第一转轮1802;第二转轮1803通过转轴穿过固定板1806与中心块1805固定。
[0044]如图3所示,其中关于纤维铜的中部位置做了部分剖视处理,以展现清楚击锤1810的结构。该往复机构主要用到了椭圆槽1812结构,中心块1805由于复位电机1801的驱动不断旋转,驱动电机的旋转力度通过第一滑动杆1804传递给滑块1807,滑块1807就有了在椭圆槽1812中旋转的动力。滑块1807旋转时,带动第二滑动杆1808的端部运动,由于椭圆的长轴、短轴长度不同,因此通过前端限位桶1811的限制作用,使限位桶1811中的击锤1810产生往复运动,击锤1810的端部能部分伸出限位桶1811,对其前端物体进行敲击。第一转轮1802的直径远大于第二转轮1803,这就使第一转轮1802和第二转轮1803之间有着较大的传动比,有利于击缠1810尚速往复运动ο
[0045 ]本方案中的电控系统,由前述的各个电机、激光测距仪17、壳体I中设置的电瓶6、控制器10、信号收发器5和遥控器30构成。其中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