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制定子、电动机和空调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30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源导线保持部件4安装于导线引出部件6。此时,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通过突起4f实现轴向上的定位。此外,在将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与导线引出部件6卡止时,设置于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肋部4c与导线引出部件6抵接,由此能够抑制使电源导线8从导线引出部件6露出的开口的大小。
[0105]接着,参照图2?图7来说明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设置在导线配线部件I的内周侧。此外,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与设置有导线引出部件6的周向位置对应地设置。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具有两种安装脚17a、17b、基板压紧部17c、框状部件17d、以及设置于框状部件17d的凹部27。
[0106]框状部件17d与导线配线部件I的内周侧连结,配置在环状板部Ia的内侧。框状部件17d例如具有:沿着径向延伸的2根部件、以及沿着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连结该2根部件的其他2根部件。框状部件17d例如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一对。
[0107]基板压紧部17c与框状部件17d—体设置,将框状部件17d的开口的一部分封闭。此夕卜,基板压紧部17c设置在框状部件17d的定子10—侧。基板压紧部17c呈板状,配置成与安装后的传感器基板11平行,压紧安装后的传感器基板11的与定子侧相反一侧的面。基板压紧部17c例如将框状部件17d的开口的内径侧封闭,在外径侧残留开口的一部分。在一对框状部件17d的每一个上都设置有基板压紧部17c。
[0108]在框状部件17d设置有向与定子10侧相反一侧突出的多个突起17e。突起17e在模制成型时与模具抵接,用于传感器基板11在轴向上的定位并防止发生偏移。此外,通过使用框状部件17d,能够使在模制成型时传感器基板11受到的成型压力分散。
[0109]安装脚17a(第I安装脚)是用于安装传感器基板11的脚。安装脚17a与框状部件17d一体设置。安装脚17a在与基板压紧部17c相比靠内径侧的位置从框状部件17d沿着轴向朝向定子10—侧延伸。安装脚17a例如设置在框状部件17d的最靠内径侧的部位。安装脚17a的前端部形成为爪形以便卡止传感器基板U。在一对框状部件17d的每一个上都设置有安装脚 17a 0
[0110]安装脚17b(第2安装脚)与安装脚17a—起是用于安装传感器基板11的脚。安装脚17b与内壁Ib—体设置。安装脚17b从内壁Ib起与基板压紧部17c平行地延伸。安装脚17b从内壁Ib起呈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侧是与基板压紧部17c平行的板状,基端侧除了与前端侧同样的板状部分之外,还具有用于限制传感器基板11向径向外侧和向周向外侧移动的壁部(未图示)。此外,安装脚17b例如沿着与径向正交的方向,在与基板压紧部17c相比靠外径侧的位置延伸。传感器基板11与安装脚17a卡止,并且以被安装脚17b和基板压紧部17c夹在其中的形态安装于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这样,能够抑制在模制成型时因树脂压力而导致的传感器基板11移动、变形,能够提尚电动机的位置检测精度,提尚电动机的品质。在一对框状部件17d的每一个上都设置有安装脚17b。
[0111]在将传感器基板11安装于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时,传感器基板11的一条边被临时插入到凹部27中。凹部27设置在框状部件17d的与基板压紧部17c相比靠外径侧的部位。具体而言,凹部27在构成框状部件17d的沿着径向延伸的部件中,在与基板压紧部17c相比靠外径侧的位置与基板压紧部17c相邻地设置。此外,凹部27在框状部件17d的面上呈凹状,并且相对于基板压紧部17c的在定子10—侧的面呈凹状。此外,在俯视时凹部沿着安装脚17b的延伸方向配置。在一对框状部件17d的每一个上都设置有凹部27。
[0112]这里,说明传感器基板11的形状。如图6所示,传感器基板11的形状例如是对长方形的对角线上的角进行倒角,还设置有切口 26a?26d。切口 26a?26d是与安装脚17a、17b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在传感器基板11的一条长边设置有切口26a、26b(第I切口)。在传感器基板11的另一条长边设置有切口 26c、26d(第2切口)。一个安装脚17a与切口 26a卡止,另一个安装脚17a与切口 26b卡止(图6、图7)。此外,切口 26c、26d在将传感器基板11安装于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时用于定位。
[0113]此外,如图中所示,切口 26a是槽形,切口 26b?26c设置在进行了倒角的部分,但是也可以因定子组合体30的结构而不同。此外,对传感器基板11实施的倒角优选是为了避免在将安装有传感器基板11的导线配线部件I安装于定子10时与器件发生干扰而设置的,但是也可以是不设置倒角的结构。
[0114]接着,对将传感器基板11安装到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的方法进行说明。在安装时,在使传感器基板11相对于基板压紧部17c倾斜的状态下,将传感器基板11的设置有切口26c、26d的边临时插入到凹部27中进行定位,然后使传感器基板11与基板压紧部17c平行,使一对安装脚17a与切口 26a、26b卡止,并且使一对安装脚17b在切口 26c、26d的位置压紧传感器基板11,由此由基板压紧部17c和一对安装脚17b夹着传感器基板11,用基板压紧部17c和一对安装脚17b压紧传感器基板11的两个面。通过这样安装传感器基板11,能够避免与基板压紧部17c发生干扰,而容易地将传感器基板11安装于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提高作业性。
[0115]此外,在传感器基板保持部17设置凹部27,由此不需要在传感器基板11设置在安装时用于定位的特别的形状,能够缩小传感器基板11的面积,增加每一片中的传感器基板的获取数量,从而能够实现电动机的低成本化。
[0116]此外,如图中所示,将安装脚17a设置在内径侧,安装脚17b设置在外径侧,但是也能够进行交换两者的配置等各种变形。例如也能够是下述结构:将安装脚17a设置在框状部件17d的外径侧的部位,基板压紧部17c以封闭由框状部件17d形成的开口的外径侧的方式配置,而且凹部27设置在框状部件17d的与基板压紧部17c相比靠内径侧的部位,安装脚17b也与凹部27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在内径侧。
[0117]在将传感器基板11安装于导线配线部件I之后,将插板连接器80与传感器基板11焊接。传感器导线7在导线配线部件I的排布有电源导线8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进行排布,朝向导线引出部件6排设。传感器导线7由导线引出部件6的保持突起6e和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脚4b轻柔地保持。在排设传感器导线7之后,将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朝向径向内侧地安装于导线引出部件6。
[0118]这样,电源导线8被排设在导线配线部件I的一个面上,而传感器导线7被排设在导线配线部件I的另一个面上,因此组装变得容易,能够实现成本下降,并且伴随组装变得容易而能够实现品质的提尚。
[0119]此外,电源导线8由环状板部Ia的多个位置偏移防止用突起19保持,防止其在轴向上发生位置偏移,能够实现品质的提高。
[0120]此外,通过在导线引出部件6设置2种卡止部(卡止部6a、6b),使得传感器导线7由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保持,电源导线8由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保持。因此,能够分别将传感器导线7和电源导线8牢固地安装于导线引出部件6,可靠性得到提高的同时能够实现品质的提尚。
[0121]进而,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脚4b也用于传感器导线7的保持,因此组装变得容易,能够实现成本的下降,并且组装变得容易的同时能够实现品质的提高。
[0122]在传感器导线7和电源导线8被排布之后,将导线配线部件I安装于定子10。此时,定子1的销81在安装脚13的孔13a中露出,通过对该销81进行热熔接、超声波焊接等,将导线配线部件I固定于定子10。然后,对芯线21与端子12实施点焊接,将电源导线8与端子12电连接,由此得到定子组合体30。
[0123]将安装有传感器导线7和电源导线8的定子组合体30设置在模制模具中,用BMC(Bu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