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82545阅读:来源:国知局
使其沿第一通道322a-l移动,从而使弹簧322b压缩在卡座322c与第一通道322a-l的端面之间,进而使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分离,即,夹持部321张开,相反,需要使夹持部321关闭时,可以撤销对导向柱322e施加的外力,从而使弹簧322b恢复自然状态即可实现夹持部321的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控制弹簧322b的压缩量而实现对夹持部321张开的角度大小的控制,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器更具有通用性。
[0041]另外,卡座322a还具有与第一通道322a_l对应设置的第二通道322a_2且导向柱322e能够在第二通道322a-2中移动,第二通道322a_2位于卡块322c的背离第一通道322a-l的一侧,卡块322c不能通过第二通道322a_2,也就是说,第二通道322a_2用于对卡块322c起限位作用。
[0042]其中,卡块322c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卡块322c可以包括对称地固定在导向柱322e两侧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或者,卡块322c为套装在导向柱322e上的中空卡块,该中空卡块的内壁与导向柱322e的外周固定。
[0043]为了对控制部322其防护作用,所述拉线器还包括壳体,卡座322a固定在壳体内,例如,壳体可以与卡座322a —体形成,壳体的一端与引导部31固定,弹簧322b的两个端部均从壳体的另一端伸出以分别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固定,导向柱322e从壳体内伸出且卡块322c位于壳体内,这样当需要使夹持部321张开时,可以通过按压导向柱322e的从壳体内伸出的部分而实现。当然,为了更加方便施力,可以在导向柱322e的从壳体内伸出的部分上固定控制按钮322d,从而通过按压控制按钮322d实现夹持部321的张开。
[0044]为了使所述拉线器能够方便的穿过车身密闭钣金件200的密闭空间200a,优选地,所述壳体为沿引导部31的引导方向直径先增大后减小的纺锤形,夹持部321在关闭状态下为长楔形(长楔形的夹持部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30_、40mm、50mm等),其中,引导部的中心线、壳体的中心线以及夹持部32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夹持部321的中心线是指夹持部321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接触面的中心线。另外,长楔形的夹持部321的加持力可以控制在10-30N,同时夹持部321可以采用耐磨钢材料,这样既能够使带有插接头的线束分支100顺利穿过车身密闭钣金件200的密闭空间200a,又能够延长拉线器的使用寿命。
[0045]另外,为了保证引导部31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柔韧度,优选地,引导部31为胶线,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钢丝绳作为引导部31而存在的伸缩性和可弯延性较差的问题。更优选地,所述胶线为聚酰胺66胶线,由于聚酰胺66具有高抗张强度、耐韧性、耐冲击性、良好的自润性、耐磨性、耐药品性等优点,从而使引导部31既能保证具有很好的通过性和柔韧度,又降低了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0046]所述胶线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该圆柱形的胶线的直径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圆柱形的胶线的直径可以为2mm、3mm、5mm等,长度可以为0.5m、lm、l.5m等。为了增加所述拉线器的结构强度,纺锤形的壳体的最大直径D不大于引导部31的直径d的1.5 倍。
[00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器,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拉线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的同时还延长了该拉线器的寿命,而且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操作复杂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004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005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拉线器,其特征在于,该拉线器包括引导部(31)以及与所述引导部(31)连接并能够张开和关闭的夹钳(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32)包括夹持部(321)和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321)张开和关闭的控制部(322); 所述夹持部(321)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与该第一夹持部配合夹紧的第二夹持部; 所述控制部(322)包括具有第一通道(322a-l)并与所述引导部(31)固定的卡座(322a)、能够在所述第一通道(322a-l)中移动的导向柱(322e)、与所述导向柱(322e)滑动连接的弹簧(322b)以及固定于所述导向柱(322e)的并位于所述弹簧(322b)的背离所述第一通道(322a-l)的一侧的卡块(322c),所述弹簧(322b)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固定且所述弹簧(322b)能够被压缩在所述卡座(322c)与所述第一通道(322a-l)的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322a)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322a-l)对应设置的第二通道(322a-2)且所述导向柱(322e)能够在所述第二通道(322a-2)中移动,所述第二通道(322a-2)位于所述卡块(322c)的背离所述第一通道(322a-l)的一侧,所述卡块(322c)不能通过所述第二通道(322a_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22c)包括对称地固定在所述导向柱(322e)两侧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或者,所述卡块(322c)为套装在所述导向柱(322e)上的中空卡块,该中空卡块的内壁与所述导向柱(322e)的外周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22e)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部(321)的张开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器包括壳体,所述卡座(322a)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引导部(31)固定,所述弹簧(322b)的两个端部均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伸出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固定,所述导向柱(322e)从所述壳体内伸出且所述卡块(322c)位于所述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沿所述引导部(31)的引导方向直径先增大后减小的纺锤形,所述夹持部(321)在关闭状态下为长楔形,所述引导部(31)的中心线、壳体的中心线以及夹持部(32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31)为胶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线为聚酰胺66胶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线为圆柱形胶线,所述壳体的最大直径⑶不大于所述引导部(31)的直径(d)的1.5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线器,该拉线器包括引导部(31)以及与所述引导部(31)连接并能够张开和关闭的夹钳(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拉线器存在的使用范围局限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器适用于带有插接头的线束分支(100)穿过车身密闭钣金件(200)的密闭空间(200a)的情况。具体的,当需要将带有插接头的线束分支穿过车身密闭钣金件的密闭空间时,可以使夹钳张开并夹住带有插接头的线束分支的插接头,从而使引导部引导带有插接头的线束分支穿过车身密闭钣金件的密闭空间。
【IPC分类】H02G1-06
【公开号】CN204290170
【申请号】CN201420791286
【发明人】孟庆然, 胡艳钟, 白静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