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952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出行也会优先选择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电动车更以轻便、快速、灵活、环保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近年来,电动车的数量也在快速递增,但电动车跑的路程短,充电时间长等缺点也困扰着人们,为了增加电动车行驶里程,减少充电次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本着环保出行的理念特设计了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现有汽油发电机虽然可以为电动车充电但有污染,价格高增加支出,笨重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能够充分利用能源,提高电动车的行驶里程。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具有中心主轴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中心主轴两端的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具有中空的转子圈,在所述转子圈朝向外侧的一端边缘设有内齿轮圈,在所述转子圈的内腔中对应的中心主轴处设有连接齿轮,在所述内齿轮圈与连接齿轮之间设有通过转动轴驱动的从动齿轮,且所述转动轴通过固定板与中心主轴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与连接齿轮之间设有碳刷座组件,在其中一个转子组件中的转子圈内设有电动车电机线圈,在另一个转子组件中设有发电机组件,所述发电机组件具有可在中心主轴的径向方向上移动的环形可调整支架,所述环形可调整支架的内圈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心主轴的侧壁上,且以中心主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在环形可调整支架的外侧旋转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发电线圈,在每个发电线圈与连接齿轮之间均设有可变形弹簧。
[0005]进一步的,考虑到绝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两个转子组件中,两个转子圈之间设有连接塑胶棒,所述中心主轴为两段式结构,且其两段之间通过塑胶套连接。
[0006]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子圈与中心主轴之间设有轴承。
[0007]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碳刷座组件具有碳刷、铜板圈、输出线端。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依靠电动车电机作为动力源,不需要汽油机提供动力,无污染,经济,节省空间,更大化地利用电动车自身电机动力,采用可甩动式的环形可调整支架更灵活地调配电动车动力,适时地给电动车电机减小载荷,电动车达到一定转速,发电机就发电,还可以延长电瓶使用寿命,增加行驶里程,现在市场上的发电机,汽油发电机污染大,增加经济负担安装复杂笨重,而本方案原理是由摩托车的永磁直流发电机改进而来,配件都是摩托车常用的,实施成本低廉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方便,适合现代社会注重环保、节能减排的趋势。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发电线圈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2]图中:1.中心主轴,2.转子组件,21.转子圈,22.内齿轮圈,23.连接齿轮,24.转动轴,25.从动齿轮,26.固定板,27.碳刷座组件,3.电动车电机线圈,4.发电机组件,41.环形可调整支架,42.发电线圈,43.可变形弹簧,5.连接塑胶棒,6.塑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的优选实施例,具有中心主轴I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中心主轴I两端的转子组件2,在两个转子组件2中,两个转子圈21之间设有连接塑胶棒5,所述中心主轴I为两段式结构,且其两段之间通过塑胶套6连接,所述转子组件2具有中空的转子圈21,所述转子圈21与中心主轴I之间设有轴承,在转子圈21朝向外侧的一端边缘设有内齿轮圈22,在转子圈21的内腔中对应的中心主轴I处设有连接齿轮23,在内齿轮圈22与连接齿轮23之间设有通过转动轴24驱动的从动齿轮25,且转动轴24通过固定板26与中心主轴I连接,在固定板26与连接齿轮23之间设有碳刷座组件27,所述碳刷座组件27具有碳刷、铜板圈、输出线端,在其中一个转子组件2中的转子圈21内设有电动车电机线圈3,在另一个转子组件2中设有发电机组件4,发电机组件4具有可在中心主轴I的径向方向上移动的环形可调整支架41,所述环形可调整支架41的内圈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心主轴I的侧壁上,且以中心主轴I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在环形可调整支架41的外侧旋转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发电线圈42,在每个发电线圈42与连接齿轮23之间均设有可变形弹簧43。
[0015]上述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动车电机转速较低,带动发电机时达不到发电机发电时所需要的高转速,所以本发电机采用了同轴两个转子逆向旋转的方法来增加发电机的转速,如图1所示:当电动车电机转动时,即电动车电机线圈3转动,由于连接关系的存在,中心主轴I相对不动,转子圈21将会转动带动内齿轮圈22转动,内齿轮圈22转动的同时间接带动连接齿轮23往转子相反方向逆转,这样转子只需转一圈,发电机就相当于转两圈,因为转子的周长是从动齿轮25周长的好几倍,由于周长比例差的原因所以转子转一圈,从动齿轮25处的连接座体就会逆向转3-4圈,整体转速自然也会增加好几倍;
[0016]电动车在上坡起步时,电机载荷量大,需要低转速高动力,不适合用来发电,以增大电动车电机的载荷,在本方案灵活地运用物体甩动力来控制调节电动车的动力分配,运行原理如下:发电线圈42被固定在环形可调整支架41的外侧,当电动车起步时,电动车电机转速较低,发电线圈42在可变形弹簧43的拉力下远离转子上的永磁铁,随着电机的转速越来越高,发电机的转速也随着升高,当发电机达到一定的转速,发电线圈42甩动力大于弹簧的拉力时,发电线圈42滑动慢慢靠近转子,当发电线圈42达到环形可调整支架41的滑动上限时,发电线圈42与转子圈21上的永磁铁产生电磁感应,转子上的永磁铁是被分割的几小块,这样线圈与转子作磁力线感应及磁力线切割,从而产生电流的,电流经碳刷(碳刷在铜圈板上转动)流至输出线端,输出到整流稳压器,整流后传送到电瓶的。
[0017]按十字状分布的发电线圈42在运转时做磁力线切割时能起到配重的作用,减小停顿感,运转顺滑轻松。
[0018]因为摩托车发电机的负极是利用搭铁连接传输负极的,但是电动车的电瓶是靠正负极串联在一起转变极性来增加伏数的,为了解决发电机与电瓶电机之间的排斥问题,所以两个发电机之间的轴端之间是用塑胶套连接的(这样可以让两个发电机之间绝缘不通电)方式来解决两个发电机之间的电机排斥问题的。为了避免电瓶与发电机之间电流冲撞排斥的问题,在接线方式上可采用交叉隔离接线方式。
[001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中心主轴(I)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中心主轴(I)两端的转子组件(2),所述转子组件(2)具有中空的转子圈(21),在所述转子圈(21)朝向外侧的一端边缘设有内齿轮圈(22 ),在所述转子圈(21)的内腔中对应的中心主轴(I)处设有连接齿轮(23),在所述内齿轮圈(22)与连接齿轮(23)之间设有通过转动轴(24)驱动的从动齿轮(25),且所述转动轴(24)通过固定板(26)与中心主轴(I)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6)与连接齿轮(23)之间设有碳刷座组件(27),在其中一个转子组件(2)中的转子圈(21)内设有电动车电机线圈(3),在另一个转子组件(2)中设有发电机组件(4),所述发电机组件(4)具有可在中心主轴(I)的径向方向上移动的环形可调整支架(41),所述环形可调整支架(41)的内圈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心主轴(I)的侧壁上,且以中心主轴(I)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在环形可调整支架(41)的外侧旋转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发电线圈(42),在每个发电线圈(42)与连接齿轮(23)之间均设有可变形弹簧(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转子组件(2)中,两个转子圈(21)之间设有连接塑胶棒(5),所述中心主轴(I)为两段式结构,且其两段之间通过塑胶套(6)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圈(21)与中心主轴(I)之间设有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座组件(27)具有碳刷、铜板圈、输出线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双发甩动式电动车发电机,具有中心主轴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中心主轴两端的转子组件,在转子圈的内腔中对应的中心主轴处设有连接齿轮,内齿轮圈与连接齿轮之间设有通过转动轴驱动的从动齿轮,在固定板与连接齿轮之间设有碳刷座组件,其中一个转子组件中的转子圈内设有电动车电机线圈,在另一个转子组件中设有发电机组件。本实用新型中依靠电动车电机作为动力源,不需要汽油机提供动力,无污染,经济,节省空间,更大化地利用电动车自身电机动力,采用可甩动式的环形可调整支架更灵活地调配电动车动力,适时地给电动车电机减小载荷,实施成本低廉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方便,适合现代社会注重环保、节能减排的趋势。
【IPC分类】H02K7-20, H02K7-00, H02K7-18
【公开号】CN204559318
【申请号】CN201520296538
【发明人】刘九帅
【申请人】刘九帅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