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功率模块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496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焊盘18A上,另一端需要载具20进行固定,载具20通过合成石等材料制成。在此,载具20需要进行底部镂空处理,使散热皱褶17A露出,纸质散热器17背面边缘至少1_的未被散热皱褶17A覆盖的位置与载具20接触起支撑作用。
[0086]然后,放于载具20上的绝缘层21通过回流焊,以及锡膏固化,非功率元件14和引脚11被固定。在此,可选用溶解温度为280°C的锡膏。
[0087]四、清洗散热器
[0088]本工序是清洗纸质散热器17的工序。
[0089]首先将纸质散热器17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将回流焊时残留的松香等助焊剂及冲压时残留的铝线等异物洗净,根据非功率元件14在电路布线18的排布密度,清洗可通过喷淋或超声或两者结合的形式进行。
[0090]清洗时,通过机械臂夹持引脚11,将纸质散热器17置于清洗槽中,并要注意不要让机械臂触碰纸质散热器17,因为纸质散热器17具有脆性并容易形变,如果机械臂夹持纸质散热器17,在清洗时产生的震动,容易造成纸质散热器17发生崩裂。
[0091]五、连接工序
[0092]本工序为使功率元件19、非功率元件14、散热器13和电路布线18间形成连接的工序。
[0093]根据通流能力需要,选择适当直径的铝线作为邦定线,对于用于信号控制的集成电路,也可考虑使用金线作为邦定线。在本实施例中,全部选择铝线,一般来说,对功率元件19的邦定使用350 μm-400 μπι的铝线,对非功率元件14的邦定使用38 μm_200 μm的铝线,对散热器13的邦定使用350 μ m-400 μπι的铝线。
[0094]此工序完成后的制品参看侧视图图6 (A)和俯视图图6(B)。
[0095]六、密封散热器
[0096]本工序是由密封树脂12密封纸质散热器17的工序。图7表示使用模具50由密封树脂12密封纸质散热器17的工序的剖面图。
[0097]首先,在无氧环境中对纸质散热器17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烘烤温度和选择125°C。
[0098]将配置好引脚11的纸质散热器17搬送到模型44及45。通过使引脚11的特定部分与固定装置46接触,进行纸质散热器17的定位。
[0099]合模时,在形成于模具50内部的模腔中放置纸质散热器17,然后由浇口 53注入密封树脂12。进行密封的方法可采用使用热硬性树脂的传递模模制或使用热硬性树脂的注入模模制。而且,对应自浇口 53注入的密封树脂12模腔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口 54排放到外部。
[0100]在此,纸质散热器17的背面紧贴在下模45上。为了加强贴合,也可在上模增加顶针,但仍会有少量密封树脂12进入到纸质散热器17的背面和下模45之间,因此,在脱模后,需要进行激光蚀刻或者研磨,将残留在纸质散热器17背面的少量密封树脂12去除,使纸质散热器17的背面从密封树脂12露出,而纸质散热器17的背面以上的部分被密封树脂12密封。
[0101]七、引脚成型、模块功能测试
[0102]参照图8所示,本工序是进行引脚11切筋成型并进行模块功能测试的工序,智能功率模块10经由此工序作为制品完成。
[0103]在前工序即传递模模装工序使除引脚11以外的其他部分都被树脂12密封。本工序根据使用的长度和形状需要,例如,在虚线51的位置将外部引脚11切断,有时还会折弯成一定形状,便于后续装配。
[0104]然后将模块放入测试设备中,进行常规的电参数测试,一般包括绝缘耐压、静态功耗、迟延时间等测试项目,测试合格者为成品。利用上述工序,完成图1(A)至图1(C)所示的智能功率模块10。
[0105]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功率模块10的其他构成以及制造方法的其他操作步骤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10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10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0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0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11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1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所述散热器的下表面设有散热褶皱;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上; 多个电路布线,多个所述电路布线间隔开设在所述绝缘层上; 功率元件和非功率元件,所述功率元件和非功率元件分别设在多个所述电路布线上,所述功率元件和非功率元件分别通过金属线与所述电路布线电连接; 多个引脚,多个所述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电路布线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相连; 密封树脂,所述密封树脂完全密封多个所述电路布线并覆盖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形成为湿式碳素复合材料功能纸质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表面设有防水处理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褶皱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1.2mm-1.8mm,所述散热裙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尺寸为0.3mm-0.7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褶皱在所述散热器的下表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散热器的下表面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褶皱的外周缘与所述散热器的下表面的外周缘之间间隔的距离大于1_。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一侧的边缘设有多个焊垫,多个所述焊垫分别与多个所述电路布线一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脚设在所述电路布线的一侧,多个所述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焊垫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为金属件,所述引脚的表面设有镍锡合金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功率模块,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所述散热器的下表面设有散热褶皱;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上;多个电路布线,多个所述电路布线间隔开设在所述绝缘层上;功率元件和非功率元件,所述功率元件和非功率元件分别设在多个所述电路布线上,所述功率元件和非功率元件分别通过金属线与所述电路布线电连接;多个引脚,多个所述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电路布线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相连;密封树脂,所述密封树脂完全密封多个所述电路布线并覆盖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功率模块,散热性好、可靠性高和可制造性强。
【IPC分类】H01L25-16, H01L23-367, H02M7-00
【公开号】CN204559407
【申请号】CN201520166443
【发明人】冯宇翔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