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850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光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电力系统大多依赖于使用煤炭类的自然能源形成,这种从能源变成电力的过程,都伴随着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和扬尘污染,因此如果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多采用干净的能源所产生的电力,这不仅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适当减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从大的层面上讲,对整个的环境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大自然中的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非常干净的能源,将这两种能源转变成电能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之间的衔接和充电方式的控制,否则容易造成装置的损坏。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很多充电方式都需要采用充电线,这种充电方式比较繁琐,在忘记带线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充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有效结合风力供电和太阳能供电,并实现了无线充电,大大方便的人们的生活,且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多个勺型风叶、风力发电机、风力供电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微处理器、锂电池、震荡电路、无线发射线圈、无线接收线圈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多个勺型风叶固定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的转轴上,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连接;所述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还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通过震荡电路与无线发射线圈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与无线发射线圈无线连接,无线发射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
[0006]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第一 MOS管Ql,Ql的栅极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PWM信号;Q1的源极用于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和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Ql的漏极通过第一电感LI分别与滤波电容Cl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Ql的漏极还与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接地;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通过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二 MOS管Q2和第一稳压模块;所述Q2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Q2的源极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连接,Q2的漏极接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 —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D4的负极作为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二极管D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0009]进一步地,所述风力供电电路,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二稳压模块;所述MOS管Q3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MOS管Q3的源极与风力发电机的负极输出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接地;风力发电机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五二极管D5与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还与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4的两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十电容ClO接地。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电路简单易实现,能够有效地使用干净的能源,且降低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用电成本,且能够实现无线充电,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0012]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控制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在合理的输出范围内对蓄电池充电电路进行充电,防止损坏蓄电池充电电路。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电路电路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电路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力供电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多个勺型风叶、风力发电机1、风力供电电路2、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蓄电池充电电路4、微处理器5、锂电池6、震荡电路7、无线发射线圈8、无线接收线圈9和整流滤波电路10 ;所述多个勺型风叶固定安装在风力发电机I的转轴上,风力发电机I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2连接;所述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还与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出端与锂电池6连接;所述锂电池6的输出端通过震荡电路7与无线发射线圈连8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9与无线发射线圈8无线连接,无线发射线圈9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0。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中,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1,所述电压检测电路11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连接,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3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4的控制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1通过检测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电压,并将电压值输出给微处理器5,微处理器5将检测到的值与系统中设定的阈值做对比,来控制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工作状态,用以保护蓄电池充电电路4。
[002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第一 MOS管Ql,Ql的栅极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PWM信号;Q1的源极用于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和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Ql的漏极通过第一电感LI分别与滤波电容Cl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Ql的漏极还与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接地;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通过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二 MOS管Q2和第一稳压模块;所述Q2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