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795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静止无功发生器简称DNSVG,主要是用于高、低压配电网动态无功补偿,单模块补偿容量为50kvar、10kvar,它能够输出幅值、相位可控的补偿电流,提高功率因数。
[0003]静止无功发生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其内部元器件会因电流做功而发热,导致壳体内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元器件所能承受的最高允许温度时,元器件的性能就会大大减弱甚至被烧毁,影响发生器的正常使用,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壳体内部温度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均设有散热窗,所述壳体内竖直设置有与散热窗方向一致的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散热孔。
[0006]较佳的,所述散热窗上设有防尘网。
[0007]较佳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当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散热风扇,当壳体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停止散热风扇的控制电路。
[0008]较佳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0009]用于检测壳体内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并输出相应检测信号的温度检测单元;
[0010]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通过与设定值比较后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
[0011]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以启动或关闭散热风扇的执行单元。
[0012]较佳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
[0013]电阻Rl,其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另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
[0014]串联连接的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
[0015]所述热敏电阻Rt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所述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0016]较佳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0017]电阻R3与三极管Ql,电阻R3的一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l的基极;
[0018]电阻R4与电位器RP,电阻R4的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l的发射极耦接于电位器RP的a端;
[0019]二极管VD1、VD2,二极管VDl的阳极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阴极耦接于电位器RP的c端,二极管VD2的阳极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阴极耦接于电位器RP的b端;
[0020]电阻R5与三极管Q2,电阻R5的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
[0021]继电器KA与电阻R6,继电器KA的线圈的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耦接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耦接于二极管VDl的阴极;
[0022]二极管VD3,其与继电器KA的线圈反并联。
[0023]较佳的,所述执行单元为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S,其串联于散热风扇的供电回路中。
[0024]较佳的,所述散热风扇的排风方向为前进风后出风。
[0025]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利用散热风扇能够将壳体内的热量迅速排放出去,使壳体内部的温度降低,从而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前后设置的散热窗能够使热量更容易排放出去,同时保证外部的空气及时进来,与内部元器件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散热通道,周围的空气可以通过侧面的散热孔不断地流入壳体内部,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防尘网能够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防止其通过散热窗进入到机壳内,前进后出的排风方式能够防止热风从机壳的前面排出,使操作人员在发生器前面操作时更加舒适,同时也不会因为后面被遮挡而使热风排放不出去,控制电路能够控制散热风机的启停,当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能够自动控制散热风机启动,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能够使散热风机停止,省去了人工操作的麻烦,还能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一;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一.;
[0029]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不意图。
[0031]图中:1、壳体;2、散热窗;3、散热风扇;4、散热孔;5、防尘网;6、温度检测单元;7、控制单元;8、执行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参照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3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均设有散热窗2,散热窗2上设有防尘网5,壳体内竖直设置有与散热窗2方向一致的散热风扇3,利用散热风扇3能够将静止无功发生器运行时壳体内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排放出去,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前后设置的散热窗2使热量能够更容易地从其中一个散热窗2内排放出去,同时保证外部的空气及时从另一个散热窗2外进来,与内部元器件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散热通道,增强散热效果,防尘网5能够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通过散热窗2进入到机壳I内,散热风扇3的排风方向为前进风后出风,避免排放出去的热风从机壳I的前面排出,使操作人员在发生器前面操作时更加舒适,同时也不会因为后面被遮挡而使热风排放不出去,壳体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散热孔4,当散热风机运行时,周围的空气可以通过侧面的散热孔4不断地流入壳体内部,与内部元器件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0034]壳体上设有当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散热风扇3,当壳体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停止散热风扇3的控制电路,静止无功发生器开始运行后,其壳体内部的温度开始上升,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电路会自动控制散热风机启动,降低壳体内的温度,省去了人工操作的麻烦,当静止无功发生器停止运行后,壳体内的温度逐渐下降,当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时,控制电路通过执行单元8切断散热风机的供电回路,使其停止运行,以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
[0035]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检测壳体内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并输出相应检测信号的温度检测单元6,温度检测单元6包括:电阻Rl,其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另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串联连接的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