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542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压器以及自动调压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次级线圈底部通过次级零线切换点与电压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等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大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分别通过第一升压切换点、第二升压切换点与电源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串联电容、电阻后与电源出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不断电情况下自动升压的特点,满足广大城乡地区在用电高峰期电压不稳的供电需求。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等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自动调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压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农网现状,电源点配置不足,供电半径过大,线径过细,加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国家“家电下乡”的民生政策,导致农村用电量及负荷日益攀升,电压压降明显,导致农村电网电压过低,造成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
[0003]由于农网配电变压器供电半径过大,某些设备在低电压下无法运行,如家用计算机、音响设备等,需要将低电压自动变化为高电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压器以及自动调压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次级线圈底部通过次级零线切换点与电压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等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大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分别通过第一升压切换点、第二升压切换点与电源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串联电容、电阻后与电源出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不断电情况下自动升压的特点,满足广大城乡地区在用电高峰期电压不稳的供电需求。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等特点。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压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其中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电源进线相连,电源出线分别通过主电路火线切换点、主电路零线切换点与电源进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级线圈底部通过次级零线切换点与电压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等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大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分别通过第一升压切换点、第二升压切换点与电源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串联电容、电阻后与电源出线相连。
[0006]根据如上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是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的1.2倍。
[0007]根据如上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是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的1.4倍。
[0008]根据如上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为luF、电阻为30欧姆。
[0009]根据如上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调压器还包括电压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电压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源进线之间的电压,控制装置根据升压需求控制主电路零线切换点、主电路火线切换点、次级零线切换点、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第一升压切换点和第二升压切换点的打开或闭合。
[00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正常供电转入升压的步骤以及从升压转为正常供电的步骤;
[0011]从正常供电转入升压的步骤分为以下步骤:
[0012]当检测输入电压低,不满足设备供电要求时,首先在变压器上接通等电压点,然后断开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连接,使等电压点变为输出电压;
[0013]接着将变压器高压输出点接入输出电压,并切断等电压点,使高压输出点为输出电压;
[0014]从升压转为正常供电的步骤:
[0015]首先接入等电压点,然后将高压输出点断开,使等电压点变为输出电压;
[0016]然后在接入输入电压,断开等电压点,使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不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初级线圈1、次级线圈2、等比例线圈点3、第一升压点4、第二升压点
5、智能电容6、电压测量装置7、控制装置8、主电路零线切换点Kl、主电路火线切换点K2、次级零线切换点K3、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K4、第一升压切换点K5、第二升压切换点K6、电容C、电阻R、电源进线1^1、肌;电源出线1^、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压升压器以及多个切换开关,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升压器包括初级线圈1、次级线圈2,其中初级线圈I的两端分别与电源进线L1、N1相连,电源出线L2、N2分别通过主电路火线切换点K2、主电路零线切换点Kl与电源进线L1、N1相连。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次级线圈2底部通过次级零线切换点K3与电压出线N2相连,等比例线圈点3到次级线圈2底部线圈的数量等于初级线圈I线圈的数量,这样,在等比例线圈点3的电压与LI处的电压大致相同,第一升压点4、第二升压点5到次级线圈2底部线圈的数量大于初级线圈I线圈的数量。如第一升压点4到次级线圈2底部线圈的数量是初级线圈I线圈的数量的1.2倍,如第二升压点5到次级线圈2底部线圈的数量是初级线圈I线圈的数量的1.4倍,则当输入交流电压为150V时,第一升压点4的电压约为180V,第二升压点5的电压约为210V,则此时升压后的第二升压点5满足日常设备用电要求。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升压点4、第二升压点5分别通过第一升压切换点K5、第二升压切换点K6与电源出线L2相连,等比例线圈点3串联电容C、电阻R后与电源出线L2相连。本实用新型中,电容C可选用IuF的电容器、电阻R可选用30欧姆的电阻,这样可以满足多数等比例点切换电路的需求。
[002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压测量装置7和控制装置8,电压测量装置7用于测量电源进线L1、N1之间的电压,控制装置8根据升压需求控制接触开关Kl至K6的打开或闭入口 ο
[00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电源进线L1、N1电压正常时,主电路零线切换点K1、主电路火线切换点K2闭合,其他接触开关打开。如在运行过程中,某时段如电压较低,需要升压,则首先通过控制装置8接通次级零线切换点K3、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K4,再切断主电路零线切换点K1、主电路火线切换点K2;然后将第一升压切换点K5接通,再将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Κ4切断;这样即完成从低压到高压的转换,且转换过程中,输出电压一直维持,不会发生断电情况。当电压测量装置7检查电压恢复正常后,则先将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Κ4闭合,然后断开第一升压切换点Κ5,然后在将主电路零线切换点Κ1、主电路火线切换点Κ2闭合,最后断开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Κ4断开,完成切换。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电源出线L2、N2之间增设智能电容6,进一步确保电压转换过程中,输出电压的稳定。
[0027]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调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输入电压正常时,直接米用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
[0029]当检测输入电压低,不满足设备供电要求时,首先在变压器上接通等电压点,然后在短时间内断开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连接,使等电压点变为输出电压;
[0030]接着将变压器高压输出点接入输出电压,并在短时间内切断等电压点,使高压输出点为输出电压;实现低电压时无断电连接的转换;
[0031 ]切换后,当输入电压正常时,可自动切换回输入电压输出,其步骤为:
[0032]首先接入等电压点,然后将高压输出点断开,使等电压点变为输出电压;
[0033]然后在接入输入电压,断开等电压点,使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完成整个过程的切换工作。
[0034]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变压器处于两级工作的状态最好使其时间较少,如在I秒内完成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K4、第一升压切换点K5的切换,则可以减少线路电容C、电阻R的工作时间,使输出电压尽快实现正常工作。
[0035]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应用在设备需要正常工作不能突然断电但其功率不是太大的设备中。如现在农村家庭中,使用计算机时,如电压过低则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后,可以正常使用,且切换过程电压相对比较稳定,确保使用者的正常操作。
【主权项】
1.一种自动调压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其中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电源进线相连,电源出线分别通过主电路火线切换点、主电路零线切换点与电源进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级线圈底部通过次级零线切换点与电压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等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大于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第一升压点、第二升压点分别通过第一升压切换点、第二升压切换点与电源出线相连,等比例线圈点串联电容、电阻后与电源出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是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的1.2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升压点到次级线圈底部线圈的数量是初级线圈线圈的数量的1.4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为luF、电阻为30欧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调压器还包括电压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电压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源进线之间的电压,控制装置根据升压需求控制主电路零线切换点、主电路火线切换点、次级零线切换点、次级等比例线圈切换点、第一升压切换点和第二升压切换点的打开或闭合。
【文档编号】H02J3/12GK205666621SQ20162054354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7日
【发明人】尹延麒, 梁晓艳, 杨晓琴, 贾国富, 张淼
【申请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