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495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釆用可控硅控制的电子开关在开启状态下的电子电路的供电
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种是采用在主控回路上串联一个取压电路,为了能够控 制大功率的负载,该取压电路功率就必须特别大,功率大发热量就大,另外, 在控制不同功率的负载时,特别是小功率的负载时,在取压电路上的压降也不 同,造成在开启状态下电子电路的工作电压波动很大,工作不稳定;另一种是 釆用比较先进的控制原理实现了电子开关在开启状态下电子电路的供电问题, 这样的电路相对复杂,比如在主控可控硅两端并联或串联一个先于主控可控硅 导通一个小相角的供电支路,该供电支路在主控可控硅未导通的小相角期间为 电子电路补充电能消耗并在适当时候触发主控可控硅导通,这些电路不是触发 电流大,就是触发电路复杂,或者是主控回路的火线端与供电输出地端不连接 在一起,不能用于多路电子开关在开启状态下的电子电路的供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启状态时开关发热量小、电子电路供电 稳定、触发电流小、触发电路简单、并可以用于多位电子开关在开启状态下电 子电路供电的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其特征是在主控可控硅的触发回路中串联 一个充电电路,当充电到一定幅值后自动触发主控可控硅导通,主控回路的火 线端与供电输出地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主控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触发回路由单向可控硅、整流桥、电阻R1
和电阻R2、稳压二极管或双向触发二极管或两个稳压二极管反向串联组成,充
电电路包括隔离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所述主控双向可控硅的阳极端、主控回 路的负载端、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一端均与关态供电输出端相连,主控双向可
控硅的阴极端、主控回路的火线端、电阻R2的一端均与供电输出地端相连,主 控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端与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一端相连,电阻 Rl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另一端相连,整流 桥的直流输出正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阳极端相连,整流桥的直流输出负端、单向 可控硅的阴极端均与隔离二极管的正极端相连,单向可控硅的触发极端与控制 信号的输入端相连,隔离二极管的负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均与整流二极管的 正极端相连,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与开态供电输出端相连。
所述主控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触发回路由单向可控硅、整流桥、电阻R1 和电阻R2、稳压二极管或双向触发二极管或两个稳压二极管反向串联组成,充 电电路由整流二极管构成,所述主控双向可控硅的阳极端、主控回路的负载端、 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一端均与关态供电输出端相连,主控双向可控硅的阴极端、 主控回路的火线端、电阻R2的一端均与供电输出地端相连,主控双向可控硅的
触发极端与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一端相连,电阻R1和稳压二极 管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另一端均与整 流二极管的正极端相连,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阳极端相连, 整流桥的直流输出负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阴极端相连,单向可控硅的触发极端与 控制信号的输入端相连,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与开态供电输出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因釆用了上述的触发回路和充电电路,这样就避免了在主控回 路上串联一个取压电路带来的电子开关发热量大、电子电路的工作电压波动大 的问题,同时因釆用单向可控硅作为主控可控硅的触发控制元件,这样就比釆 用双向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作为主控可控硅的触发控制元件的触发电流小, 也比釆用双向可控硅作为主控可控硅的触发控制元件的触发电路简单,另外因 主控回路的火线端与供电输出地端相连,避免了现有技术不能用于多路电子开 关在开启状态下电子电路的供电问题。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主控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T,触发回路由单向可控硅SCR、 整流桥BR、电阻R1和电阻R2、稳压二极管Z或双向触发二极管或两个稳压二 极管反向串联组成,充电电路包括隔离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l,所述主控双 向可控硅T的阳极端、主控回路的负载端A、整流桥BR的交流输入的一端均与 关态供电输出端VDD1相连,主控双f^可控硅T的阴极端、主控回路的火线端L、 电阻R2的一端均与供电输出地端GND相连,主控双向可控硅T的触发极端与电 阻R1和稳压二极管Z串联连接后的一端相连,电.阻Rl和稳压二极管Z串联连 接后的另一端与整流桥BR的交流输入的另一端相连,整流桥BR的直流输出正 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端相连,整流桥BR的直流输出负端、单向可控硅SCR 的阴极端均与隔离二极管D2的正极端相连,单向可控硅SCR的触发极端与控制信号的输入端S相连,隔离二极管D2的负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均与整流二 极管Dl的正极端相连,整流二极管Dl的负极端与开态供电输出端VDD2相连。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电子开关在开启状态下电子电路的供电的,当控制信 号的输入端S输入控制电压时,此控制电压经单向可控硅SCR的触发极端、单 向可控硅SCR的阴极端、隔离二极管D2和电阻R2形成回路,单向可控硅SCR 导通,在主控回路交流电压的正半波,主控回路的电压经整流桥BR和单向可控 硅SCR后一路加在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Z串联连接后的一端,并经主控双向可 控硅T的触发极端后形成回路,但刚开始,主控回路电压太小,主控双向可控 硅T不会导通,另一路经隔离二极管D2和整流二极管Dl后,从开态供电输出 端VDD2供给电子电路工作电压,随着主控回路电压的上升,稳压二极管Z的负 极端的电压也在上升,当此电压值升到超过稳压二极管Z的稳压值后,稳压二 极管Z反向导通,主控双向可控硅T导通,开态供电输出端VDD2停止向电子电 路供电,在下一个交流电压的正半波重复上面的过程,从而实现了在为电子电 路充电到一定幅值时自动触发主控双向可控硅T导通的目的。
如图2所示,所述主控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T,触发回路由单向可控硅SCR、 整流桥BR、电阻R1和电阻R2、稳压二极管Z或双向触发二极管或两个稳压二 极管反向串联组成,充电电路由整流二极管D构成,所述主控双向可控硅T的 阳极端、主控回路的负载端A、整流桥BR的交流输入的一端均与关态供电输出 端VDD1相连,主控双向可控硅T的阴极端、主控回路的火线端L、电阻R2的一 端均与供电输出地端GND相连,主控双向可控硅T的触发极端与电阻R1和稳压 二极管Z串联连接后的一端相连,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Z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 电阻R2的另一端、整流桥BR的交流输入的另一端均与整流二极管D的正极端 相连,整流桥BR的直流输出正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端相连,整流桥BR 的直流输出负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端相连,单向可控硅SCR的触发极端 与控制信号的输入端S相连,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端与开态供电输出端VDD2相 连。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主控可控硅的触发回路中串联一个充电电路,当充电到一定幅值后自动触发主控可控硅导通,主控回路的火线端与供电输出地端连接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控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触发回路由单向可控硅、整流桥、电阻(R1)和电 阻(R2)、稳压二极管或双向触发二极管或两个稳压二极管反向串联组成,充电 电路包括隔离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所述主控双向可控硅的阳极端、主控回路 的负载端、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一端均与关态供电输出端相连,主控双向可控 硅的阴极端、主控回路的火线端、电阻(R2)的一端均与供电输出地端相连,主 控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端与电阻(Rl)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 一端相连,电 阻(Rl)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另 一端与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另 一端相连, 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阳极端相连,整流桥的直流输出.负端、 单向可控硅的阴极端均与隔离二极管的正极端相连,单向可控硅的触发极端与 控制信号的输入端相连,隔离二极管的负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均与整流二 极管的正极端相连,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与开态供电输出端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控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触发回路由单向可控硅、整流桥、电阻(R1)和电 阻(R2)、稳压二极管或双向触发二极管或两个稳压二极管反向串联组成,充电 电路由整流二极管构成,所述主控双向可控硅的阳极端、主控回路的负载端、 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一端均与关态供电输出端相连,主控双向可控硅的阴极端、 主控回路的火线端、电阻(R2)的一端均与供电输出地端相连,主控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端与电阻(Rl)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 一端相连,电阻(Rl)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的另一端 均与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相连,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阳极端 相连,整流桥的直流输出负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阴极端相连,单向可控硅的触发 极端与控制信号的输入端相连,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与开态供电输出端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开关的开态供电电路技术,其特征是在主控可控硅的触发回路中串联一个充电电路,当充电到一定幅值后自动触发主控可控硅导通,主控回路的火线端与供电输出地端相连,这样在开启状态时开关发热量小、电子电路供电稳定、触发电流小、触发电路简单、可以用于多位电子开关供电。
文档编号H03K17/72GK201278518SQ2008201307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4日
发明者彭文模 申请人:彭文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