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控制电子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4743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中控制电子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开关节能负载灯失效的集中控制电子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红外感应、声光控等自动控制节能开关,人经过或发出声音后,会自动点亮负载灯,延时一段时间后会自动熄灭,从而达到既方便使用又省电节能的目的。同时有些场所还要求在特别情况时,能够通过一个集控开关让所有的自动控制开关所控制的负载灯处于常亮状态,关闭这个集控开关后,所有自动控制开关又恢复到常规工作状态。现有的很多类似产品采用如图2电路方案能够实现此种要求,但这种电路方案要求用同类型产品方可实现。当用户为了方便控制、节省成本或其它原因并接上机械双控开关时,打开集控开关,即集中控制端C输入与火线输入端L同相的交流电,光耦Ul输入回路导通,通过电解电容Cl贮电并通过二极管D3给受控出发电路供电,使得受控触发电路3脚处于高电平,则受控触发电路I脚也处于高电平,使得可控硅SCRl导通,负载灯LI点亮,只要集中控制端C处于连续供电状态,负载灯LI 一直被点亮。但关闭集控开关后,由于负载灯L2的存在,当与负载灯L2连接的零线输入端处于交流电负半周时,经过电流Rl限流,二极管D2整流后,流经整流桥3脚和2脚之间二极管,再从触发导通的可控硅SCRl流入并经整流桥4脚和I脚之间二极管,与火线输入端形成回路,给光耦Ul输入回路供电,给受控出发电路供电,使得受控触发电路3脚处于高电平,使得可控硅SCR持续导通,即使集中控制端停止供电,负载灯LI持续点亮不能关断,不能实现正常使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集中控制电子开关在并接其他类型开关时存在负载灯不能关断,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开关节能负载灯失效的集中控制电子开关电路。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中控制电子开关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光耦控制电路、受控触发电路、可控硅和整流电路,光耦控制电路包括光耦,光耦的负极形成集中控制端,其特征在于:光耦的两端并联有三极管,三极管集电极与光耦正极相连,三极管发射极与光耦负极相连,整流电路的零线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路连接到三极管的集电极,整流电路的火线输入端通过第二分压电路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且三极管的基极与集中控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用户并接机械双控开关后,避免了断开集控信号后负载灯仍常亮的问题,保持了负载灯正常使用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断开集控信号后,通过三极管抑制电流通过光耦,从而使得集中控制电路截止,控制可控硅断开,使得整流电路断开,负载灯熄灭。
[0005]本方案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电阻R3,二极管D2正极与整流电路零线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2负极连接电阻R3 —端,电阻R3另一端与三极管集电极连接。
[0006]本方案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3和电阻R4,二极管D3正极与整流电路火线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3负极连接电阻R4 —端,电阻R4另一端与三极管基极连接。
[0007]本方案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连接电阻Rl后与集中控制端连接。
[0008]本方案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整流电路包括负载灯L1、整流桥,整流桥包括四个连接脚,整流桥I脚与零线输入端连接,整流桥4脚与火线输入端连接,整流桥2脚与3脚相连,所述负载灯LI连接在整流桥I脚与零线输入端之间,第一分压电路连接在整流桥连接在整流桥I脚与负载灯LI之间连线上,可控硅正极与整流桥2脚相连,可控硅负极与整流桥3脚相连。
[0009]本方案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受控触发电路包括控制输入端、信号输出端、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可控硅控制端与信号输出端相连,光耦控制电路与控制输入端相连,电源输入端连接在可控硅正极,电源输出端连接在可控硅负极。受控触发电路信号输出端根据是否受到外来因素触发,正常状态下信号输出端为低电平,当外来因素触发时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同时信号输出端还受控制输入端控制,在控制输入端有信号输入,则信号输出端保持输出高电平,控制输入端无信号输入,则信号输出端按照正常情况工作。
[0010]本方案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光耦控制电路还包括有电阻R2、二极管D4和电解电容Cl,光耦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光耦发射极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l正极和二极管D4正极,电解电容Cl负极接地,二极管D4负极连接受控触发电路的控制输入端,电阻R2连接在光耦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在交流电处于负半周,且集中控制端C有输入信号时,光耦控制电路导通,光耦控制电路有信号输入控制输入端。
[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增加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和三极管,在用户并接机械双控开关后,避免了断开集控信号后负载灯仍常亮的问题,保持了负载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背景技术】中集中控制电路一般采用的一种电路结构图。
[0014]1-整流电路2-受控触发电路21-控制输入端22-信号输出端23-电源输入端24-电源输出端3-光親控制电路4-第一分压电路5-第二分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实施例:
[0017]本实施例一种集中控制电子开关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光耦控制电路3、受控触发电路2、整流电路1、可控硅SCR1。光耦控制电路包括光耦U1,光耦Ul的负极形成集中控制端C,光耦Ul的两端并联有三极管Q3,三极管Q3集电极与光耦Ul正极相连,三极管Q3发射极与光耦Ul负极相连,整流电路I的零线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路4连接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整流电路I的火线输入端通过第二分压电路5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且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连接电阻Rl后与集中控制端C连接。
[0018]受控触发电路2包括控制输入端21、信号输出端22、电源输入端23和电源输出端24。
[0019]整流电路包括负载灯LI和整流桥,整流桥包括四个连接脚,整流桥I脚与零线输入端连接,整流桥4脚与火线输入端连接,整流桥2脚与3脚相连,负载灯LI连接在整流桥I脚与零线输入端之间,可控硅SCRl正极与整流桥2脚相连,可控硅SCRl负极与整流桥3脚相连,可控硅SCRl控制端连接到受控出发电路2的信号输出端22。
[0020]第一分压电路4包括二极管D2和电阻R3,二极管D2正极连接在整流桥I脚与负载灯LI之间连线上,二极管D2负极连接电阻R3 —端,电阻R3另一端与三极管集电极连接。
[0021]第二分压电路5包括二极管D3和电阻R4,二极管D3正极与整流电路火线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3负极连接电阻R4 —端,电阻R4另一端与三极管基极连接。
[0022]光耦控制电路3还包括有电阻R2、二极管D4和电解电容Cl,光耦Ul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光耦Ul发射极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l正极和二极管D4正极,电解电容Cl负极接地,二极管D4负极连接受控触发电路2的控制输入端21,电阻R2连接在光耦Ul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