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静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933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消静电管,属于消静电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静电危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所以随着我们国家各事业的蓬勃发展,静电危害也越来越加剧,其中石化行业及其他一些有关单位和部门在轻质油品的储运系统中由于油品在管线输送过程中可产生大量静电,所以这一危害尤为突出,由静电造成的大大小小事故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些年来发生的较大的静电爆炸着火事故就有二十多起,虽这些大小事故和频频装油、加油的次数是无法相比的,但偶发一次所造成的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

因酿成静电事故是多方面条件的聚合,所以所发生的静电事故多是偶然的意外事故。因而极易给人们造成没什么问题的错觉,尤其在现时人们大多对静电知识和规律还不太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很容使人产生麻痹大意和忽视的现象。通过研究和事实表明,没有发生过静电事故的地方并不说明没有这一隐患,时刻都有突发的可能。许多地方甚至数十年从未发生过静电事故,但意外突发一次就会酿成巨大灾害。

要消除这一重大事故隐患,避免静电事故的意外发生,光靠人们目前采取的一些诸如接地、控制流速、规定静置时间等常规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许多人存在一些错觉,认为设备接地良好,就可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其实静电接地只能将金属外壳壁上的静电导走,由于油品均属高绝缘液体,所以对于油内电荷的泄露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避免瞬间放电造成的事故发生。另外,因导致静电产生的因素较多,除与流速有关外还与设备的具体情况,油品的变化(混油或油品收到污染含水等),以至气候等有关。有关测试表明,在同一装置同一流速下静电产生量是不完全一样的,有时较低,有时较高或很高。单靠一两次的测试数据并不能真正说明装置的静电安全程度,就是这个道理。国内外也都有很多事例表明,在安全流速时,仍然出现了静电事故,所以单靠控制流速也是不能绝对控制静电产生和保证安全的。因此,为消除这一隐患还要采取其它一些可靠措施,以使静电安全性提高到更高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消静电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静电管,它包含管件、绝缘筒、定位销、空心充油绝缘层、集流放电针座、集流放电针、放气阀、密封垫、法兰,管件的内部设置有绝缘筒,且绝缘筒通过数个定位销与管件固定,绝缘筒与管件之间设置有空心充油绝缘层,管件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集流放电针和一个放气阀,且数个集流放电针通过集流放电针座固定在管件上,数个集流放电针与集流放电针座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放气阀通过密封垫密封,管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消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解决了汽油、航空煤油及苯系物酯类等高绝缘易燃液体在管线输送过程中,由于产生的静电电荷的集聚而造成的危害,主要应用于炼油厂、机场、油库、加油车、轮船及部分化工行业的高绝缘易燃液体在管线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消除。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管件;2-绝缘筒;3-定位销;4-空心充油绝缘层;5-集流放电针座;6-集流放电针;7-放气阀;8-密封垫;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管件1、绝缘筒2、定位销3、空心充油绝缘层4、集流放电针座5、集流放电针6、放气阀7、密封垫8、法兰9,管件1的内部设置有绝缘筒2,且绝缘筒2通过数个定位销3与管件1固定,绝缘筒2与管件1之间设置有空心充油绝缘层4,管件1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集流放电针6和一个放气阀7,且数个集流放电针6通过集流放电针座5固定在管件1上,数个集流放电针6与集流放电针座5之间通过密封垫8密封,放气阀7通过密封垫8密封,管件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当带电油品进入消静电管后,由于空心充油绝缘层4的作用,对地电容变小,电压急剧升高,并在绝缘筒2的内壁形成一个畸型强电场区,由于静电感应作用,接地的金属外壳感应出与油内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并在集流放电针6集聚,在高电位,强电场及油流湍流的作用下集聚在集流放电针6上的反极性电荷通过针尖注入到油中,进行电的中和达到消电的目的,因这种消电器是自感式,所以无需外接电源和任何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消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解决了汽油、航空煤油及苯系物酯类等高绝缘易燃液体在管线输送过程中,由于产生的静电电荷的集聚而造成的危害,主要应用于炼油厂、机场、油库、加油车、轮船及部分化工行业的高绝缘易燃液体在管线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消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