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88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就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现有的很多LED灯具内置WIFI无线模块,实现物联功能,由于加入了WIFI模块,为了保证灯具的小型化,势必要在LED的驱动部分进行优化精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三极管VT1、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LED,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T1集电极,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MOS管VS的G极,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VS的S极、电阻R3、三极管VT1发射极和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发光二极管LED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1基极和接地电阻R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电压为12V。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极管VT1采用PNP三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采用MOS管配合三极管进行控制,使LED处于恒流驱动的状态,安全性高,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市场竞争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三极管VT1、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LED,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T1集电极,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MOS管VS的G极,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VS的S极、电阻R3、三极管VT1发射极和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发光二极管LED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1基极和接地电阻R4;所述电源VCC电压为12V;所述三极管VT1采用PNP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当电源VCC电压发生变化,导致MOS管VS的漏极电流上升时,电阻R3左端电位下降,使三极管VT1的截止程度加深,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位偏负,MOS管VS的栅极电位也偏负,从而使得场效应管VS的漏极电流降低,根据需要使用电学相关公式,设置电路元件型号,从而达到恒流的目的;当电源VCC电压发生变化,导致MOS管VS的漏极电流下降时,整个电路的工作状态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最终使的MOS管VS的漏极电流上升,同样达到恒流的目的;电容C1跨接在MOS管VS的G极和S极之间,可以减缓电压变化率dv/dt,使MOS管发热量得到减少,对MOS管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采用MOS管配合三极管进行控制,使LED处于恒流驱动的状态,安全性高,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市场竞争力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