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831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顺序记录系统,特别是一种感光顺序记录系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灯串具有多种型式,其中一种发光二极管灯串的发光二极管单元具有位址码,而相关技术的发光信号控制器依序传送数个发光信号至数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其中该些发光信号的每一个具有一特定位址码,且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的每一个亦具有一位址码;如果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位址码与该发光信号的特定位址码相同,则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会被该发光信号驱动发光。

当制造上述该发光二极管灯串时,作业员必须小心地将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按照位址码的顺序设置;例如,具有位址码为01的发光二极管单元必须被设置在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第一个位置,而具有位址码为02的发光二极管单元必须被设置在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第二个位置,余此类推。借此,当使用者设计发光指令时(其中发光指令包含数个该些发光信号),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才能正确地按照使用者的构思顺序而被驱动发光。

例如,如果使用者希望发光顺序为:位在第五个位置、第四个位置、第三个位置、第二个位置、第一个位置的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依序发光,则发光指令会被使用者直觉地设计为: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5、04、03、02、01的该些发光信号会被依序送出,以依序地驱动位址码为05、04、03、02、01的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

如果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没有按照位址码的顺序设置,例如具有位址码为01的发光二极管单元被错误地设置在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第二个位置,而具有位址码为02的发光二极管单元被错误地设置在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第一个位置,则当发光指令(如上例)被设计为: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5、04、03、02、01的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依序发光,则位在第五个位置、第四个位置、第三个位置、第一个位置、第二个位置的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会依序发光,此将与使用者的希望不同。

因此,将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按照位址码的顺序设置是非常重要;设置具有位址码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顺序不能有任何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顺序记录系统。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顺序记录系统包含:数个第一光感应元件;一感光顺序记录单元,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数个第一凹槽箱,该些第一凹槽箱彼此之间呈直线排列且具有一第一固定距离,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的每一个系设置于不同的该些第一凹槽箱的凹槽内;一发光信号控制器,该发光信号控制器电性连接至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及一灯串,该灯串包含数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信号控制器,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设置于该些第一凹槽箱的外面。其中该发光信号控制器在不同时间依序传送数个发光信号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如果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位址码与该发光信号的特定位址码相同,则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被该发光信号驱动发光,使得面对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之该第一光感应元件感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所发出的光并传送一光感应信号至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纪录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所接收由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的每一个所分别传送的该光感应信号的一感光顺序并通知该发光信号控制器该感光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简化设置具有位址码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顺序的制造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第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后续应用实施例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方块图。

符号说明:

感光顺序记录系统10

灯串11

第一测试平台30

第二测试平台40

第一反射镜50

第二反射镜60

第一光感应元件102

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

第一凹槽箱106

发光信号控制器108

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

连接线112

转向柱114

第二光感应元件202

第二凹槽箱206

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

第一固定距离d1

第二固定距离d2

发光信号S1

光感应信号S2

发光指令S3。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说明如下,而附图与详细说明仅作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第一实施例方块图。一感光顺序记录系统10包含数个第一光感应元件102、一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数个第一凹槽箱106、一发光信号控制器108、一灯串11、一第一测试平台30及一第一反射镜50。该灯串11包含数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及一连接线112。

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电性连接至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102;该些第一凹槽箱106彼此之间呈直线排列且具有一第一固定距离d1;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102的每一个设置于不同的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凹槽内;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电性连接至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设置于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外面,亦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每一个分别对应设置于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每一个的外侧;该连接线112的一部分为直线;该连接线112电性连接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及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并用于将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彼此串联;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102、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该些第一凹槽箱106、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该连接线112及该第一反射镜50位于同一水平并设置于该第一测试平台30上。

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在不同时间依序传送数个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再者,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依序纪录被传送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该些发光信号S1的特定位址码以得到一传送顺序);如果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位址码与该发光信号S1的特定位址码相同,则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被该发光信号S1驱动发光,使得面对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感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所发出的光并传送一光感应信号S2至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纪录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所接收由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102的每一个所分别传送的该光感应信号S2的一感光顺序并通知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该感光顺序。

以下具体实施例叙述上述该感光顺序记录系统10的作动流程,且为简化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提到五个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具有位址码为01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被设置在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第二个位置,而具有位址码为02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被设置在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第一个位置,其余具有位址码为03、04、05的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则被依序设置在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第三个位置、第四个位置、第五个位置。其中,上述在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第一个位置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即具有位址码为02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系被设置在如图1所示由左而右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第一个的外面以靠近由左而右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第一个,而在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第二个位置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即具有位址码为01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则被设置在如图1所示由左而右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第二个的外面以靠近由左而右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第二个,余此类推。

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在不同时间依序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1、02、03、04、05之该些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再者,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得到该传送顺序为01、02、03、04、05);亦即,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先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1的该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着,该发光信号控制器302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2之该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余此类推。

具有位址码为01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收到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1之该发光信号S1时,具有位址码为01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会被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1之该发光信号S1驱动发光(而其余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收到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1之该发光信号S1时不会动作),使得面对具有位址码为01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之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感应具有位址码为01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所发出的光并传送该光感应信号S2至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具有位址码为02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收到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2之该发光信号S1时,具有位址码为02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会被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2之该发光信号S1驱动发光(而其余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收到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2之该发光信号S1时不会动作),使得面对具有位址码为02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之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感应具有位址码为02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所发出的光并传送该光感应信号S2至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余此类推。

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纪录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所接收由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102的每一个所分别传送的该光感应信号S2的该感光顺序(即为第二个位置、第一个位置、第三个位置、第四个位置、第五个位置)并通知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该感光顺序。至此,借由该感光顺序,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已能知晓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设置在该些第一凹槽箱106的外面的顺序;亦即,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已能知晓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每一个在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当中的顺序位置。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后续应用实施例方块图,其移除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与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之间的连线。接着,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接收一发光指令S3(例如由使用者设计)。借由比对该感光顺序,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调整传送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该发光指令S3的一发光顺序;例如,如果使用者希望该发光顺序为:位在第五个位置、第四个位置、第三个位置、第二个位置、第一个位置的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依序发光,则该发光指令S3会被使用者直觉地设计为: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5、04、03、02、01的该些发光信号S1会被依序送出。

借由比对该感光顺序及该传送顺序,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调整传送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之该发光指令S3之该发光顺序;亦即,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依序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5、04、03、01、02的该些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亦即,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先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5的该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着再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4的该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着再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3的该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接着再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1的该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最后再传送具有特定位址码为02的该发光信号S1至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因此,位在第五个位置、第四个位置、第三个位置、第二个位置、第一个位置的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将可如使用者希望依序发光。

由于该第一凹槽箱106的材质为不透光深色压克力,且借由该第一凹槽箱106的凹槽设计(须知图1仅为示意),因此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每一个所发出的光只会被面对(最靠近)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所接收,而不会被不是面对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其余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102所接收。

由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未必直接面对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因此需架设该第一反射镜50以反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光线至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设置于该第一反射镜50及该些第一光感应元件102之间,使得部分背对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所发出的光通过该第一反射镜50反射至背对(且最靠近)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再者,通过适当地设置该第一反射镜50、该第一凹槽箱106的材质为不透光深色压克力以及该第一凹槽箱106的凹槽设计,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所发出的光通过该第一反射镜50不会反射到不是面对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

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为一光敏电阻(photo resistor)、一硫化镉光敏电阻(CdS photo resistor)、一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或一光电晶体(photo transistor),使得该第一光感应元件102借由感应光的强度的变化而产生该光感应信号S2。在一具体实施例,该感光顺序记录系统10设置于一暗房,以避免外界光线的影响。

请参考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顺序记录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方块图。图3所示之元件叙述与图1、2相似者,为简洁因素,于此不再赘述。再者,该感光顺序记录系统10还包含至少一转向柱114(图2显示两个)、数个第二光感应元件202、数个第二凹槽箱206、一第二测试平台40及一第二反射镜60。该灯串11还包含数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

该转向柱114用以供该灯串11抵接而改变该灯串11延伸方向;该些第二光感应元件202电性连接至该感光顺序记录单元104;该些第二凹槽箱206彼此之间呈直线排列且具有一第二固定距离d2;该第二固定距离d2不等于该第一固定距离d1;该些第二光感应元件202的每一个设置于不同的该些第二凹槽箱206的凹槽内;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信号控制器108;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设置于该些第二凹槽箱206的外面;该些第二光感应元件202、该些第二凹槽箱206、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及该第二反射镜60系位于同一水平并设置于该第二测试平台40上。

由于该第二凹槽箱206的材质为不透光深色压克力,且借由该第二凹槽箱206的凹槽设计(须知图2仅为示意),因此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的每一个所发出的光只会被面对(最靠近)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的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所接收,而不会被不是面对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的其余该些第二光感应元件202所接收。

由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未必直接面对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因此需架设该第二反射镜60以反射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的光线至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系设置于该第二反射镜60及该些第二光感应元件202之间,使得部分背对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的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所发出的光通过该第二反射镜60反射至背对(且最靠近)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之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再者,通过适当地设置该第二反射镜60、该第二凹槽箱206的材质为不透光深色压克力以及该第二凹槽箱206的凹槽设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所发出的光通过该第二反射镜60不会反射到不是面对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210之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

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系为一光敏电阻、一硫化镉光敏电阻、一光电二极管或一光电晶体,使得该第二光感应元件202借由感应光的强度的变化而产生该光感应信号S2。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简化设置具有位址码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顺序的制造流程,以及让作业员对灯串11进行感光顺序纪录作业时,仅需要将灯串11成直线状态即可进行,提高灯串11的制造流程效率。

然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意图保护之范畴。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综上所述,当知本实用新型已具有产业利用性、新颖性与进步性,又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亦未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