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高压脉冲信号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949阅读:2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将高压脉冲信号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的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高压脉冲信号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的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用可控硅调制电压进行调光的灯具,其光源主要是纯电阻负载的钨丝灯泡,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高压交流电进行切波调制,控制交流电输出功率的大小,从而实现钨丝灯泡调光。但LED光源不能直接接入高压交流电进行调光,但要实现可控硅输出控制LED灯具调光,就要提取高压交流电的切波信号,再转换成PWM占空比的调光信号。

高压交流电压采样,常常会引入各种干扰信号,高压电网纹波干扰,给信号采样带来很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取高压交流电压信号,然后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高压脉宽信号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的电路,电路成本低,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干扰信号少,精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将高压脉冲信号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的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稳压二极管D1、恒流源、光耦、电阻R3,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交流高压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经稳压二极管D1、恒流源连接到光耦的输入端,光耦的输出端输出低压脉宽信号,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阻D3连接在直流源与光耦输出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恒流源包括电阻R1、电阻R2、MOS管Q1、三极管Q2、电阻R5、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2;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漏极连接,同时,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MOS管的源极与光耦的输入端连接,MOS管的栅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光耦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整流电路连接同时接地;三极管Q2的的基极连接在光耦的输入端与电阻R5之间,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2并联在三极管Q2之间,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并联在稳压二极管D2之间。

进一步的,在稳压二极管D1与电阻R1之间连接有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在光耦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压交流信号经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整流成单向的直流电压。 然后连接稳压二极管D1,D1用于控制电路导通的最小电压阀值,然后连接恒流源, 恒流源输出连接光耦输入端。恒流源提供光耦所需的恒定电流。经过光耦隔离后,输出低压的脉宽信号。由于设置了稳压二极管和恒流源,因此,输入到光耦的信号稳定、干扰少,使得精度高,实用性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化,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逻辑控制电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电路。

图3为可控硅切波后交流高压信号波形图。

图4为输出的低压脉宽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将高压脉冲信号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的电路包括整流电路D3、稳压二极管D1、恒流源I、光耦U1、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1

所述的恒流源I包括电阻R1、电阻R2、MOS管Q1、三极管Q2、电阻R5、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2

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交流高压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收可控硅切波后的高压交流信号。

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上,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漏极连接,同时,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与光耦U1的输入端连接,MOS管Q1的栅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光耦U1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整流电路连接同时接地GND;三极管Q2的的基极连接在光耦U1的输入端与电阻R5之间,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GND;稳压二极管D2并联在三极管Q2之间,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并联在稳压二极管D2之间。

在稳压二极管D1与电阻R1之间连接有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GND。

光耦U1的输出端输出低压脉宽信号PWM,所述的电阻D3连接在直流源与光耦输出端之间,在光耦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1,电容C1接地GND1

上述将高压脉冲信号转换为低压脉宽信号的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经可控硅切波后交流高压信号波形图如图3所示,可控硅切波后的交流高压经整流电路D3整流后转换为单向的直流电,然后连接稳压二极管D1,D1用于控制电路导通的最小电压阀值,滤掉电网的低电压波纹干扰,然后连接恒流源, 恒流源I输出连接光耦U1输入端。恒流源I提供光耦所需的恒定电流。经过光耦隔离后,输出低压的脉宽信号,参见图4。R3是信号输出上拉电阻,C1是滤波电容。

在本实施例中,要保证MOS管Q1正常开关,就必须在栅极加入开启电压Vgs,一般Vgs为5~10V,通过限流电阻R2提供开启电压Vgs。稳压二极管D2对MOS管Q1的栅极进行保护。电阻R5是电流采样电阻,三极管Q2是NPN三极管,利用Q2三极管PN结稳定的结电压Vp,检测流经采样电阻R5的电流I,经Q2对采样电流进行放大后,形成闭环控制回路,控制MOS管的栅极电压,从而控制流经光电二极管的电流,达到恒流目的,限制电路功耗,防止烧坏光耦U1

由于设置了稳压二极管和恒流源,因此,输入到光耦的信号稳定、干扰少,使得精度高,实用性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化,成本低。

电阻R5的作用是消除信号的直流电压分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