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2305发布日期:2019-01-02 22:3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在手机等无线终端设备中,具备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线路,而现有的RF信号线路以同轴电缆的形态安装,若以同轴电缆形态安装,在无线终端设备内的空间利用率下降,因此,近来,普遍使用柔性电路板。

在现有的柔性电路板中,增加信号线的面积来补充信号传输时损失的信号,进而确保必要的信号量。

一方面,若信号线面积增加,则阻抗会减少,因此,为重新增加减少的阻抗,还利用减少接地的面积的方式实现阻抗匹配。

然而,若在接地的面积减少的部分接触有导电体或接近配置有导电体,则导电体将与接地电连接,从而将产生接地整体面积增加的效果,这样,不仅减少阻抗,而且在对应于减少的接地部分的信号线会直接露出于导电体,从而存在信号传输时所损失的信号量增加的问题。

从而,为防止阻抗变化的发生,柔性电路板应安装于与主板、子板、电池适当间隔的位置,因此,当适用柔性电路板时,存在着堪称首屈一指的最大优点的空间运用性下降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通过阻抗匹配来配置于与主板、子板、电池接近的位置,但即便如此,依然存在着只要主板、子板、电池中的任一者的形状或位置变更,则为了阻抗匹配,柔性电路板的形状也要随之变更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信号线的损失和从外部流入的信号最小化,且无论配置于无线终端设备内部的位置如何,由于无阻抗变化,无需为阻抗匹配另行变更其形状的柔性电路板。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其对应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以及一对侧面接地,所述一对侧面接地隔着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或所述第二介质层中的某一介质层的信号线隔开第一间距而设置。

所述侧面接地可以为板形状。

所述侧面接地可以沿所述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形成。

所述侧面接地可以为圆盘形状。

所述侧面接地可以沿所述信号线的长度方向隔开第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

所述侧面接地可以包括一面接触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第一侧面接地和一面接触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第二侧面接地,在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一面可以分别层叠有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所述第一侧面接地和第二侧面接地的各自的另一面可以以粘结片为媒介结合,且所述侧面接地的直径可以小于所述粘结片的宽度。

至少在选自所述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中的某一接地层上可以形成有孔。

可以形成有被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一对侧面接地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包围的空气层,所述信号线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中的某一介质层而露出于所述空气层。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如下多种效果。

第一,具有无论配置于无线终端设备内部的哪个空间,阻抗均无变化的优点。

第二,由于无需阻抗匹配也能配置于与主板、子板、电池接近的位置,具有无需变更用于阻抗匹配的柔性电路板形状的优点。

第三,具有使信号线损失量最小化的优点。

第四,具有可以防止外部信号流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形成一层的侧面接地的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形成两层的侧面接地的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形成一层的侧面接地的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形成两层的侧面接地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层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些指定的优点及新的特征将从下面与附图相关的详细说明和实施例中变得更清楚。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标记各图的构成要素的参照符号时,就相同的构成要素而言,即使其标示于其他附图中,也尽量使编号相同。此外,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应限于所述术语。所述构成要素仅用作区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的目的。此外,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当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多余地使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不清楚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介质层200、第二介质层300以及侧面接地400。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在第一介质层200和具有与其对应的形状的第二介质层300中的某一层上设置信号线100,且隔着信号线100,在与该信号线100分别间隔有第一间距的位置设置一对侧面接地400,从而防止信号从外部流入。

侧面接地400包括一面接触于第一介质层200的第一侧面接地410和一面接触于第二介质层300的第二侧面接地420,在第一介质层200和第二介质层 300的一面分别层叠有第一接地层500和第二接地层600,且第一侧面接地410 和第二侧面接地420的各自的另一面可以以粘结片700为媒介结合。

除了防止外部信号流入的功能外,第一侧面接地410和第二侧面接地420 还起到强化第一接地层500与第二接地层600的电连接的功能。

粘结片700与第一侧面接地410和第二侧面接地420一同在柔性电路板内部形成填有空气的空的空间,且起到使第一侧面接地410和第二侧面接地420 附着于第一介质层200和第二介质层300的功能。

一方面,在第一接地层500、第二接地层600、第一侧面接地410、第二侧面接地420、粘结片700、第一介质层200、第二介质层300向垂直方向贯通形成有通孔VH,在这种通孔VH中填充有导电体,使得第一接地层500、第二接地层600、第一侧面接地410、第二侧面接地420电连接。

一方面,如图1、图2所示,侧面接地400可以为沿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形成的板形状,也可以为如图3所示地形成为板形状,且部分地减少其面积,并隔开第二间距地形成多个减少面积的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为如图4所示地沿信号线的长度方向隔开第三间距而形成有多个的圆盘形状。

如此,若侧面接地400的面积减少,则电容减少,随之,可以与电容减少的量相应地加宽信号线100的面积来增加信号传输量,因而若将侧面接地400 的形状形成为圆盘形状,可以使这种效果最大化。

一方面,可以将侧面接地400形成为一层,也可以构成为第一侧面接地 410和第二侧面接地420来形成为两层。

图5a是形成一层的板形状的侧面接地400的情况,图6a是形成一层的圆盘形状的侧面接地400的情况,图5b和图6b是分别利用板形状和圆盘形状的第一侧面接地410和第二侧面接地420,形成两层的侧面接地400的情况。

在利用第一侧面接地410和第二侧面接地420形成两层的侧面接地400 的情况下,将第一侧面接地410附着于粘结片700的一面,将第二侧面接地 420附着于粘结片700的另一面,以使第一侧面接地410能够与信号线100形成于相同的层。

在将侧面接地400构成为第一侧面接地410和第二侧面接地420的情况下,由于信号线100与第二接地层600之间的间距变远,具有能进一步降低电容的优点。

如图7所示,优选至少在第一接地层500和第二接地层600中的一个以上的接地层上,能够构成图案地形成孔H,以降低电容。

一方面,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的信号线100也可以露出于空气,由于信号线100露出于介电率低的空气,使得周边的电容减小,从而使信号损失最小化。

若信号线100露出于介电率低的空气,使得周边电容减小,则会有信号从外部流入而诱发信号线的信号损失,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侧面接地 400抑制外部信号流入。

更详细而言,若选择第一介质层200和第二介质层300中的某一介质层来结合信号线100,并使第一介质层200与第二介质层300位于相对置的位置,且中间隔有信号线100地以一对侧面接地400为媒介结合第一介质层200和第二介质层300,则将由第一介质层200、第二介质层300、一对侧面接地400 形成空的空间,且在这种空的空间会填有空气,因而信号线100将露出于空气。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为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利用现有的柔性电路板和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测量和比较了信号传输损失量。

下表1中出现的实验A是在一侧的面接触导电体来测量信号损失量的实验结果,实验B是在两侧的面接触导电体来测量信号损失量的实验结果。

[表1]

如表1所示,可以确认到,与现有柔性电路板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有频段,信号损失量均减少约50%左右。

尽管上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仅用于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使其限于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显然,本领域的一般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实施变形或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单纯变形及变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将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书明确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