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电气单元外壳内的空气通风装置以及包括其的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7594发布日期:2018-06-19 20:4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电气单元外壳内的空气通风装置以及包括其的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模块化电气单元的外壳内部的空气通风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装置的外壳。



背景技术:

电气开关外壳内的热空气停滞问题可能导致规范标准不被遵守、单元加速老化以及不得不降级单元。

为了减轻该缺点,有一种解决方案是在外壳中安装风扇,这些风扇一般都固定到外壳。这个解决方案很复杂,很少使用,主要用在大型型号上。

专利EP1053581是已知的,描述了包括通风装置的电气柜,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外壳的一个壁的内部面上的一定数量的风扇。必须进行非标准的切割来安装这样的风扇。另外,将这些风扇与热源并排放置在DIN轨道上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种设计简单的通风装置,其可以与热源并排放置在DIN轨道上,并且不需要改变外壳的壁来安装它。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容纳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模块化电气单元的外壳内部的空气通风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风扇,所述至少一个风扇是可以与其他单元并排地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模块形式。

根据特定实施例,所述风扇或每个风扇包括用于在外壳内部产生空气搅动的搅动器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或每个风扇包括用于将存在于外壳内部的热空气通过设置在风扇的壳体中的出口开口排出到外壳外部的器件,所述出口开口与设置在外壳的壁中的开口连通。

根据特定的特征,所述风扇或每个上述风扇包括用于根据为该通风装置选择的使用模式来关闭或释放风扇的上述出口开口的关闭或释放器件。

根据另一特征,该关闭或释放器件是铰接在风扇壳体内部上的活门。

根据另一特征,该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热传感器,以及用于自动触发由所述热传感器控制的上述通风装置的自动触发器件。

根据另一特征,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和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控制的加热器件。

根据另一特征,上述加热器件包括加热电阻器。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用于容纳模块化电气单元的外壳,这些模块化电气单元被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该外壳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单独或组合地具有前述特征的通风装置。

根据特定的特征,上述通风装置附接到属于安装在同一个安装支架上的成排单元的模块化单元的一个面上。

根据另一个特征,所述外壳的壁包括面向旨在接收成排的单元的一个或每个安装支架的细长开口,所述细长开口用于允许单元的鼻形成部分通过,该部分包括单元的手动操作杆,该外壳的特征在于,上述通风装置具有与模块化电单元基本相同的外部形式,并且还包括能够穿过外壳的上述开口的鼻形成部分,以允许通过与外壳的上述开口连通的风扇的出口开口将热空气通过外壳的该开口排出。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风扇或每个风扇包括用于根据为该通风装置选择的使用模式来关闭或释放风扇的上述出口开口的器件。

根据另一特征,通风装置还包括能够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格栅形成模块化元件,并且还包括可以通过外壳的上述开口中的一个安装的鼻形成部分,使得空气穿过上述格栅并通过位于外壳热区附近的通风装置排出。

根据另一特征,安装支架是DIN轨道。

附图说明

然而,从以下参照纯粹以示例给出的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通风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两个不同的取向示出了该通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没有通向外部的出口开口,

图3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以两部分的方式在通风装置的外壳中的放置方式,

图4是部分透视图和局部剖视图,分别示出了风扇以及外壳的门和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5是示出根据图3和4所示的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空气路径的透视图,

图6,7和8分别以透视图、显示单元的内部的透视图以及剖视图示出了通风装置的将热空气排出到外壳的外部的特定用途,以及

图9,10和11是类似于前面的附图的视图,但是示出了通风装置产生空气搅动的另一特定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可以看到通风装置D包括风扇1,所述风扇1旨在被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外壳E或者电气柜中,所述外壳容纳模块化电气保护单元A,如图3所示。

在该柜内部并且如本身已知的那样,这些单元被安装在彼此对齐并且通过其一个侧面附接的安装轨道R上。为此,这些单元在其后部面上包括用于固定到轨道R的固定器件,这些固定器件包括在该后部面中形成的与轨道的特定形式配合的凹部e。

根据本发明,该风扇1采取模块的形式,该模块具有基本上类似于其他单元的外部形式的外部形式,该模块能够以与其他单元相同的方式被固定到安装轨道上。因此,该风扇被容纳在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壳体B中,该壳体B在其称为后部面的一个面上包括用于固定到安装轨道的固定器件,并且在其前部面b上包括鼻形成部分N。

该鼻形成部分如同外壳的其它模块单元的情况一样被引入到为此目的而设置在外壳E的门形成壁3中的细长形式的开口2中。实际上可以看到,外壳的门包括分别面向三个成排的模块单元r,s,t延伸的三个细长开口2,2a,2b。

该风扇在其两个相对的面(分别为顶部c和底部d)上包括孔4,5,该孔旨在允许空气被引入到单元中或允许空气逸出到单元的外部。

该风扇还在上述鼻部N的外部面f上包括出口开口6,当通风装置用于将热空气传送到外部时,出口开口6用于使热空气逸出,该开口由多个孔O组成。根据在图6至11中更具体地示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该出口开口6可以通过活门7关闭,活门7相对于单元的壳体B铰接地安装,以便能够由用户带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该关闭装置或活门7关闭上述开口6并因此阻止空气通过该开口的通道,在该第二位置中,上述开口6被释放以允许空气逸出。因此,活门的第一位置允许通风装置用于在外壳内部产生空气的搅动,而活门的第二位置允许通风装置用于产生热空气到外壳外部的逸出。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该通风装置D包括用于检测外壳内部过热的热传感器,以及用于在发生这种过热之后自动触发风扇的自动触发器件。

另外有利地,并且更具体地,当该风扇仅用于搅动外壳内部的空气时,该风扇包括湿度传感器,其可以测量外壳内的相对湿度,以及可以由湿度传感器控制以将外壳的内部保持在期望的温度的加热器件,例如加热电阻器。

根据图3至5所示的实施例,该通风装置D包括风扇1和模块化格栅8,该风扇1被放置在模块化单元的顶排r的左端,而该格栅8位于模块化单元的底排t的右端。

因此,如图3至图5所示,环境空气通过常规的模块化格栅8进入外壳E,并通过位于形成热源的单元附近的风扇1排出。

如图6至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通风装置D可以用于通过风扇1的鼻形成部分N将热空气排出到外壳E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活门7处于打开位置。

如图9至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D用于产生外壳E内部的空气的搅动。在这种情况下,活门7处于关闭位置以关闭出口开口6。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风扇与外壳中的任何其它模块化单元一样定位,并且可以并入所有的外壳中。它定位为尽可能靠近加热升温的单元,并且很容易连线。

不再需要切割外壳,因为现有的模块化窗口用于将热空气排出到外壳的外部。

因此,根据本发明,已经制造了一种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能够安装在任何类型的包括抽屉的外壳中,以便产生内部空气的循环(称为搅动)或从外壳排出热空气。通过能够安装在模块化轨道上,该风扇完全独立于外壳。因此简化了其连接以及其他模块化单元的连接。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仅作为示例给出的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

相反,本发明包括所述手段的所有技术等同物及其组合,只要后者是根据其精神制造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