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散热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0908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风散热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场兴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运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虽然目前的充电桩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充电桩内的核心部件是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在充电桩的实际应用和控制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模块也是充电桩内部主要的发热元件,如对其散热做的不好,则会严重的影响充电桩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然而,限于厂家对于充电桩成本的控制,在充电桩内部设置复杂的通风散热结构将会大大的增加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散热的充电桩,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充电桩内核心部件的通风散热,既有效控制了成本,也提高了充电桩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通风散热的充电桩,包括:

本体,其两侧面上设置有百叶式通风窗;

支架,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内部的上方,所述支架为长方体的框体,且所述支架的两侧面的位置与所述通风窗分别对应;所述支架的顶面和底面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架的两侧面上与所述凹槽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嵌入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支架的两侧面能在所述支架的顶面和底面间左右滑动;所述支架的两侧面的外部均设置有弹性垫层;

充电模块,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内部;

风扇,其与所述支架的侧面的大小相对应,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右侧面的外侧;

过滤装置,其设置于与所述支架的左侧面的外侧,且所述过滤装置的大小与所述支架的左侧面的大小相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中,所述支架的内侧均设置有弹性垫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中,所述支架与所述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内设置有温控器以及与所述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连接于所述风扇。

优选的是,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中,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为尖顶,且所述顶部的内层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中,所述通风窗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是,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中,所述风扇外侧设置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与风扇间留有空隙,且所述防雨罩的大小大于所述通风窗。

优选的是,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中,所述过滤装置由网状框架内填充过滤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桩本体内调整放置充电模块的支架为侧面可以滑动的活动框架,使得框架与充电模块间的连接紧密,从而保证了多个模块间间隙减小,进而在框架的一侧装设风扇,另一侧设置过滤装置,实现了充电模块散热的唯一风路,即由支架的一侧向另一侧通风,因充电模块仅能从这一风路散热,使得充电模块的热量不会向其他方向散发,从而起到了强制散热的效果,即实现了在不增加任何额外的散热装置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的目的。

通过在支架的两侧面的外部设置弹性垫层,而风扇和过滤装置的大小又与支架的侧面大小相对应,因而保证了风扇和支架的侧面,以及过滤装置与支架的侧面的连接的气密性,以便起到更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散热的充电桩,包括:本体1,其两侧面上设置有百叶式通风窗2;支架3,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内部的上方,所述支架3为长方体的框体,且所述支架3的两侧面的位置与所述通风窗2分别对应;所述支架3的顶面和底面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架3的两侧面上与所述凹槽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嵌入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支架3的两侧面能在所述支架3的顶面和底面间左右滑动;所述支架3的两侧面的外部均设置有弹性垫层;充电模块9,其设置于所述支架3的内部;风扇4,其与所述支架的侧面的大小相对应,所述风扇4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右侧面的外侧;过滤装置5,其设置于与所述支架的左侧面的外侧,且所述过滤装置5的大小与所述支架的左侧面的大小相对应。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架在本体内部与百叶式通风窗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支架内装入充电模块后,通过调整支架的两侧面,使得充电模块与支架间保持良好的气密性,进而在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风扇和过滤装置,实现了由一侧百叶式通风窗到另一侧的百叶式通风窗的唯一的充电模块的通风散热风路,即使得充电模块被迫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实现了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有效提高了充电桩的性能和寿命。同时,通过设置支架的两侧面与支架的其他四面为活动连接,可在需要更换或者维修充电模块时,将侧面打开,进而方便的将充电模块由支架内取下,便于所述充电桩的维修和保养。

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散热的充电桩中,所述支架的正面和背面相对的一侧上还可设置有多个横撑,所述支架的底面的一侧上设置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连接于所述横撑,以使所述控制轴能够控制横撑以所述横撑在支架上的连接点为轴进行旋转,且所述横撑能够在所述支架上上下滑动,采用这一方案的目的在于,可以根据充电模块的高度,对横撑在支架上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通过控制轴调整横撑使其平行于所述支架的底面,然后将充电模块从支架侧方插入支架内,并通过调整横撑的高度和支架两侧面的位置,来使支架与充电模块间连接更加紧密。也可将支架与本体间的活动连接具体设置为由卡扣连接固定支架,而卡扣可以通过机械开关或者电子开关来控制,通过对卡扣的开启和闭合,就能将支架由充电桩本体内整体的取出或固定,从而使得充电桩的维修或者保养,以及充电模块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架的内侧均设置有弹性垫层。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支架的内侧设置弹性垫层,使得支架和充电模块间的气密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有效保证了充电模块的热量由设置的风路排出充电桩外。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架3与所述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间隔6,所述间隔6内设置有温控器7以及与所述温控器7连接的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控器7连接于所述风扇7。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间隔内设置温控器和温度传感器,可对本体内充电模块的散热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在温控器上设置温度阈值,使得温控器能够控制风扇,即在温度高于所述温控器设置的阈值上限时,控制风扇风量加大,而在温度低于设置的阈值下限时,温控器控制风扇停止运行。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置为尖顶,且所述顶部的内层设置有隔热层。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充电桩的顶部设置为尖顶,使得设置于室外的充电桩在雨雪天气时,减少顶部的雨雪堆积。通过在顶部的内层设置隔热层,可对放置于室外的充电桩,减少外部阳光的热量传入本体内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通风窗2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通风窗的内侧设置防尘网,可避免充电桩外部的灰尘进入充电桩内部,造成内部器件损坏,即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风扇4外侧设置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与风扇4间留有空隙,且所述防雨罩的大小大于所述通风窗。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风扇外侧设置防雨罩,且防雨罩要大于通风窗的大小,使得进入充电桩的空气由防雨罩与风扇间的空隙进入,进而避免了设置于室外的充电桩在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进入充电桩内部,将元器件损坏。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5由网状框架内填充过滤棉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过滤装置设置为网状框架内填充过滤棉,使得过滤装置内的过滤棉可以定时的清洁或者更换,以保证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采用下部进线的方式,通过在桩底的地面线缆向上延伸,然后将线缆与充电桩内的各用电设备进行连接,以对所述充电桩进行电源供给。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