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防潮屏蔽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1186阅读:1126来源:国知局
防静电防潮屏蔽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袋,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防潮屏蔽袋。



背景技术:

对于PCB、LED等元器件,它们允许通过的电流极小。如果在静电较多的环境中,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电流极有可能击穿元器件造成损坏。因此,在对PCB、LED等元器件进行运输时,需要注意对其进行静电屏蔽。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包装PCB、LED等静电敏感元器件的屏蔽袋能有效隔离物品与外部静电场,防止袋内产生静电,保护物品不受静电危害,还可防电磁干扰,保障PCB、LED等元器件的安全。

屏蔽袋可以制作成多种款式:平口袋式、自封式、信封式、信封自粘式、连体式、立体式等。其中,自封式包括密实式和拉链式两种。对于采用密实式的屏蔽带,在袋口的两侧设置有公锁骨和母锁骨。由于袋口仅仅依靠公锁骨和母锁骨的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因此,当外力作用于袋口两侧克服公锁骨和母锁骨之间的作用力时,公锁骨和母锁骨分离,导致袋口失去密封。这种设计会导致袋口容易在非人为外力作用下开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防潮屏蔽袋。该防静电防潮屏蔽袋能够减少袋口在非人为外力作用下开启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强袋口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静电防潮屏蔽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过盈配合的公锁骨和母锁骨,所述公锁骨将袋体的一侧分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一施力部,所述公锁骨将袋体的另一侧分成第二容纳部和第二施力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对应的三边一体连接,所述第一施力部连接有多根连接线,每根所述连接线远离第一施力部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二施力部设置有与多根连接线一一对应的穿杆孔,所述穿杆孔的直径等于限位杆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杆沿着限位杆的轴向穿过穿杆孔后,限位杆的轴向变为与穿杆孔的轴向垂直状态,因此限位杆难以在自发状态下穿过穿杆孔而与第二施力部分离。因此,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之间的距离较小且相互之间连接紧密,从而导致难以作用于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来使公锁骨和母锁骨分离。而当人们需要打开袋口时,将限位杆的轴向与穿杆孔的轴向对齐,使限位杆穿过穿杆孔,再作用于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来使公锁骨和母锁骨分离,则袋口开启。因此,袋口在非人为外力作用下难以开启,袋口的密封性能得到增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线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施力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线穿过的穿线孔,两根所述连接线穿过对应的穿线孔后一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可以直接提着两根连接线的连接处来提拿整个袋体。相比于握持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的方式,提拿连接线的方式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外侧通过铆钉铆接有纸片,所述连接线缠绕在铆钉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线缠绕在铆钉上后,限位杆处于紧贴第二施力部的位置,而连接线无法沿着穿线孔随意移动。当限位杆需要与第二施力部分离时,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之间的连接线长度需要延长。而连接线受到铆钉的作用无法随意移动,导致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之间的连接线长度无法延长,从而限位杆无法与第二施力部分离。因此,铆钉的设置能够增强袋口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施力部也设置有两个穿线孔和两端穿过两个穿线孔并连接有限位杆的连接线,所述第一施力部也设置有用于限位杆穿过的穿杆孔,所述第一施力部的穿线孔和第二施力部的穿线孔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增强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袋口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同时提拿袋体两侧的连接线,避免提拿袋体一侧的连接线导致袋体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外侧也通过铆钉铆接有纸片,所述第二施力部的连接线缠绕在第二容纳部的铆钉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只有第一施力部的连接线缠绕在第一容纳部的铆钉上时,容易导致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在第一施力部的连接线的作用下发生弯折。将第二施力部的连接线缠绕在第二容纳部的铆钉上时,能够平衡第一施力部的连接线对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的作用,从而能够避免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发生弯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的连接线均连接于对应限位杆的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连接线连接于对应限位杆一端,则当限位杆穿过穿杆孔后,限位杆的端部与穿杆孔距离较近,从而导致限位杆的端部容易穿过穿杆孔,不利于袋口的封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穿过第一施力部的两个穿线孔的连接线一体连接,将穿过第二施力部的两个穿线孔的连接线一体连接,一方面便于操作连接线来实现限位杆与袋体表面抵接,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提着两根连接线的连接处来提拿整个袋体;

2、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均设置穿线孔、连接线、穿杆孔,一方面能够增强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的连接强度,增强袋口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同时提拿袋体两侧的连接线,避免提拿袋体一侧的连接线导致袋体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发生;

3、袋口在非人为外力作用下难以开启,袋口的密封性能得到增强,使袋体具有良好的防静电防潮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密实式的屏蔽带的公锁骨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密实式的屏蔽带的母锁骨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公锁骨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母锁骨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袋体;2、公锁骨;3、母锁骨;4、第一容纳部;5、第一施力部;6、第二容纳部;7、第二施力部;8、穿线孔;9、连接线;10、限位杆;11、穿杆孔;12、铆钉;13、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现有技术中的密实式的屏蔽带通过公锁骨2和母锁骨3的过盈配合实现密封。

参照图3和4,一种防静电防潮屏蔽袋,包括袋体1。袋体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过盈配合的公锁骨2和母锁骨3。公锁骨2将袋体1的一侧分成第一容纳部4和第一施力部5。母锁骨3将袋体1的另一侧分成第二容纳部6和第二施力部7。第一容纳部4和第二容纳部6对应的三边一体连接。

参照图4,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结构类似,以下以第一施力部5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施力部5设置有两个穿线孔8,两个穿线孔8穿设有同一根连接线9。每根连接线9的两端穿过对应两个穿线孔8后连接有限位杆10。每根连接线9连接于限位杆10的中部。人们可以提着连接线9的中部来提拿整个袋体1,相比于握持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的方式较为方便。

参照图4,第一施力部5设置有与第二施力部7的穿线孔8一一对应的穿杆孔11。穿线孔8和穿杆孔11同轴等径,而穿杆孔11与限位杆10的直径相等。因此,当限位杆10的轴向与穿杆孔11的轴向对齐时,限位杆10能够穿过穿杆孔11。而限位杆10穿过穿杆孔11后,限位杆10的轴向垂直于穿杆孔11的轴向,从而限位杆10无法在自发状态下退出穿杆孔11。

参照图4,第一容纳部4的外侧均通过铆钉12铆接有纸片13。连接线9缠绕在在铆钉12上。当将连接线9缠绕在铆钉12上后,限位杆10处于紧贴第二施力部7的位置,而连接线9无法沿着穿线孔8随意移动。当限位杆10需要与第二施力部7分离时,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之间的连接线9长度需要延长。而连接线9受到铆钉12的作用无法随意移动,导致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之间的连接线9长度无法延长,从而限位杆10无法与第二施力部7分离。

参照图4,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的穿线孔8相互错位。由于穿杆孔11与穿线孔8一一对应。因此,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的穿杆孔11相互错位。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均设置连接线9、限位杆10、穿线孔8、穿杆孔11,一方面增强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袋口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同时提拿袋体1两侧的连接线9,避免提拿袋体1一侧的连接线9导致袋体1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发生。

当只有第一施力部5的连接线9缠绕在第一容纳部4的铆钉12上时,容易导致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在第一施力部5的连接线9的作用下发生弯折。将第二施力部7的连接线9缠绕在第二容纳部6的铆钉12上时,能够平衡第一施力部5的连接线9对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的作用,从而能够避免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发生弯折。

工作过程:当第一施力部5的限位杆10沿着限位杆10的轴向穿过第二施力部7的穿杆孔11后,限位杆10的轴向变为与穿杆孔11的轴向垂直状态。此时,拉动第一施力部5的连接线9,使限位杆10抵接于第二施力部7。将连接线9缠绕于第一施力部5的铆钉12上,使连接线9处于拉直状态。因此限位杆10难以在自发状态下穿过穿杆孔11而与第二施力部7分离。同理,第二施力部7的限位杆10也难以在自发状态下穿过第一施力部5的穿杆孔11而与第一施力部5分离。因此,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之间的距离较小且相互之间连接紧密,从而导致难以作用于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来使公锁骨2和母锁骨3分离。

而当人们需要打开袋口时,将第一施力部5的连接线9与对应的铆钉12分离,将第一施力部5的限位杆10的轴向与第二施力部7的穿杆孔11的轴向对齐,使限位杆10穿过穿杆孔11。对第二施力部7的连接线9与对应的铆钉12分离,将第二施力部7的限位杆10杆穿过第一施力部5的穿杆孔11。然后,作用于第一施力部5和第二施力部7来使公锁骨2和母锁骨3分离,则袋口开启。因此,袋口在非人为外力作用下难以开启,袋口的密封性能得到增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