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的合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15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的合路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的合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压控振荡器VCO,所述的三个压控振荡器VCO中的其中一个输出信号给多路选择器MUX3_1,多路选择器MUX3_1再将信号传送给下一级电路,

VCO1的输出作为三路选择器中其中的的第一路输入信号,VCO2的输出作为三路选择器其中的第二路输入信号,VCO3的输出作为三路选择器其中的第三路输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的合路电路,其特征在于:

压控振荡器由晶体管M3、M4,电感L11、L12,电容C11、C12、C21、C22、C31、C32、C41、C42、C51、C52、C61、C62及偏置电流组成,

其中偏置电流通过M1晶体管镜像给M2晶体管,晶体管M2的漏端连接到晶体管M3、M4的源端,M2晶体管给谐振网络提供电流,晶体管M3的栅端连接到晶体管M4的漏端,晶体管M4的栅端连接到晶体管M3的漏端,晶体管M3、M4的漏端分别连接到电感L11、L12的一端和电容C11、C12、C31、C32、C41、C42、C51、C52、C61、C62的上极板,L11、L12的另一端接在电源上,电容C11、C12的下极板分别和可变电容C21、C22的上级板相连,C21、C22的下极板连在一起,受压控电压的调制,电容C31、C32、C41、C42、C51、C52、C61、C62的下极板分别连接晶体管M8、M12、M7、M11、M6、M10、M5、M9的漏端相连,晶体管M8、M12、M7、M11、M6、M10、M5、M9的栅端分别受到B0、B0、B1、B1、B2、B2、B3、B3信号的控制来实现谐振网络电容的变化,晶体管M8、M12、M7、M11、M6、M10、M5、M9的源端都接地,这样可以扩大输出谐振频率而不恶化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最终信号由晶体管M3、M4的漏端输出,给到下一级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的合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路选择器的晶体管M17、M19、M21的漏端连接在一起接在电阻R1的一端,晶体管M18、M20、M22的漏端连接在一起接在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R2的另一端接在一起连接在电源上;晶体管M17、M18的源端连在一起接到晶体管M23的漏端,M23的栅端链接控制信号1,控制信号1用来决定这路是否工作,M23的源端连接到晶体管M14的漏端,M14的栅端同晶体管M13连在一起,镜像晶体管M13的电流,给第一路放大器M17、M18电路提供电流,晶体管M19、M20的源端连在一起接到晶体管M24的漏端,M24的栅端链接控制信号2,M24的源端连接到晶体管M15的漏端,M15的栅端同晶体管M13连在一起镜像晶体管M13的电流,给第二路放大器M19、M20电路提供电流,晶体管M21、M21的源端连在一起接到晶体管M25的漏端,M25的栅端链接控制信号3,M25的源端连接到晶体管M16的漏端,M16的栅端同晶体管M13连在一起镜像晶体管M13的电流,给第三路放大器M21、M22电路提供电流,晶体管M13、M14、M15、M16的源端都连接到地,多路选择器通过控制信号1、2、3的选择,确定由哪一路进行工作,最终信号通过晶体管M17、M18、M19、M20、M21、M22的漏极输出,给到下一级电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