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968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



背景技术:

中国正在进行城市综合地下管廊建设,源于地下管廊中铺设了各种电缆,故对地下管廊的微环境进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但地下管廊的环境存在潮湿,易凝露、漏水等现象,目前,监测器及与监测器连接的外部配线均是裸露的放置在管廊中,管廊中的雾气、凝露及漏水,特别是监测器表面及与监测器连接的外部配线上的雾气、凝露及漏水,会导致裸露的监测器的误报和内部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目前地下管廊中监测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能够去除监测器表面及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上的雾气、凝露和漏水,使监测器在高湿度、易凝露及漏水的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消除监测器的误报和内部短路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上盖,所述底座本体内腔通过隔断层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上盖密封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电源连接,加热装置可加热,控制加热的温度,进而使容纳腔的外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底座本体内腔的下层用来安装监测器,所述容纳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配线孔,第一配线孔外侧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上设有第二配线孔,所述第一配线孔和第二配线孔内设有配线护套,所述第一配线孔、固定腔、第二配线孔、配线护套和配线密封连接,容纳腔加热装置的配线和监测器的配线穿过第一配线孔和第二配线孔上的配线护套,配线护套用来固定配线,使配线不在第一配线孔和第二配线孔内晃动,固定腔用来装填密封物质,此时,配线护套还用来防止装填的密封物质从配线和配线孔的缝隙里里漏出,所述隔断层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来把监测器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内腔的下层,且使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穿过安装孔,安装完成后的监测器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通过容纳腔后再从第一配线孔和第二配线孔的配线护套中穿出,底座本体和上盖的密封连接,第一配线孔、第二配线孔、固定腔、配线护套和配线之间的密封连接,使容纳腔和外部环境隔离,进而使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与外部环境隔离,且控制加热装置的温度,使容纳腔的外壁温度高于外部环境的温度,使凝结在监测器表面及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线路上的雾气、凝露和漏水蒸发,进而保持监测器及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的干燥,使监测器在高湿度、易凝露及漏水的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消除监测器的误报和内部短路的发生。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电源连接,加热片为片状结构,加热均匀且加热范围宽。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源为DC24V电源,采用低压电源,不仅能满足加热片加热的需要,节省电能,且可以消除加热片过度加热而使监测器损坏,消除安全隐患。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座本体和上盖之间为可拆卸密封连接,可拆卸密封连接方便监测器损坏后的更换,以及容纳腔内稀释防潮物质的更换。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在底座本体和上盖之间设置密封垫的可拆卸连接,密封垫商业可得,便宜,降低成本。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腔内装填密封胶,使第一配线孔、固定腔、第二配线孔、配线护套和配线通过胶封密封连接,这种密封连接方式工艺简单,且成本低。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腔上设有小盖板,小盖板可以打开,方便向固定腔内装填密封物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上盖,所述底座本体内腔通过隔断层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上盖密封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电源连接,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配线孔,第一配线孔外侧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上设有第二配线孔,所述第一配线孔和第二配线孔内设有配线护套,所述第一配线孔、固定腔、第二配线孔、配线护套和配线密封连接,所述隔断层上设有安装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去除监测器表面及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上的雾气、凝露和漏水,使监测器在高湿度、易凝露及漏水的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消除监测器的误报和内部短路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底座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底座本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底座本体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上盖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的上盖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上盖2,所述底座本体1内腔通过隔断层3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上盖2密封连接,形成容纳腔4,所述密封连接可以为不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如在底座本体1和上盖2材质为金属时采用焊接,也可采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如在底座本体1和上盖2之间设置密封垫11,并在底座本体1和上盖2上设置用来安装螺栓的通孔,螺栓锁紧底座本体1、密封垫11和上盖2,使底座本体1和上盖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容纳腔4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电源连接,加热装置可加热,控制加热的温度,进而使容纳腔4的外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如设置一块与DC24V电源连接的加热片10,加热片10为片状结构,加热均匀且加热范围宽,且与低压电源DC24V电源连接,不仅能满足加热片10加热的需要,即使加热片10加热的温度能使容纳腔4的外壁温度高于外部环境的温度,不仅节省电能,且可以消除加热片10过度加热而使监测器损坏,消除安全隐患,当然,也可以在容纳腔4内设置其他的加热装置,如红外灯,底座本体1内腔的下层用来安装监测器,所述容纳腔4侧壁上设有第一配线孔5,第一配线孔5外侧设有固定腔6,所述固定腔6上设有第二配线孔7,所述第一配线孔5和第二配线孔7内设有配线护套8,所述第一配线孔5、固定腔6、第二配线孔7、配线护套8和配线密封连接,容纳腔4内加热装置的配线和监测器的配线穿过第一配线孔5和第二配线孔7上的配线护套8,配线护套8用来固定配线,使配线不在第一配线孔5和第二配线孔7内晃动,固定腔6用来装填密封物质,如密封胶,此时,配线护套8还用来防止装填的密封胶从配线和配线孔的缝隙里里漏出,所述第一配线孔5、固定腔6、第二配线孔7、配线护套8和配线之间为胶封密封连接,所述隔断层3上设有安装孔9,安装孔9用来把监测器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1内腔的下层,且使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穿过安装孔9,安装完成后的监测器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通过容纳腔4后再从第一配线孔5和第二配线孔7的配线护套8中穿出,底座本体1和上盖2的密封连接,第一配线孔5、第二配线孔7、固定腔6、配线护套8和配线之间的密封连接,使容纳腔4和外部环境隔离,进而使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与外部环境隔离,控制加热装置的温度,使容纳腔4的外壁温度高于外部环境的温度,使凝结在监测器表面及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线路上的雾气、凝露和漏水蒸发,进而保持监测器及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的干燥,使监测器在高湿度、易凝露及漏水的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消除监测器的误报和内部短路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固定腔6上还设有小盖板12,小盖板12可以打开,方便向固定腔6内装填密封物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加热的监测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上盖,所述底座本体内腔通过隔断层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上盖密封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电源连接,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配线孔,第一配线孔外侧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上设有第二配线孔,所述第一配线孔和第二配线孔内设有配线护套,所述第一配线孔、固定腔、第二配线孔、配线护套和配线密封连接,所述隔断层上设有安装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去除监测器表面及与监测器相连接的外部配线上的雾气、凝露和漏水,使监测器在高湿度、易凝露及漏水的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消除监测器的误报和内部短路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