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618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卡安装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



背景技术:

VPX总线是VITA(VME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VME国际贸易协会)组织于2007年在其VME总线基础上提出的新一代高速串行总线标准。VPX总线技术现在也逐渐用于信号处理领域,各种功能的VPX板卡也越来越多,VPX板卡大多集中安装在一个安装箱内,由于安装箱内各个电器件较为密集,这就给装卸带来了不便,装卸常常需要将多个电器件装卸后才能对某个特定的电器件进行装卸,极为不便。

申请号为:CN201320767726.9;申请日期为:2014.05.14;申请名称为: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拆卸方便。但是此技术方案中用于间隔安装板卡的隔条均为固定的等间距分布,适应性较差:若VPX板卡边缘厚度小于相邻隔条间的间距,则VPX板卡的底面与隔条接触而VPX板卡的顶面无接触;若VPX板卡边缘厚度大于相邻隔条间的间距,则此VPX板卡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一是箱体本身拆装方便可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二是能适应内部结构不同或规格不同的多种VPX板卡的安装;三是同时解决VPX板卡散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包括箱体和安装VPX板卡的散热单元;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左板、后板、右板。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盖板、与盖板相对设置的导热模块,所述盖板与导热模块之间形成单板安装位;所述导热模块包括均热板、连接在均热板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所述均热板朝向盖板的面上设有与VPX板卡上热源位置对应的导热凸台。

所述底板、左板、后板、右板连接为一个整体,且左板、右板结构相同且对称的竖向设置在后板的左、右两侧。

所述左板、右板分别包括板体和复数个活动隔条,所述板体竖向设置复数个相互平行的、用于调节活动隔条高度位置的竖向调节槽,所述活动隔条包括横向延长的支撑凸缘和嵌入竖向调节槽的滑接凸缘且支撑凸缘与滑接凸缘一体化设置,相邻支撑凸缘之间形成供散热单元的模块安装条嵌入安装的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还包括位于左板、后板、右板合围形成的“匚”字形空腔中的顶板;所述顶板靠自重压在最顶端的活动隔条的支撑凸缘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顶板、设置螺纹孔的安装架、设置外螺纹调节轴;所述顶板位于左板、后板、右板合围形成的“匚”字形空腔中;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左板和/或右板顶端且螺纹孔位于“匚”字形空腔的上方;所述调节轴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且调节轴的底端伸出安装架并压紧在顶板的顶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轴靠近顶板的底端包裹橡胶套并压紧在顶板的顶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套包括一体成型的环形连接部和喇叭形缓冲部,所述环形连接部借助材料自身的塑性变形紧紧箍套在调节轴的底端,所述喇叭形缓冲部从环形连接部向远端扩散并贴服在顶板的顶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轴为非全螺纹结构,且调节轴靠近顶板的一端无外螺纹,即调节轴靠近顶板的一端为光杆结构的光杆端;所述顶板的顶面还设置有供调节轴其光杆端自由转动的定位凸台。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单元中导热凸台与均热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凸缘的横截面呈内小外大的等腰梯形,且所述模块安装条的横截面也呈内小外大的等腰梯形,所述支撑凸缘横截面中等腰梯形其腰对应的支撑斜面与模块安装条横截面中等腰梯形其腰对应的安装斜面恰好贴合。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单元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均安放位于同一水平面对应的活动隔条之间时,两个模块安装条的四个安装斜面均与各个安装斜面对应的支撑斜面贴合。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左板、后板、右板插接的插槽,且左板、后板、右板分别设置插入插槽的插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隔条为可以在竖向调节槽中上下滑动而调节高度位置的活动隔条,安装VPX板卡的散热单元其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搭在下方的散热单元上,同时上方的散热单元借助自重落下,即模块安装条的底面与下方活动隔条面的顶面形成面面接触同时模块安装条的顶面与上方活动隔条的底面形成面面接触。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散热单元与VPX板卡接触并安装,利用散热单元自身结构将VPX板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出并通过合理设计的箱体散出,大大提升VPX板卡的散热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左板、后板、右板相互拼接也可以搭建成一个用于安装VPX板卡的箱体,箱体本身拆装方便可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隔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多个装有VPX板卡的散热单元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多个规格不同的散热单元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支撑凸缘与模块安装条成斜面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顶板、安装架、调节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调节轴底端设置橡胶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调节轴底端橡胶套成喇叭状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底座上的示意图。

图11为散热单元中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左板;21、竖向调节槽;3、右板;4、后板;5、散热单元;51、模块安装条;52、均热板;53、导热凸台;6、活动隔条;61、滑接凸缘;62、支撑凸缘;7、顶板;8、调节轴;9、安装架;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号为:CN201420388401.4;申请日期为:2014.07.14;申请名称为:一种散热结构、散热模块和散热机箱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散热机构、散热模块、散热机箱。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VPX板卡的散热性能。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包括箱体和安装VPX板卡的散热单元5;所述箱体包括底板1、左板2、后板4、右板3。如图10所示,所述箱体放置在底座10上。

所述散热单元5包括盖板、与盖板相对设置的导热模块,所述盖板与导热模块之间形成单板安装位;所述导热模块包括均热板52、连接在均热板52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51,如图11所示,所述均热板52朝向盖板的面上设有与VPX板卡上热源位置对应的导热凸台53。所述单板安装位用于安装VPX板卡。

所述底板1、左板2、后板4、右板3连接为一个整体,且左板2、右板3结构相同且对称的竖向设置在后板4的左、右两侧。

如图1、图2、图3、图4所述左板2、右板3分别包括板体和复数个活动隔条6,所述板体竖向设置复数个相互平行的、用于调节活动隔条6高度位置的竖向调节槽21,所述活动隔条6包括横向延长的支撑凸缘62和嵌入竖向调节槽21的滑接凸缘61且支撑凸缘62与滑接凸缘61一体化设置,相邻支撑凸缘62之间形成供散热单元5的模块安装条51嵌入安装的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1所示,所述散热单元5中导热凸台53与均热板52一体成型。

实用本实施例所述VPX板卡安装箱进行VPX板卡安装时,先根据待安装的VPX板卡选择匹配的散热单元5,将VPX板卡安装在散热单元5中并是VPX板卡上的热源均与散热单元5的导热凸台53贴合。然后,VPX板卡接口面板统一朝外的将对于的散热单元5水平塞入左右两组的活动隔条6之间,完成安装。

此时,左右两组的活动隔条6分别位于此散热单元5两端的左上、坐下、右上、右下,且左上与右上对称且水平、左下与右下对称且水平。而且,左右两组的活动隔条6分别与此散热单元5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51接触,以辅助散热。

本实施例中无前板,前板对应位置为VPX板卡安装或拆卸的开口通道,方便取放VPX板卡。

最重要的是,如图4、图5所示,图4中放置有多个相同规格的散热单元5。图5中放置有厚度不同的两种规格的散热单元5。本实施例中,复数个活动隔条6可以沿板体上竖向调节槽21向上或向下调节高度,从而改变上、下两个相邻活动隔条6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VPX板卡。进一步,通过散热单元5与VPX板卡贴合散热并安装VPX板卡,既实现高效散热又可以根据不同的VPX板卡内部结构选择不同的散热单元5,但所有散热单元5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51规格一致且所有散热单元5其外部轮廓的长、宽一致,仅散热单元5的高度可能存在差异。然而,散热单元5的高度差异又可以通过活动隔条6与竖向调节槽21的结构进行调整。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既便于快速拆装,又具有良好的辅助散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依靠上方活动隔条6的自重压在其下方的安装VPX板卡的散热单元5,同时安装VPX板卡的散热单元5因自重压在其下方的活动隔条6上,从而保证上下活动隔条6的良好接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7所示,所述箱体还包括位于左板2、后板4、右板3合围形成的“匚”字形空腔中的顶板7;所述顶板7靠自重压在最顶端的活动隔条6的支撑凸缘62上。

本实施例中增加顶板7,利用顶板7的自重增加上方活动隔条6向下压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模块安装条51与活动隔条6间的接触。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11所示,一种便于拆卸的VPX板卡安装箱,包括箱体、安装VPX板卡的散热单元5、设置螺纹孔的安装架9、设置外螺纹调节轴8。所述箱体包括底板1、左板2、后板4、右板3、顶板7。

所述散热单元5包括盖板、与盖板相对设置的导热模块,所述盖板与导热模块之间形成单板安装位;所述导热模块包括均热板52、连接在均热板52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51,所述均热板52朝向盖板的面上设有与VPX板卡上热源位置对应的导热凸台53。

所述底板1、左板2、后板4、右板3连接为一个整体,且左板2、右板3结构相同且对称的竖向设置在后板4的左、右两侧。

所述左板2、右板3分别包括板体和复数个活动隔条6,所述板体竖向设置复数个相互平行的、用于调节活动隔条6高度位置的竖向调节槽21,所述活动隔条6包括横向延长的支撑凸缘62和嵌入竖向调节槽21的滑接凸缘61且支撑凸缘62与滑接凸缘61一体化设置,相邻支撑凸缘62之间形成供散热单元5的模块安装条51嵌入安装的空间。

如图7所示,所述顶板7位于左板2、后板4、右板3合围形成的“匚”字形空腔中;所述安装架9安装在左板2和/或右板3顶端且螺纹孔位于“匚”字形空腔的上方;所述调节轴8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且调节轴8的底端伸出安装架9并压紧在顶板7的顶面。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设置相互连接且安装在顶板7上方的安装架9和调节轴8,通过转动调节轴8而改变调节轴8伸出安装架9的长度,从而向顶板7施加向下的压力。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8所示,所述调节轴8靠近顶板7的底端包裹橡胶套并压紧在顶板7的顶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9所示,所述橡胶套包括一体成型的环形连接部和喇叭形缓冲部,所述环形连接部借助材料自身的塑性变形紧紧箍套在调节轴8的底端,所述喇叭形缓冲部从环形连接部向远端扩散并贴服在顶板7的顶面。

本实施例改变实施例3中调节轴8底端与顶板7顶面的刚性接触,借助橡胶套将上述刚性接触替换为柔性接触,既能均匀的向下方的多个活动隔条6依次传递压力使相互间隔设置的活动隔条6、模块按照条在外力作用下面面接触、紧紧贴合,有保留一定缓冲空间,防止过压。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3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或4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轴8为非全螺纹结构,且调节轴8靠近顶板7的一端无外螺纹,即调节轴8靠近顶板7的一端为光杆结构的光杆端;所述顶板7的顶面还设置有供调节轴8其光杆端自由转动的定位凸台。

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台可以调节轴8底端进行限位,防止乱跑而滑动。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3或4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凸缘62的横截面呈内小外大的等腰梯形,且所述模块安装条51的横截面也呈内小外大的等腰梯形,所述支撑凸缘62横截面中等腰梯形其腰对应的支撑斜面与模块安装条51横截面中等腰梯形其腰对应的安装斜面恰好贴合。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单元5两端边缘的模块安装条51均安放位于同一水平面对应的活动隔条6之间时,两个模块安装条51的四个安装斜面均与各个安装斜面对应的支撑斜面贴合。

本实施例中,利用自重和斜面结构可以使模块安装条51与支撑凸缘62更好接触。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6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供左板2、后板4、右板3插接的插槽,且左板2、后板4、右板3分别设置插入插槽的插耳。进一步,后部设置有分别与左板2、右板3插接的插槽,左板2、右板3还设置有与后板4插接的插耳。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底座10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6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