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照明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1792发布日期:2018-06-30 06:5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照明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LED照明电路,特别是指一种能够直接用市电驱动,且基板无需使用跳线的LED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LED)用作照明用途已开始普遍化,而发光二极管一般都被定义为是用低压直流电驱动的产品,因此必须有电源驱动器部分,但是带有驱动器部分的LED灯体积较大,转换效率低,会产生额外能量消耗,并且驱动器的故障率高,且寿命一般都低于LED 照明电路的寿命,进而降低了产品整体的可靠性。

本案发明人针对上述缺陷设计了一种能够直接用市电驱动的LED照明电路,如图1所示的一种LED照明电路,其包括多组串联在一起的发光单元,所有串联的发光单元的总电压为市电电压,每组发光单元包括整流单元与由该整流单元驱动的至少一组LED灯串,每组LED灯串包括多个串联的LED,其中相邻发光单元的整流单元依次串接,所述整流单元为桥式整流电路,且由四个LED组成。

上述产品用于桥式整流电路的其中两个LED设置于两组LED灯串之间,为了解决不相连电路的交叉问题需要在基板上额外设置一个跳线(即图1中的零电阻R0),但这样的设计使得每一组发光单元都需要额外设置一个跳线,整个LED灯总共可能需要十多个,增大了生产加工所需的步骤和难度,提高了生产的人力及物料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直接用市电驱动,又能够在电路板布线及生产时无需使用跳线的照明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照明电路,包括多组串联在一起的发光单元,所有串联的发光单元的总电压为市电电压,每组发光单元包括桥式整流电路与由该桥式整流电路驱动的多组LED灯串,各组LED灯串并联连接,每组LED灯串包括多个串联的LED,其中相邻发光单元的桥式整流电路依次串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分别由第一LED、第二LED、第三LED、第四LED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LED和第一LED设置在多组并联的LED灯串的一侧,并与电源或上一组发光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LED和第三LED设置在多组并联的LED灯串的另一侧,并与电源或下一组发光单元相连接,且第二LED和第三LED的正、负极在基板上所放置的方向与同一组发光单元内的其它LED相反

优选地,第四LED与第一LED这两个LED之间的间距、第三LED和第二LED这两个LED之间的间距均为LED灯串内LED之间的间距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为十三组,每组LED灯串包括五个串联的LED。

优选地,所述市电电压为220伏特。

本实用新型的LED照明电路通过优化的电路布局能够减少电子零件的应用,简化生产的复杂程度,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ED照明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照明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示为其中一组发光单元;

图3为表示本实用新型中LED的串联或并联的数量是依据LED的规则来调整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LED照明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示为其中一组发光单元。

部分标记说明:

L1:第一LED;L2:第二LED;L3:第三LED,L4:第四LED;R0: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达到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并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照明电路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照明电路所组成的LED灯长为48吋, 基板线路如图2所示,利用四枚LED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分别为第一LED、第二LED、第三LED、第四LED,该桥式整流电路用于驱动两组并联的LED灯串,该实施例中每组LED灯串由五枚串联的LED组成,如图2所示,L5、L6、L7、L8、L9串联形成一组LED灯串,L10、L11、L12、L13、L14串联形成另一组LED灯串,即共十四枚LED组成一组发光单元。

与背景技术所不同的地方在于,用于桥式整流电路的其中两枚LED(即第二LED和第三LED)在基板上的位置是设置在第二组LED灯串(即L10、L11、L12、L13、L14)之后,且其正、负极放置的方向与该组内的其他LED相反,并可通过一条较短的连线与后一组发光单元相串接。

此外,本实施例中以十三组发光单元串联起来以便直接用220伏特的电压来驱动, 此例是以顺向电压为2.4 伏特的LED为基础, 一组十四枚LED总电压为16.8 伏特, 方便计算以17伏特推算,十三组串联就是221伏特, 即可用220伏特直接驱动。实施过程 运作满意,实验证明用固定特性的LED适当的串联并联组合可直接让市电220伏特来直接驱动, 用作整流部分的LED因为是桥式整流,只发半亮度,因此LED的间距应减半, 以保持均匀的亮度。

本实施例的设计使得其避免了背景技术中不相连电路交叉的情况。在背景技术中,为了解决电路交叉问题使用了跳线(即图1中的零电阻R0),但这样的设计使得每一组发光单元都需要额外设置一个跳线,整个LED灯总共可能需要十多个。而采用第二实施例的方案则可以免去了多次重复的焊接跳线的工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的设备成本及人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额外的飞线所造成的接触不良、短路和干扰等问题。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用不同规格的LED,便需配合串联及并联的数量,如图3中每组发光单元中的每组LED灯串由六枚LED组成。且本实用新型的LED照明电路的发光单元并不限于十三组,每组发光单元中LED灯串也并不限于是两组并联,而且每组LED灯串中串联的LED的个数也并不限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五个或六个,本实用新型中LED串并联的组配应根据LED的规则进行调配,以便配合市电电源的规则,使外加市电电源直接驱动LED照明电路正常发光。

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照明电路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各个LED在基板上的位置关系及各LED的间距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在电路的设计上更为简洁,除了具有第一实施例的各项优点以外,还能更进一步地降低生产难度及成本,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