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照明系统的待机功耗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3154发布日期:2018-11-17 00:3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照明系统的待机功耗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输出损耗等问题,真正用于照明系统的有效电量不高。为了提高电量有效利用率,研究者通常在照明系统前端设置功率因素校正电路以改善功率因素,该类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也因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性价比高、通用性强而被广泛应用。

但采用了上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照明系统又存在因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照明控制部件处于待机状态时较难关闭工作,致使整个照明控制部件待机功耗不能满足erp标准要求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获得高功率因素,现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般都有整流线路输出正极到地,功率因素校正线路输出到地的电阻,而这些电阻不管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是否工作,只要整流线路有输出电压,均存在实时功率损耗,导致照明系统待机功耗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照明系统待机功耗的用于照明系统的待机功耗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照明系统待机功耗的用于照明系统的待机功耗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照明系统的待机功耗控制装置,所述待机功耗控制装置包括,

功率因素校正模块;

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位于照明系统的整流模块输出端,用以辅助提高功率因素,与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电性连接;

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用以辅助提高功率因素,与功率因素校正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均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能根据照明系统工作状态控制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同步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内设有第一开关管,第二功能模块内设有第二开关管;

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与第一、二开关管的驱动极、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第一、二开关管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根据控制模块输出端信号同时开启或关断,从而实现对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的同步控制。

为了能使功耗模块的启闭与否跟随照明系统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对应变化,所述控制模块由比较器构成,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后端的变压器相连以获取比较值,第二输入端用于设定基准值;结合照明系统不同工作状态下第一输入端与变压器相连处的电信息选定所述基准值;所述比较值依据照明系统所处工作状态不同而取值不同,比较器依据比较结果控制第一、二开关管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的通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为三极管或mos管;所述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为整流模块输出正极到地的负载模块;

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为功率因素校正模块输出到地的电阻模块。

一种采用上述的用于照明系统的待机功耗控制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比较器获取比较值,并将比较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

步骤s2、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功率因素校正模块根据比较结果同时开启或关断,实现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同步启闭。

优选的,所述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所述比较结果为高低电平信号。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若照明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比较值大于基准值,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第一、二开关管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均被驱动导通,第一、二功能模块和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开启;

若照明系统不工作,比较值小于基准值,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第一、二开关管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关断,第一、二功能模块和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停止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照明控制部分设置控制模块,为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设置开关管,开关管驱动极与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的电源端均受控制模块输出端控制,当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被驱动导通,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得电也导通,进而使得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能在照明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而导通,处于工作状态;而当控制模块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截止,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因驱动力不足而停止工作,进而能在照明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通过该方式控制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同时被关闭,不工作,由此实现在照明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减少控制部件的功耗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待机功耗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申请用于照明系统的待机功耗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待机功耗控制装置包括功率因素校正模块pfc1、位于整流模块输出端用以辅助提高功率因素的第一功能模块2、第一功能模块2与功率因素校正模块1电性连接,以及与功率因素校正模块1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以辅助提高功率因素的第二功能模块3。需要注意的是,照明系统具有多种时序启动类型,如器件唤醒按照电源-整流-功率因素校正-负载的顺序进行启动,也可以是按照电源-整流-负载-功率因素校正的时序进行启动运行,本申请主要对应后一种时序运行方式,本申请的各项功能也即是在该时序基础上完成的,同时,照明系统时序启动类型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故而本文对此不做过多阐述。

为了能保证在照明系统工作时,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处于正常工作,而当照明系统不工作,也即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和功率因素校正模块也能随之停止工作,减少功耗,本申请在照明控制部分设置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的输出端与第一功能模块2、第二功能模块3、功率因素校正模块1相连,所述控制模块4根据照明系统工作状态控制第一功能模块2、第二功能模块3、功率因素校正模块4的开启或关闭,而这三者能根据控制模块4的控制发生相同的变化。

为了有效控制三者的同步通断,在第一功能模块2和第二功能模块3内分别对应设有开关管21、31,控制模块4的输出端即与该两个开关管21、31的驱动极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1的电源端相连,通过控制两个开关管的通断以及功率因素矫正模块电源端的驱动与否,实现对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的控制。

同时,为了能使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的启闭跟随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变化而变化,所述控制模块4的输入端与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后端的变压器5相连。不同工作状态下,变压器a点电压不同,比如待机时a点电压比较低,为10v,带载时a点电压比较高,为20v,控制模块4能根据该点电压值的变化而输出不同的电信号给第一开关管21、第二开关管31、功率因素校正模块4的电源端,这三者在得到该电信号后会据此作出相同的操作反应,而该操作反应与照明系统此时所处的工作状态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为电压比较器,电压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变压器的一个绕组相连,可以想到的是,二者间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稳压线路进行连接,第二输入端用于设定比较基准电压,该基准电压的设定可根据a点高低电压档进行选择,也即基准电压值的大小位于带载时a点电压值与待机时a点电压值之间,利用a点电压大小来代替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将其作为比较值与基准电压比较,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当系统工作时,a点电压高,经比较,a点电压高于基准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21的驱动极、第二开关管31的驱动极、功率因素校正模块4的电源端因得到高电平而被驱动导通,从而使得第一功能模块2、第二功能模块3、功率因素校正模块4导通,也即三者处于工作状态,与当前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相匹配;

当系统不工作时,a点电压低,经比较,a点电压低于基准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21、第二开关管31、功率因素校正模块4的电源端因电压不足而关断,进而使得第一功能模块2、第二功能模块3、功率因素校正模块4也关闭工作,进而防止因整流模块由输出电压而造成功率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阐述了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直接依据比较器本身输出信息进行状态变换的情形,但这并不代表仅能采用该种方式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情形的实施方式,比如由于选择的比较器类型不同以及基准电压、比较值选择的不同,存在照明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比较器却输出低电平,此时,若同样要使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能跟随照明系统的整体状态,可以采用比如在比较器的输出端增设一个反相器的方式解决该问题,也即,当照明系统工作,而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的低电平经反相器反向后变成高电平,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此时同样可以得到高电平触发信号而导通,而当照明整体不工作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经反相器反向后变为低电平,此时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同样可以得到关断信号,也即低电平而不导通,以同步跟随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故而,在本申请中,比较器的输出结果应做广义理解,该输出结果并非仅仅只包括比较器本身输出的结果信息,还包括与比较器输出端相连从而最终输出并应用于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的结果信息。

同时,此处也可以采用电流比较器等其他具有比较功能,并能实现上述相同目的的器件。而上述第一开关管21、第二开关管31可以是三极管、mos管等开关器件。而第一功能模块2为整流模块输出正极到地的负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3为功率因素校正模块输出到地的电阻模块,为现有技术,此处便不再赘述。

除了上述改进外,其他相类似的改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改进范围内,此处就不再赘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