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0719发布日期:2018-10-02 20:1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现有的通信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够在保证具有足够散热降温的情况下拥有更好的防尘效果,同时设备不能与互联网连接,不能够便于远程终端设备遥控,并且不具有多种端口,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更多需求,在实际使用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包括设备机壳,所述设备机壳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支承框架,且支承框架的外表面设有螺钉,所述支承框架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防尘网,且一号防尘网的下端外表面设有二号防尘网,所述二号防尘网的下端外表面设有三号防尘网,所述靠近设备机壳的上端外表面支承框架的一侧设有提示灯,且设备机壳的后端外表面设有以太网连接口,所述靠近设备机壳的后端外表面以太网连接口的下方设有外线端口,且靠近外线端口的一侧设有分机端口,所述靠近分机端口的一侧设有电源端口,且靠近电源端口的上方设有电脑端口,所述设备机壳的内部内表面设有压敏热敏外部气体放电管,且靠近设备机壳的内部内表面压敏热敏外部气体放电管的下方设有转换模块,所述靠近转换模块的一侧设有继电器,且靠近继电器的下方设有主控芯片,所述靠近主控芯片的一侧设有控电器,所述设备机壳的下端外表面设有内六角螺栓,且靠近设备机壳的下端外表面内六角螺栓的一侧设有壁挂槽。

优选的,所述内六角螺栓与壁挂槽的数量均为四组,且内六角螺栓与壁挂槽均分别平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分机端口的数量为六组,且分机端口分别平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一号防尘网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防尘网的下端外表面与三号防尘网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一号防尘网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外线端口的数量为三组,且外线端口分别平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设备机壳为一种PVC材质的构件,且设备机壳的外表面涂有疏水疏油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支承框架,支承框架内安装有一号防尘网、二号防尘网、三号防尘网,一号防尘网采用了口字形结构,二号防尘网采用了斜线形结构,三号防尘网采用了井字形结构,通过三者的结合,能够在保证具有足够散热降温的情况下拥有更好的防尘效果,同时支承框架上有螺钉,支承框架通过螺钉与设备机壳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使用相关器具对螺钉向左旋转,从而完成支承框架的拆卸工作,对防尘网进行清洗,安装有以太网连接口、外线端口、分机端口与电脑端口,具有多种端口,能够满足使用者的更多需求,安装的以太网连接口与转换模块相结合,可接受来自远程终端的控制数据,并将控制数据转换为控制参数指令反馈给主控芯片,由主控芯片对控电器进行控制,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的支撑框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的设备机壳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的底部视图

图中:1、设备机壳;2、支撑框架;3、螺钉;4、一号防尘网;5、二号防尘网;6、三号防尘网;7、提示灯;8、以太网连接口;9、外线端口;10、分机端口;11、电脑端口;12、电源端口;13、压敏热敏外部气体放电管;14、转换模块;15、继电器;16、主控芯片;17、控电器;18、内六角螺栓;19、壁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包括设备机壳1,设备机壳1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支承框架2,且支承框架2的外表面设有螺钉3,支承框架3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防尘网4,且一号防尘网4的下端外表面设有二号防尘网5,二号防尘网5的下端外表面设有三号防尘网6,靠近设备机壳1的上端外表面支承框架2的一侧设有提示灯7,且设备机壳1的后端外表面设有以太网连接口8,靠近设备机壳1的后端外表面以太网连接口8的下方设有外线端口9,且靠近外线端口9的一侧设有分机端口10,靠近分机端口10的一侧设有电源端口12,且靠近电源端口12的上方设有电脑端口11,设备机壳1的内部内表面设有压敏热敏外部气体放电管13,且靠近设备机壳1的内部内表面压敏热敏外部气体放电管13的下方设有转换模块14,靠近转换模块14的一侧设有继电器15,且靠近继电器15的下方设有主控芯片16,靠近主控芯片16的一侧设有控电器17,设备机壳1的下端外表面设有内六角螺栓18,且靠近设备机壳1的下端外表面内六角螺栓18的一侧设有壁挂槽19。

内六角螺栓18与壁挂槽19的数量均为四组,且内六角螺栓18与壁挂槽19均分别平行放置;分机端口10的数量为六组,且分机端口10分别平行放置;一号防尘网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防尘网5的下端外表面与三号防尘网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一号防尘网4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外线端口9的数量为三组,且外线端口9分别平行放置;设备机壳1为一种PVC材质的构件,且设备机壳1的外表面涂有疏水疏油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设备,在使用时,设备机壳1上安装有支承框架3,支承框架3内安装有一号防尘网4、二号防尘网5、三号防尘网6,一号防尘网4采用了口字形结构,二号防尘网采用了斜线形结构,三号防尘网6采用了井字形结构,通过三者的结合,能够在保证具有足够散热降温的情况下拥有更好的防尘效果,同时支承框架3上有螺钉3,支承框架3通过螺钉3与设备机壳1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使用相关器具对螺钉3向左旋转,从而完成支承框架3的拆卸工作,对防尘网进行清洗,安装有提示灯7,但设备运行正常时,提示灯7亮起,安装有以太网连接口8、外线端口9、分机端口10与电脑端口11,具有多种端口,能够满足使用者的更多需求,安装的以太网连接口8与转换模块14相结合,可接受来自远程终端的控制数据,并将控制数据转换为控制参数指令反馈给主控芯片16,由主控芯片16对控电器17进行控制,安装由内六角螺栓18,能够方便对通信设备进行拆卸维护,安装由壁挂19,可方便将设备挂置于墙壁上,以减少占用空间,安装由电源端口12,能够与电源线连接,为设备提供电能供给,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