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上中置电机配套用PCB版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5603发布日期:2018-12-28 19:42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上中置电机配套用PCB版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版图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上中置电机配套用PCB版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适用于各式各样电动自行车的专用电机也运用而生,从常用的前、后置电机,发展到如今的中置电机。通常,前、后置电机的控制器均独立于电机并安装于其外部。因而,控制器的安装空间、控制器的结构形状受到的约束较少,与控制器配套的PCB版图结构也易于设计和制作。而中置电机配套使用的控制器通常安装于电机壳体内部,较多的是安装于电机端盖的内侧,由于电机端盖与电机内部零件之间的空间十分有限且端盖形状常为异形,导致与控制器配套的PCB版图结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难点:(1)PCB版图上元器件的布局既要满足电气属性的要求,又要满足壳体内部高度的要求,使得部分元器件的安装使用较为困难;(2)PCB版图常为异形边框,进而导致PCB板的布局和走线较为困难;(3)PCB版图与电机端盖的安装常占用大量的有效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上中置电机配套用PCB版图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PCB版图与中置电机端盖的安装常占用大量有效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与中置电机端盖匹配、便于安装且占用空间量较少的PCB版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上中置电机配套用PCB版图结构,包括PCB板,所述PCB板外形边框与中置电机端盖外形一致;所述PCB板上安装有若干LM317和MOS管,且所述LM317上的固定孔B、MOS管上的固定孔C分别对应于所述端盖上的安装孔;所述PCB板上对应所述端盖上的其他安装孔还开设有若干固定孔A;所述PCB板通过固定孔A、固定孔B和固定孔C安装于所述端盖上。

进一步地,对应电动自行车上连接两侧脚踏板的中心转轴,所述PCB上开设有过孔,且所述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转轴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LM317和MOS管布设于PCB板的外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LM317为1个。

进一步地,所述MOS管为6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卧式固设于所述PCB板上。此外,其他部分较高元器件也可卧式固设于PCB板上,亦或是分解成几个独立的小元器件后再安装于PCB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控制器与中置电机壳体端盖的匹配接合;利用PCB板上的元器件MOS管(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和LM317(集成三端稳压块)的固定孔与端盖紧固安装,极大程度的节约了PCB板的空间;且借助于热传导的特性,可将LM317、MOS管的热量经过端盖散发到中置电机的外部,具有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孔A,2-固定孔B,3-固定孔C,4-电解电容,5-元器件,6-大电流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上中置电机配套用PCB版图结构,包括PCB板,所述PCB板外形边框与中置电机端盖外形一致;所述PCB板上安装有若干LM317和MOS管,且所述LM317上的固定孔B2、MOS管上的固定孔C3分别对应于所述端盖上的安装孔;所述PCB板上对应所述端盖上的其他安装孔还开设有若干固定孔A1;所述PCB板通过固定孔A1、固定孔B2和固定孔C3安装于所述端盖上。

对应电动自行车上连接两侧脚踏板的中心转轴,所述PCB上开设有过孔,且所述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转轴的外径。所述中心转轴贯穿PCB板上开设的过孔,便于将PCB板安装于中置电机端盖的内侧。

当LM317为1个、MOS管为6个时,所述LM317和MOS管布设于PCB板的外缘上,且所述LM317上的固定孔B2、MOS管上的固定孔C3位于PCB板的外部。一方面,通过螺栓将PCB板上的LM317、MOS管紧紧的锁紧于端盖上,巧妙的运用PCB板上元器件的固定孔以实现控制器与中置电机端盖固连的目的,极大程度的节约了PCB板的空间;另一方面,借助于热传导的特性,可将LM317、MOS管的热量经过端盖散发到中置电机的外部,具有散热的作用。

由于中置电机壳体内部的空间较为有限,所述PCB板上的电解电容4采用卧式的方式固设于所述PCB板上,例如:将63V/1000UF的电解电容4卧式固设于PCB板上。由于PCB板上常设有控制电路和负载电路,为了避免控制电路和负载电路的交叉而出现的干扰问题,可将电解电容4固设于所述PCB板的中部,而控制电路和负载电路分别设置于电解电容4的两侧,即:将电源部分的元器件集中放在控制电路和负载电路之间,可实现负载电路的电源的导线和控制电路的电源的导线分开走线,减少因两个部分电源布线的交叉而出现的干扰,并尽量做到电源线的单点接地和实现布线最短化的目的。

此外,为了满足电气属性的要求,布设于PCB板上的主控芯片及外围控制电路的大部分元器件5可密集的统一布局在PCB板一侧区域的正反两面上,而PCB板上的主电路可布设于另一侧区域上,以便于电气导线的绘制、减少主电路上大电流对主控芯片及外围控制电路的影响。此外,对应中置电机壳体内部空间稍宽敞的PCB板的某一区域,集中布设主控芯片及外围控制电路的大部分元器件,以满足中置电机壳体内部空间狭小的要求、并最大程度的利用好PCB的可用面积。在布设主电路上大电流导线6时,在满足所述PCB外形轮廓限制的条件下,导线尽可能的走宽走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