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432发布日期:2019-02-10 23:1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感应灯管将感应器和电源驱动放置在一根灯管里。感应器感应到有人或物体移动后开灯,没有感应到人或物体移动,则延时关灯。现有灯管是单独感应单独控制,灯管感应到人或物体移动后只控制自身灯光,无法联动,感应距离近,控制范围小,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其在感应到人或者物体移动后会控制自身灯光,且能够与周围其他同类感应灯管通信联动,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和控制范围,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包括灯管,所述灯管内设有灯板,所述灯管两端设有接口端子,所述灯板上设有若干个LED灯珠,所述灯板上还设有微处理器、电源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微波感应器,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两个接口端子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第一正极输出端与LED灯珠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第一负极输出端与LED灯珠负极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第二正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第二负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微波感应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两个接口端子分别用于连接市电的零线、火线。电源转换模块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给感应灯管供电。

灯板为LED灯珠提供一个可靠的载体。LED灯珠为发光源,根据提供的电流不同发出不同亮度的光。微波感应器用于感应灯管附近是否有人或者物体移动。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电源转换模块给LED灯珠供电实现对LED灯珠亮灭的控制。

当微波感应器感应到附近有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微处理器控制电源转换模块以正常电压给LED灯珠供电,LED灯珠点亮照明。当微波感应器没有感应到附近有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微处理器控制电源转换模块停止给LED灯珠供电或者以低电压给LED灯珠供电,使得LED灯珠熄灭或调暗灯光。

当微波感应器感应到附近有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微处理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灯光控制信息发送至周围的感应灯管,周围的感应灯管接收到灯光控制信息后按照灯光控制信息控制自身的灯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感应灯管能够与周围其他同类感应灯管通信联动,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和控制范围,提升了用户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或ZIGBEE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LED灯珠在灯板上排列成一条直线且间距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微波感应器位于灯板一端,所述微处理器、电源转换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都位于灯板另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MOV、开关电源DB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7、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6、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1、二极管D2、变压器T1、SY58113芯片U1、DC-DC转换器,保险丝F1第一端与一个接口端子电连接,保险丝F1第二端与压敏电阻MOV第一端、开关电源DB1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压敏电阻MOV第二端与另一个接口端子、开关电源DB1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电源DB1的正极输出端与电感L2第一端、电阻R17第一端、电容C1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2第二端与电阻R17第二端、电容C6第一端、电阻R1第一端、二极管D2阴极、电容C2第一端、电阻R9第一端、LED灯珠正极、DC-DC转换器正极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1第二端与电阻R12第一端、电感L1第一端、开关电源DB1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12第二端与电感L1第二端、电容C6第二端、电容C4第二端都接地,电容C4第一端与电阻R2第二端、电阻R3第一端、SY58113芯片U1的3脚电连接,电阻R2第一端与电阻R1第二端电连接,SY58113芯片U1的2脚接地,SY58113芯片U1的1脚与二极管D2阳极、变压器T1一次绕组的异名端电连接,变压器T1一次绕组的同名端与电容C2第二端、电阻R9第二端、电容C14第一端、LED灯珠负极电连接,电容C14第二端接地,电阻R3第二端与二极管D1阴极电连接,二极管D1阳极与变压器T1二次绕组的异名端、电阻R5第一端电连接,变压器T1二次绕组的同名端接地,电阻R5第二端与电阻R4第一端、SY58113芯片U1的6脚电连接,SY58113芯片U1的4脚与电容C13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13第二端与电容C12第一端都接地,电容C12第二端通过电阻R6与SY58113芯片U1的5脚电连接,SY58113芯片U1的8脚与电阻R10第一端、电阻R7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10第二端与电阻R7第二端都接地,SY58113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11第一端、电容C15第一端、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电阻R11第二端与电容C15第二端都接地,DC-DC转换器的负极输入端接地,DC-DC转换器的正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DC-DC转换器的负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接地端电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给LED灯珠提供恒流输出,SY58113芯片U1的7脚为PWM控制端,可接收微处理器的PWM控制信号,通过PWM调制调节LED灯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感应到人或者物体移动后会控制自身灯光,且能够与周围其他同类感应灯管通信联动,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和控制范围,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框图;

图4是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DC-DC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灯管,2、灯板,3、接口端子,4、LED灯珠,5、微处理器,6、微波感应器,7、电源转换模块,8、无线通信模块,9、DC-DC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灯管1,灯管1内设有灯板2,灯管1两端设有接口端子3,灯板2上设有若干个LED灯珠4,灯板2上还设有微处理器5、电源转换模块7、无线通信模块8和微波感应器6,电源转换模块7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两个接口端子3电连接,电源转换模块7的第一正极输出端与LED灯珠4正极电连接,电源转换模块7的第一负极输出端与LED灯珠4负极电连接,电源转换模块7的第二正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的电源端电连接,电源转换模块7的第二负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的接地端电连接,微处理器5分别与微波感应器6、无线通信模块8和电源转换模块7的控制端连接。

两个接口端子分别用于连接市电的零线、火线。电源转换模块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给感应灯管供电。

灯板为LED灯珠提供一个可靠的载体。LED灯珠为发光源,根据提供的电流不同发出不同亮度的光。微波感应器用于感应灯管附近是否有人或者物体移动。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电源转换模块给LED灯珠供电实现对LED灯珠亮灭的控制。

当微波感应器感应到附近有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微处理器控制电源转换模块以正常电压给LED灯珠供电,LED灯珠点亮照明。当微波感应器没有感应到附近有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微处理器控制电源转换模块停止给LED灯珠供电或者以低电压给LED灯珠供电,使得LED灯珠熄灭或调暗灯光。

当微波感应器感应到附近有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微处理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灯光控制信息发送至周围的感应灯管,周围的感应灯管接收到灯光控制信息后按照灯光控制信息控制自身的灯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感应灯管能够与周围其他同类感应灯管通信联动,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和控制范围,提升了用户体验。

无线通信模块8为WIFI模块或ZIGBEE模块。

LED灯珠4在灯板2上排列成一条直线且间距相等。

微波感应器6位于灯板2一端,微处理器5、电源转换模块7和无线通信模块8都位于灯板2另一端

如图4所示,电源转换模块7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MOV、开关电源DB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7、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6、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1、二极管D2、变压器T1、SY58113芯片U1、DC-DC转换器9,保险丝F1第一端与一个接口端子电连接,保险丝F1第二端与压敏电阻MOV第一端、开关电源DB1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压敏电阻MOV第二端与另一个接口端子、开关电源DB1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电源DB1的正极输出端与电感L2第一端、电阻R17第一端、电容C1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2第二端与电阻R17第二端、电容C6第一端、电阻R1第一端、二极管D2阴极、电容C2第一端、电阻R9第一端、LED灯珠4正极、DC-DC转换器9正极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1第二端与电阻R12第一端、电感L1第一端、开关电源DB1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12第二端与电感L1第二端、电容C6第二端、电容C4第二端都接地,电容C4第一端与电阻R2第二端、电阻R3第一端、SY58113芯片U1的3脚电连接,电阻R2第一端与电阻R1第二端电连接,SY58113芯片U1的2脚接地,SY58113芯片U1的1脚与二极管D2阳极、变压器T1一次绕组的异名端电连接,变压器T1一次绕组的同名端与电容C2第二端、电阻R9第二端、电容C14第一端、LED灯珠4负极电连接,电容C14第二端接地,电阻R3第二端与二极管D1阴极电连接,二极管D1阳极与变压器T1二次绕组的异名端、电阻R5第一端电连接,变压器T1二次绕组的同名端接地,电阻R5第二端与电阻R4第一端、SY58113芯片U1的6脚电连接,SY58113芯片U1的4脚与电容C13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13第二端与电容C12第一端都接地,电容C12第二端通过电阻R6与SY58113芯片U1的5脚电连接,SY58113芯片U1的8脚与电阻R10第一端、电阻R7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10第二端与电阻R7第二端都接地,SY58113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11第一端、电容C15第一端、微处理器5的控制端电连接,电阻R11第二端与电容C15第二端都接地,DC-DC转换器9的负极输入端接地,DC-DC转换器9的正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的电源端电连接,DC-DC转换器9的负极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的接地端电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给LED灯珠提供恒流输出,SY58113芯片U1的7脚为PWM控制端,可接收微处理器的PWM控制信号,通过PWM调制调节LED灯的亮度。

DC-DC转换器9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