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路控制单火线取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9540发布日期:2019-03-27 10:4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路控制单火线取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火线取电电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三路控制单火线取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中,所用的单火线取电控制开关,在单火线取电上电流输出小不足以支撑180MA以上的模块工作,因此,当启动开关为启动功率要求大的继电器而言,该取电控制开关的工作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采用单火线的电子开关,但是只能和负载按单控方式相连,无法实现多控功能,即无法实现多个开关控制一路灯的工作方式,给使用带来不便,也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路控制单火线取电系统,具有单火线取电电流输出较大、还支持与负载按多路控制方式相连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控硅控制电路、取电电路与降压稳压电路,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降压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降压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熔断器F1、电阻、可控硅BTA24800B、二极管、光电耦合器和三极管,接线端子的3号引脚经熔断器F1和可控硅BTA24800B接回接线端子的1号引脚,可控硅BTA24800B的控制级经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反向串联后接光电耦合器的4号引脚,熔断器F1经电阻R1与可控硅BTA24800B的控制级相连,接线端子的1号引脚经电阻R2与光电耦合器的6号引脚相连,光电耦合器的1号引脚经电阻R3与3.3V的稳定电压源相连,光电耦合器的2号引脚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4后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电阻R4还经电阻R5与电容C1的并联后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与Control2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的连接方式相同。

优选的,所述取电电路包括BR1桥芯片、二极管、电容和稳压器U1,BR1桥芯片的2号引脚接于二极管D4的负极后接地,BR1桥芯片的2号引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后分与5.0V的稳定电压源相连,二极管D5的负极经电容C2后接地,且电容C2并联在稳压器U1的3号引脚和稳压器U1的1号引脚间,稳压器U1的1号引脚接地,稳压器U1的2号引脚接地,稳压器U1的4号引脚与51单片机JP1的8号引脚相连,稳压器U1的4号引脚与2号引脚之间接有电容C3,稳压器U1的4号引脚经电容C3接地。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与取电电路连接,接线端子的2号引脚经熔断器F1后与BR1桥芯片的1号引脚相连,可控硅BTA24800B的控制级经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反向串联后接BR1桥芯片的3号引脚,BR1桥芯片的3号引脚还与光电耦合器的4号引脚相连。

优选的,所述降压稳压电路包括BR2桥芯片、电解电容、电阻、降压器U2、稳压管D6和变压器T1,BR2桥芯片的1号引脚接于接线端子的2号引脚,BR2桥芯片的3号引脚接于接线端子的1号引脚,BR2桥芯片的2号引脚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相连,电解电容C4的正极还与AVCC电源相连,BR2桥芯片的4号引脚与电解电容C4的负极相连,电解电容C4的负极还接地,AVCC电源经电阻R6与降压器U2的3号引脚相连,降压器U2的1号引脚经电阻R7接地,降压器U2的1号引脚经电容C5和电阻R8的并联后再与电阻R9相连,降压器U2的1号引脚并接于变压器T1的次级,降压器U2的2号引脚经电阻R9与变压器T1的次级相连,降压器U2的3号引脚经稳压管D6与电阻R10串联再与电容C6并联后与变压器T1的次级相连,降压器U2的1号引脚与4号引脚相连,降压器U2的8号引脚与7号引脚相连且接于变压器T1的次级,降压器U2的5号引脚与6号引脚均接地,变压器T1的初级与二极管D7串联再与电解电容C7并联后接地,变压器T1的初级还接有5.0V的稳定电压源。

在负载关闭状态下,即可控硅控制电路不导通的状态下所述取电电路自行通过降压稳压电路从接线端子处取电,所述取电电路把220V的电网电压变为3.3V的稳定低电压直流输出,取得电流1000MA;在负载开启状态下,即可控硅控制电路导通的状态下,为了维持电路的供电,通过可控硅控制电路再经过取电电路取得电流400MA,无论负载开关导通还是截止,都能解决负载开关电路的自身供电问题,且负载可通过三路可控硅控制电路实现多路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单火线取电电流较大可驱动更多的智能设备;

(2)支持与负载按三路控制方式连接,优于传统的单路控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控硅控制电路与取电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压稳压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可控硅控制电路;2、取电电路;3、降压稳压电路;4、接线端子;5、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三路控制单火线取电系统,包括可控硅控制电路1、取电电路2与降压稳压电路3,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4连接,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1的输出端与取电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降压稳压电路3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降压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与所述取电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

在负载5关闭状态下,即可控硅控制电路1不导通的状态下所述取电电路2自行通过降压稳压电路3从接线端子4处取电,所述取电电路2把220V的电网电压变为3.3V的稳定低电压直流输出,取得电流1000MA;在负载5开启状态下,即可控硅控制电路1导通的状态下,为了维持电路的供电,通过可控硅控制电路1再经过取电电路2取得电流400MA,无论负载5开关导通还是截止,都能解决负载5开关电路的自身供电问题,且负载5可通过三路可控硅控制电路1实现多路控制开关。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1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熔断器F1、电阻、可控硅BTA24800B、二极管、光电耦合器和三极管,接线端子4的3号引脚经熔断器F1和可控硅BTA24800B接回接线端子4的1号引脚,可控硅BTA24800B的控制级经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反向串联后接光电耦合器的4号引脚,熔断器F1经电阻R1与可控硅BTA24800B的控制级相连,接线端子4的1号引脚经电阻R2与光电耦合器的6号引脚相连,光电耦合器的1号引脚经电阻R3与3.3V的稳定电压源相连,光电耦合器的2号引脚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4后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电阻R4还经电阻R5与电容C1的并联后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与Control2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的连接方式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取电电路2包括BR1桥芯片、二极管、电容和稳压器U1,BR1桥芯片的2号引脚接于二极管D4的负极后接地,BR1桥芯片的2号引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后分与5.0V的稳定电压源相连,二极管D5的负极经电容C2后接地,且电容C2并联在稳压器U1的3号引脚和稳压器U1的1号引脚间,稳压器U1的1号引脚接地,稳压器U1的2号引脚接地,稳压器U1的4号引脚与51单片机JP1的8号引脚相连,稳压器U1的4号引脚与2号引脚之间接有电容C3,稳压器U1的4号引脚经电容C3接地。

实施例4: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与取电电路2连接,接线端子4的2号引脚经熔断器F1后与BR1桥芯片的1号引脚相连,可控硅BTA24800B的控制级经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反向串联后接BR1桥芯片的3号引脚,BR1桥芯片的3号引脚还与光电耦合器的4号引脚相连。

实施例5: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降压稳压电路3包括BR2桥芯片、电解电容、电阻、降压器U2、稳压管D6和变压器T1,BR2桥芯片的1号引脚接于接线端子4的2号引脚,BR2桥芯片的3号引脚接于接线端子4的1号引脚,BR2桥芯片的2号引脚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相连,电解电容C4的正极还与AVCC电源相连,BR2桥芯片的4号引脚与电解电容C4的负极相连,电解电容C4的负极还接地,AVCC电源经电阻R6与降压器U2的3号引脚相连,降压器U2的1号引脚经电阻R7接地,降压器U2的1号引脚经电容C5和电阻R8的并联后再与电阻R9相连,降压器U2的1号引脚并接于变压器T1的次级,降压器U2的2号引脚经电阻R9与变压器T1的次级相连,降压器U2的3号引脚经稳压管D6与电阻R10串联再与电容C6并联后与变压器T1的次级相连,降压器U2的1号引脚与4号引脚相连,降压器U2的8号引脚与7号引脚相连且接于变压器T1的次级,降压器U2的5号引脚与6号引脚均接地,变压器T1的初级与二极管D7串联再与电解电容C7并联后接地,变压器T1的初级还接有5.0V的稳定电压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