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OE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7825发布日期:2019-03-15 19:2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POE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OE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POE交换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换机机壳大部分为开孔散热或风扇散热。开孔散热容易吸入灰尘,在开孔处加防尘网后又使交换机内部热量难以散发出去。风扇散热使用风扇来对交换机热量进行强迫对流,为保证即使在POE交换机严重发热时仍能有较好的散热效果,时常会使用转速较快的散热风扇。但转速快的散热风扇功率较大且耗能较大,但POE交换机发热量低时,使用转速快的散热风扇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能够减少能耗的POE交换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OE交换机,包括外壳、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POE交换主板、散热风扇、温控开关以及转速控制电路;

所述转速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90、三极管Q89、二极管D4、电阻R369以及电阻R368,所述三极管Q90的基极通过温控开关与3.3v电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9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90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368和电阻R369后与12v电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9的基极通过电阻R368后与所述三极管Q90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9的发射极与12v电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三极管Q89的基极电连接,散热风扇与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速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温控开关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Q90的基极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速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C199,所述三极管Q90的基极通过电容C199后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转速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99,所述二极管D99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99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开关设有第一连接脚、第二连接脚以及双金属片,所述第一连接脚的一端与三极管Q90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脚的另一端设有定触点,所述第二连接脚的一端与3.3v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脚的另一端与双金属片连接,所述双金属片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脚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定触点接触的动触点。

作为优选,所述POE交换机还包括导热片,所述POE交换主板通过所述导热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片为矽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温控开关控制转速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并令转速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散热风扇的输入电压,使得散热风扇的转速随转速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改变而改变,从而达到既保证POE交换机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又降低POE交换机的能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速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外壳,2—POE交换主板,3—散热风扇,4—温控开关,41—第一连接脚,411—定触点,42—第二连接脚,43—双金属片,431—动触点,5—转速控制电路,6—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POE交换机,包括外壳1、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POE交换主板2、散热风扇3、温控开关4以及转速控制电路5;所述转速控制电路5包括三极管Q90、三极管Q89、二极管D4、电阻R369以及电阻R368,所述三极管Q90的基极通过温控开关4与3.3v电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9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90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368和电阻R369后与12v电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9的基极通过电阻R368后与所述三极管Q90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9的发射极与12v电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三极管Q89的基极电连接,散热风扇3与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电连接。

三极管Q89和三极管Q90起开关管的作用。当外壳1内的温度逐渐上升并高于55℃时,温控开关4导通,三极管Q90的基极与3.3v电源电连接,此时三极管Q90的Ube>0.7V,因此三极管Q90导通。此时三极管Q89的基极的电位等于电阻R368的分压电压,三极管Q89的发射极的电位等于12v,三极管Q89Ueb>0.7V,三极管Q89导通,散热风扇3与12v电源接通且高速转动。当外壳1内的温度逐渐下降并低于40℃时,温控开关4断开,三极管Q90无法实现Ube>0.7V,因此三极管Q90断开。电阻R369的阻值较小,此时三极管Q89的基极的电位约等于12V,三极管Q89无法实现Ueb>0.7V,三极管Q89断开。散热风扇3通过二极管D4与12V电源连接,由于二极管D4产生压降,因此散热风扇3的输入电压约为8V,散热风扇3低速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温控开关4控制转速控制电路5的输出电压,并令转速控制电路5的输出电压作为散热风扇3的输入电压,使得散热风扇3的转速随转速控制电路5的输出电压改变而改变,从而达到既保证POE交换机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又降低POE交换机的能耗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转速控制电路5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温控开关4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Q90的基极电连接。有效防止电流倒灌进3.3v电源,从而达到保护3.3v电源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转速控制电路5还包括电容C199,所述三极管Q90的基极通过电容C199后接地。通过电容C199进行滤波,从而减少输入三极管Q90的电压的纹波,从而提高转速控制电路5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所述转速控制电路5还包括二极管D99,所述二极管D99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99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Q89的集电极电连接。对三极管Q89的集电极进行钳位,防止地电流倒灌导致击穿三极管Q89。

如图3所示,所述温控开关4设有第一连接脚41、第二连接脚42以及双金属片43,所述第一连接脚41的一端与三极管Q90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脚41的另一端设有定触点411,所述第二连接脚42的一端与3.3v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脚42的另一端与双金属片43连接,所述双金属片43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脚4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定触点411接触的动触点431。当外壳1内的温度逐渐上升并高于55℃时,双金属片43上的动触点431与第一连接脚41的定触点411接触,使得三极管Q90的基极与3.3v电源连接。当外壳1内的温度逐渐下降并低于40℃时,双金属片43发生形变,使得双金属片43上的动触点431不再与第一连接脚41的定触点411接触,使得三极管Q90的基极与3.3v电源断开。

如图1所示,所述POE交换机还包括导热片6,所述POE交换主板2通过所述导热片6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连接。传统的POE交换机中,POE交换主板2的热量通过空气传送至外壳1,并由外壳1散失至空气中,从而实现散热。但空气的导热系数低,传热较慢。本实用新型利用导热片6令POE交换主板2的热量加快传送至外壳1,并由外壳1散失至空气中,从而加快POE交换主板2的散热速度。

所述导热片6为矽胶片。空气的导热系数为0.023K,而矽胶片的导热系数为2.0K,能够有效加快散热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