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ED灯具可调节色温与亮度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043发布日期:2019-07-19 22:1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ED灯具可调节色温与亮度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LED灯具可调节色温与亮度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LED照明领域,调光调色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调光即调节光源的亮度;所谓调色温,通俗地认为是调整光源的颜色,色温是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不同,光的颜色各不相同。色温与亮度的不同往往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例如高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一种阴冷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LED调光调色温驱动电源方案为前级AC-DC功率转换,后级两路恒流电路,分别驱动两组不同色温的LED光源,由遥控器对控制模块进行控制,控制模块分别输出两路PWM调光信号,对两路恒流电流进行调节,使两路LED光源的电流进行不同的配比组合,从而实现调光调色温功能;这样设计电路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LED灯具可调节色温与亮度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LED灯组、第二LED灯组、控制模块、恒流模块、反相器、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使能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及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向所述第一LED灯组和第二LED灯组输出恒定电流,所述第一MOS管串联在所述第一LED灯组回路内,且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串联在所述第二LED灯组的回路内,且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所述恒流模块输出电流进而控制两路LED灯组亮度,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直接控制第一MOS管,再经反相器进行反相后控制第二MOS管,使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连接的两路LED模组电流实现一个周期内互补,而达到不同的电流比例组合,从而实现调色温功能;所述恒流模块输出一个恒定的总输出电流,供给两路LED模组,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级与所述第一LED灯组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级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在所述反相器的漏级上,所述第二MOS管的漏级与所述第二LED灯组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级接地;所述反相器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的源级接地。

优选地,所述恒流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LED灯组高电位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LED灯组高电位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

优选地,还包括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通过二极管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在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恒源模块设置所述二极管,使电流单向导通,保护电路;设有第一电容,将所述变压器输出的高频谐波过滤,保护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整流桥、电压控制模块、第三MOS管和变压器;所述整流桥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正极上;所述电压控制连接在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漏级与所述变压器初级线圈负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级接地;所述变压器次级线圈连接在所述二极管上;由所述整流桥、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第三MOS管、变压器、二极管、第二电容等组成AC-DC功率转换,给后级电路提供供电支持。

优选地,所述整流桥与所述变压器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将所述变压器输出的高频谐波过滤,保护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外部指令,并将指令传递到所述控制模块上。

优选地,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为多段开关,调节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变化,改变输出总电流,进行调光;所述第二开关为多段开关,调节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变化,改变两路LED模组的电流比例,进行调色温。

优选地,所述通讯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接收器、以及设置在外部的遥控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遥控器通过红外信号连接;所述遥控器控制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遥控器通过控制第一信号输出端变化,改变输出总电流,进行调光;所述遥控器通过控制第二信号输出端变化,改变两路LED模组的电流比例,进行调色温。

优选地,所述反相器(Q1)为三级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二MOS管(Q3)的栅极连接,发射级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三极管和MOS管组合控制两路LED灯组的电流,减少一路恒流模块,使电路更加高效,节省电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U1-控制模块,U2-恒流模块,UR-整流桥,Q1-反相器,Q2-第一MOS管,Q3-第二MOS管,Q4-第三MOS管,LED1-第一LED灯组,LED2-第二LED灯组,IC-电压控制模块,T1-变压器,C0-第二电容,C1-第一电容,D1二极管,S1-第一开关,S2-第二开关,PWM1-第一信号输出端,PWM2-第二信号输出端,IN-电源输入端,OUT-电源输出端,DIM-信号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LED灯具可调节色温与亮度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LED灯组LED1、第二LED灯组LED2、控制模块U1、恒流模块U2、反相器Q1、第一MOS管Q2和第二MOS管Q3;控制模块U1包括使能恒流模块U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及第二信号输出端;恒流模块U2向第一LED灯组LED1和第二LED灯组LED2输出恒定电流,第一MOS管Q2串联在第一LED灯组LED1回路内,且第一MOS管Q2的栅极与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MOS管Q3串联在第二LED灯组LED2的回路内,且第二MOS管Q3的栅极连接反相器Q1的输出端;反相器Q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

具体地,第一MOS管Q2的栅极与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漏级与第一LED灯组LED1连接,源级接地;第二MOS管Q3的栅极连接在反相器Q1的输出端上,漏级与第二LED灯组LED1连接,源级接地。

具体地,恒流模块U2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入端与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LED灯组LED1高电位一端连接在电源输出端;第二LED灯组LED2高电位一端连接在电源输出端。

具体地,还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入模块通过二极管D1与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1与电源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C1;电源输入模块包括整流桥UR、电压控制模块IC、第三MOS管Q4和变压器T1;整流桥UR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整流桥UR另一端连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正极上;电压控制模块IC连接在第三MOS管Q4的栅极,第三MOS管Q4的漏级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负极连接,第三MOS管Q4的源级接地;变压器T1次级线圈连接在二极管D1上;整流桥UR与变压器T1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C0。

具体地,还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U1连接;通讯模块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开关S1控制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S2控制第二信号输出端。

具体地,反相器Q1为三级管;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集电极与第二MOS管Q3的栅极连接,发射级接地。。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LED灯具可调节色温与亮度的控制电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还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U1连接;通讯模块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接收器、以及设置在外部的遥控器;接收器与遥控器通过红外信号连接,遥控器控制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