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控制柜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3952发布日期:2019-07-06 11:31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变频控制柜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控制柜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变频控制柜主要用于调节设备的工作频率,减少能源损耗,能够平稳启动设备,减少设备直接启动时产生的大电流对电机的损害。同时自带模拟量输入(速度控制或 反馈信号用),PID控制,泵切换控制(用于恒压),通信功能,宏功能(针对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参数设定),多段速等等。可广泛适用于工农业生产及各类建 筑的给水、排水、消防、喷淋管网增压以及暖通空调冷热水循环等多种场合的自动控制。

智能变频控制柜长期工作会散发大量的热量,降低控制柜内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变频控制柜的散热主要是在柜体背面设置排风扇及排风窗,利用排风扇散热,散热效率低下,散热效果差,不能满足变频控制柜长期频繁使用的要求,而且排风窗的存在,容易导致尘土及雨水进入柜体内,对变频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控制柜散热装置,它是在现有的变频控制柜的一侧设置散热冷却柜,散热冷却柜体内设置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与变频控制柜内进行热交换,向变频控制柜内输送冷空气,实现变频控制柜的冷却散热,同时变频控制柜体无需设置排风窗,从而避免雨水或灰尘进入柜体内,对变频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变频控制柜的正常稳定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频控制柜散热装置,其中:包括控制柜体、冷却柜体及换热系统,所述的冷却柜体设置在控制柜体的一侧,换热系统设置在冷却柜体内,控制柜体内设置变频控制电器元件,所述的控制柜体包括外柜体、内柜体、柜门及连接板,所述的内柜体设置在外柜体内,内柜体与外柜体之间的空隙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的冷却通道内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内柜体与外柜体,并将冷却通道分割成上腔体及下腔体两部分,所述的内柜体的开口上设置有柜门,所述的内柜体的上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连通冷却通道的上腔体,所述的内柜体的下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连通冷却通道的下腔体,所述的外柜体的上部设置有冷风进口,冷风进口连通冷却通道的上腔体与冷却柜体,所述的外柜体的下部设置有热风出口,热风出口连通冷却通道的下腔体与冷却柜体,所述的冷却柜体内设置有换热系统,所述的换热系统包括水箱、水泵、冷却塔及换热器,所述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水泵的进水口,所述的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换热器的进水口,所述的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水箱的回水口,换热器设置在冷却塔内,所述的冷却塔的下端设置热风进口,所述的冷却塔的上端设置冷风出口,所述的冷风出口通过管道及风机连通外柜体上的冷风进口。

进一步,所述的内柜体下部的出风口上设置有排风扇。

进一步,所述的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内柜体的顶板及侧板上,所述的进风口内设置有导向叶片。

进一步,所述的冷却柜体的侧板上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的百叶窗的内侧设置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的换热器为盘旋设置在冷却塔内的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上设置有换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变频控制柜的一侧设置散热冷却柜,散热冷却柜体内设置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与变频控制柜内进行热交换,向变频控制柜内输送冷空气,实现变频控制柜的冷却散热,同时变频控制柜体无需设置排风窗,从而避免雨水或灰尘进入柜体内,对变频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变频控制柜的正常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体的外柜体只设置与冷却柜体连通的冷风进口及热风出口,控制柜体与外界不连通,从而有效的避免外界粉尘及雨水进入控制柜体内,对控制柜体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有效的保护。

3、本市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有效的实现变频控制柜的冷却散热,保证变频控制柜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变频控制柜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柜体1、冷却柜体2及换热系统,所述的冷却柜体2设置在控制柜体1的一侧,换热系统设置在冷却柜体2内,控制柜体1内设置变频控制电器元件,所述的控制柜体1包括外柜体11、内柜体12、柜门13及连接板14,所述的内柜体12设置在外柜体11内,内柜体12与外柜体11之间的空隙形成冷却通道15,所述的冷却通道15内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连接内柜体12与外柜体11,并将冷却通道15分割成上腔体16及下腔体17两部分,所述的内柜体12的开口上设置有柜门13,所述的内柜体12的上部设置有进风口18,所述的进风口18连通冷却通道15的上腔体16,进风口18的数量为4个,4个进风口18分别设置在内柜体12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背面板上,所述的进风口18内设置有导向叶片,所述的内柜体12的下部设置有出风口19,出风口19连通冷却通道15的下腔体17,出风口19上设置有排风扇8,所述的外柜体11的上部设置有冷风进口110,冷风进口110连通冷却通道15的上腔体16与冷却柜体2,所述的外柜体11的下部设置有热风出口111,热风出口111连通冷却通道15的下腔体17与冷却柜体2,所述的冷却柜体2内设置有换热系统,所述的换热系统包括水箱3、水泵4、冷却塔5及换热器6,所述的水箱3的出水口连通水泵4的进水口,所述的水泵4的出水口连通换热器6的进水口,所述的换热器6的出水口连通水箱3的回水口,换热器6设置在冷却塔5内,换热器6为盘旋设置在冷却塔5内的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上设置有换热翅片。所述的冷却塔5的下端设置热风进口51,所述的冷却塔5的上端设置冷风出口52,所述的冷风出口52通过管道及风机7连通外柜体11上的冷风进口110。所述的冷却柜体2的侧板上设置有百叶窗9,所述的百叶窗9的内侧设置过滤网10。

使用时,启动水泵4、风机7及排风扇8,内柜体12内的热空气通过排风扇8排向冷却通道15的下腔体17内,然后从外柜体11上的热风出口111进入冷却柜体2内,在风机7的作用下,从冷却塔5下端的热风进口51进入冷却塔5内,水泵4抽取水箱3内的水,并将水送入换热器6内,进入冷却塔5内的热风与换热器6进行热交换,热风降温冷却后,从冷却塔5上端的冷风出口52排出,在风机7的作用下被送入外柜体11与内柜体12之间的冷却通道15的上腔体16内,然后从内柜体12上的进风口18进入内柜体12内,对内柜体12内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冷却,换热器6内的水吸收热风中的热量后从回水口进入水箱3冷却。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变频控制柜的冷却散热。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