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及太阳能桌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5921发布日期:2019-10-22 21:2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及太阳能桌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及太阳能桌灯。



背景技术:

桌灯作为一种照明灯具,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居及户外场所中并作为照明用具使用,太阳能桌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主要能源消耗,相较于采用传统AC供电方式作为主要能源消耗的桌灯而言,具有节能环保,电能利用率高、操作安全及成本低廉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现有的太阳能桌灯仅起到照明的作用,功能较为单一,专利号201620909887,公布日为2016年8月19日,公布了户外太阳能桌灯装置,存在不具备光源显示功能的问题。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节能环保、功能多样,同时兼具有光源显示功能的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及太阳能桌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太阳能桌灯存在不具备光源显示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包括: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光源显示控制模块及MCU微控制器模块;其中,

所述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的输出端与MCU微控制器模块的电源端耦接;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的若干I/O控制端口与光源显示控制模块的若干输入端耦接;所述光源显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的I/O控制端口耦接。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包括太阳能充电电路以及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端通过二极管D1与电池BAT的正极端耦接;所述太阳能板的负极端通过电容C1与地线耦接;所述电池BAT的正极端通过电阻R1与控制芯片U1耦接,所述电池BAT的负极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与控制芯片U2耦接;电容C2与所述控制芯片U1耦接;所述控制芯片U1通过电阻R2与地线耦接;所述控制芯片U1与所述U2进行耦接;开关S1的一端与电池BAT的正极端耦接,另一端作为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通过电容C3与地线耦接。

进一步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所述控制芯片U3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耦接;电容C4的一端作为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CC与控制芯片U3耦接;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耦接后,再与地线耦接。

进一步地,光源显示控制模块包括驱动控制电路及光源显示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中包括电机M1;所述电机M1的一端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耦接,另一端与地线耦接;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按键K1;所述按键K1的一端与MCU微控制器模块中的控制芯片U4耦接,另一端与地线耦接。

进一步地,光源显示电路中包括若干LED光源,若干所述LED光源的一端采用共阳极的连接方式通过电阻R3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耦接,另一端分别与MCU微控制器模块中的控制芯片U4耦接。

进一步地,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中的控制芯片U4分别与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CC及电容C5耦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4耦接后,再与地线耦接。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还包括灯体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显示组件及太阳能板;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灯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包括灯罩、灯架以及灯座;所述灯罩内侧设有卡接槽:所述灯架与所述灯座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台阶及第二卡接台阶;所述灯罩、灯架及灯座利用其本体上分别设有的卡接槽、第一卡接台阶及第二卡接台阶构成的卡接结构进行联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旋转叶片及第二旋转叶片;所述第二旋转叶片本体上设有发光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灯架上设有的转轴采用直联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灯架本体上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路板采用电性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灯座本体上设有储能元件底座;所述控制组件中包括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与所述储能元件底座上设有的限位弹簧及限位凸条档肋采用限位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灯座本体上设有光源开关;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光源开关分别与所述电路板采用电性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相较于传统的太阳能桌灯增加了灯具显示功能,即利用MCU微控制器模块采集光源显示控制模块中光源显示组件的旋转速率,依据其旋转速率的快慢计算出不同时刻光源显示组件中点阵光源的灯光变化频率,采用编程的方式实现对灯光变化方式的精确控制,依据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的特点,实现对预先设定的文字及图案的显示,有效解决了传统太阳能桌灯存在的结构单一、功能匮乏且不具备光源显示功能的问题。整个装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主要能源消耗,具有节能环保,运营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整个灯具采用可拆卸设计,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太阳能桌灯结构上存在组装及拆卸工序繁复及耗时的问题,使灯具的组装及维修更加灵活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图1中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控制电路图;

图3为图2中控制芯片U2的内部结构电路图;

图4为图1中光源显示控制模块中的驱动控制电路图;

图5为图1中光源显示控制模块中的光源显示电路图;

图6为图1中MCU微控制器模块控制电路图;

图7为图2中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元件的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控制电路中的太阳能充电电路优选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组装结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显示组件的组装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10 灯罩 111 卡接槽 120 灯架

121 第一卡接台阶 122 转轴 130 灯座

131 第二卡接台阶 132 储能元件底座 1321 限位弹簧

1322 限位凸条档肋 133 光源开关 210 显示组件

211 第一旋转叶片 2111 第一卡槽 2112 第一卡接键

212 第二旋转叶片 2121 发光组件 2122 灯珠

2123 第二卡槽 2124 第二卡接键 2125 第二环形安装槽

2126 载体 213 第三卡槽 214 第三卡接键

215 轴孔 220 太阳能板 230 电路板

231 电机 232 第一环形安装槽 240 储能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如图1所示,包括: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光源显示控制模块及MCU微控制器模块;

所述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的输出端与MCU微控制器模块的电源端耦接;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的若干I/0控制端口与光源显示控制模块的若干输入端耦接;所述光源显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的I/O控制端口耦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预先设定的待显示图片及文字信息存入到MCU微控制器的SRAM中,再利用MCU微控制器模块采集光源显示控制模块中光源显示组件的旋转速率,依据其旋转速率的快慢计算出不同时刻光源显示组件中点阵光源灯光变化的频率,采用编程的方式实现对点阵光源的动态扫描,并将各个光源的状态位置信息及时反馈给MCU微控制器,以此实现对不同位置的各个光源开启/关闭的精确控制,同时利用人眼具有的“视觉暂留”的特点,实现对特定文字及图案内容的显示。

此外,由于MCU微控制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3.3v,因此需要利用电压转换电路对太阳能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转换。整个装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主要能源消耗,白天利用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中的太阳能充电电路给储能元件充电,夜晚储能元件为光源提供电能,以此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相较于传统的太阳能桌灯增加了灯具显示功能,即利用MCU微控制器模块采集光源显示控制模块中光源显示组件的旋转速率,依据其旋转速率的快慢计算出不同时刻光源显示组件中点阵光源的灯光变化频率,采用编程的方式实现对灯光变化方式的精确控制,依据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的特点,实现对预先设定的文字及图案的显示,有效解决了传统太阳能桌灯存在的结构单一、功能匮乏且不具备光源显示功能的问题。整个装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主要能源消耗,具有节能环保,运营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整个灯具采用可拆卸设计,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太阳能桌灯结构上存在组装及拆卸工序繁复及耗时的问题,使灯具的组装及维修更加灵活便捷。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包括太阳能充电电路以及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包括太阳能充电电路以及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端通过二极管D1与电池BAT的正极端耦接;所述太阳能板的负极端通过电容C1与地线耦接;所述电池BAT的正极端通过电阻R1与控制芯片U1耦接,所述电池BAT的负极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及控制芯片U2耦接;电容C2与所述控制芯片U1耦接;所述控制芯片U1通过电阻R2与地线耦接;所述控制芯片U1与所述U2进行耦接;开关S1的一端与电池BAT的正极端耦接,另一端作为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通过电容C3与地线耦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所述太阳能充电及调压模块包括太阳能充电电路以及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若储能元件为锂电池,为避免锂电池因反充现象而对后续电路造成损坏,需要在太阳能板的正极端与锂电池BAT的正极端之间耦接一只防反充二极管D1。为降低电源输出的电流或电压的脉动波纹系数、滤除回路中的交流和高次谐波成分以及提高电源输出的瞬间过载能力,需要在太阳能板的负极端与地线间耦接一只滤波电容C1。同时为避免锂电池BAT因过充电、过放电以及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池寿命的缩短或电池损坏,需要设计一个锂电池保护电路,如图2所示,锂电池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1采用DW01A芯片,该芯片内部集成有高精度电压检测与时间延迟电路,并具有工作电压低及过流保护复位等特点。锂电池BAT的正极端通过电阻R1与DW01A芯片的正电源引脚VDD耦接,锂电池BAT的负极端与DW01A芯片的负电源引脚VSS耦接。为降低电源输出的电流或电压的脉动波纹系数、滤除回路中的交流和高次谐波成分以及提高电源输出的瞬间过载能力,需要在DW01A芯片的正电源引脚VDD与负电源引脚VSS间耦接一只滤波电容C2。

进一步地,锂电池保护芯片DW01在使用时需要串接两个N型MOSFET开关管,以此实现对锂电池放电、过充及短路的保护控制。其中两个N型MOSFET开关管采用集成控制芯片U2替代,控制芯片U2为8205A芯片,该芯片内部集成了两个N型MOSFET开关管M1及M2如图3所示,其中两个开关管M1与M2的源极S1和S2以及漏极D11和D22间分别耦接一只二极管DM1和DM2,开关管M1与M2的漏极D11与D22耦接。8205A芯片中M1开关管的栅极G1与锂电池保护芯片DW01的放电控制FET门限连接引脚OD耦接;8205A芯片中M1开关管的栅极G2与锂电池保护芯片DW01的充电控制FEL连接引脚OC耦接;8205A芯片中M1开关管的源极S1与锂电池BAT的负极端耦接;8205A芯片中M2开关管的源极S2通过电阻R2与锂电池保护芯片DW01的电流感应输入引脚(即充电器检测)CS I耦接后,再与地线耦接。

进一步地,若锂电池保护芯片DW01的电源电压VDD(即锂电池BAT的输出电压)介于过放电检测电压VODP与过充电检测电压VOCP之间,且电流感应输入引脚CS I的电压VCS I介于充电器检测电压VCHA与过流1检测电压VOI 1间,那么控制芯片U2(即8205A芯片)中的两个开关管M1与M2均开启,此时锂电池BAT处于充电和放电正常进行状态。当锂电池BAT进入充电状态时,可通过DW01A芯片的电源电压引脚VDD检测到锂电池BAT的电压值,当VDD引脚的电压值大于过充电检测电压VOCP值,且充电延迟时间超过过充电检测迟延时间TOC时,控制芯片8205A中的开关管M2关闭。若进入充电状态后,需要解除充电状态而进入正常状态时,需要闭合与锂电池BAT正极耦接的开关S1,使锂电池BAT处于自放电状态,当锂电池BAT通过自放电后,检测到其电压值低于锂电池保护芯片DW01A的过充电释放电压VOCR时,控制芯片8205A中的开关管M2开启,此时锂电池BAT重新返回到正常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当锂电池BAT由正常模式进入到放电模式是,可以通过检测VDD引脚的电压值是否小于过放电检测电压VODP,且放电迟延时间是否超过过放电检测迟延时间TOD,若超过则关闭控制芯片8205A中的开关管M1。在正常模式下,若锂电池BAT的放电电流过大时,需要对电流感应输入引脚CSI的电压VCSI进行检测,并判断其电压值是否大于过电流1检测电压VOI1或过电流2检测电压VOI2,同时检测锂电池BAT放电迟延时间是否大于过电流1检测迟延时间TOI1或过电流2检测迟延时间TOI2,若是,则代表此时锂电池BAT处于短路状态,需要对控制芯片8205A中的开关管M1进行关闭处理的同时CSI引脚通过外部电阻R2与电源的负极端(或地线)耦接。当锂电池BAT保护电路处于过流状态时,若需要返回到正常状态,需要移去负载或将介于电池正负极间的电阻阻值调至500kΩ以上,同时还要保证电流感应输入引脚CSI的电压VCSI低于过电流1检测电压VOI1,则开启控制芯片8205A中的开关管M1,即锂电池BAT返回至正常状态。

此外,上述表述中所述的过流电测电压是指电流感应输入引脚CS I与地线之间的电压Vo i,该电压参数值需要与控制芯片8205A中的两个开关管M1与M2之间的Rdson导通电阻的阻值进行换算,才能得到其过流电流值Ioi,即loi=Voi/(RdsonM1+RdsonM2)。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若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元件,则太阳能充电电路如图7所示,太阳能充电电路中的充电控制芯片U1采用LTM8052芯片,该芯片为两象限恒压恒流(CVCC)降压型μModule稳压器,芯片内置有开关控制器、电感器和支持组件,芯片的电压输入范围为6v-36v,电压输出范围为1.2v-24v,其输出电流限定值可由一个控制电压、一个电阻或一个热敏电阻来设定,该芯片用于超级电容充电及电池电量平衡。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充电控制芯片U1的电压输入VIN引脚分别与电阻R1和太阳能板的正极端耦接;太阳能板的负极端通过电容C4与地线耦接,为降低电源输出的电流或电压的脉动波纹系数、滤除回路中的交流和高次谐波成分以及提高电源输出的瞬间过载能力,需要在太阳能板与地线之间耦接一只滤波电容C4。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调节控制芯片U1的使能引脚RUN耦接,该引脚为芯片的使能引脚,同时能够实现精确的低压锁定功能,当RUN引脚输入的充电电流低于100μA时,可通过设置在该引脚上的上拉电阻R1进行调节,拉高其电压值。所述充电控制芯片U1的可编程控制引脚RT与电阻R2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地线耦接,通过在引脚RT与地线之间串接一个电阻,以此实现利用可编程的方式控制LTM8052芯片的开关频率,芯片内部设有一个开关功能切换表格,通过改变电阻值实现对LTM8052内部开关频率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U1的最大稳压控制引脚CTL_I与CTL_T和参考电压引脚VREF三者进行耦接,LTM8052芯片具有输出电流限定功能,该功能可以利用在最大稳压控制引脚CTL_T上耦接一个电阻或一个热敏电阻来设定,其中引脚CTL_T与引脚CTL_I的最大控制电压均为1.5V,若不使用该功能,则将引脚CTL_T与引脚CTL_I与参考电压VREF引脚耦接。VREF作为内部参考电压引脚,当输入电压引脚VIN的电压值高于6v且使能引脚RUN为高电平时,参考电压引脚VREF启动,并提供2v内部参考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芯片U1的电源输出引脚VOUT分别与电容C2与超级电容C3耦接;所述电容C2与超级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线耦接,为降低电源输出引脚VOUT的电流或电压的脉动波纹系数、滤除回路中的交流和高次谐波成分以及提高电源输出的瞬间过载能力,需要在输出电源与地线之间耦接一只滤波电容C2。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U1的ADJ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地线耦接,通过在ADJ引脚与地线间耦接一个电阻R3用于将ADJ引脚的电压值调制1.19v。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U1的频率同步引脚SYNC与接地引脚分别与地线耦接,利用SYNC引脚控制实现芯片内部开关频率与外部时钟的同步,本设计中不需要用到该种功能,因此将该引脚进行接地处理。

优选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所述控制芯片U3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耦接;电容C4的一端作为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CC与控制芯片U3耦接;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耦接后,再与地线耦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由于MCU微控制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3.3v,而太阳能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VBAT+与MCU的工作电压不匹配,无法直接对MCU微控制器模块供电,因此需要进行电压转换。电压转换电路中电压转换控制芯片U2采用GF9901系列低压差电压稳压器芯片,该芯片是一款具有高纹波抑制率、低功耗、低压差,同时兼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的CMOS降压型电压稳压器。该芯片具有较低的静态偏置电流,在输入、输出电压差极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调整率。电压转换控制芯片GF9901的电压输入引脚VI N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耦接;为降低电源输出的电流或电压的脉动波纹系数、滤除回路中的交流和高次谐波成分以及提高电源输出的瞬间过载能力,需要在电压转换控制芯片GF9901的电压输入引脚VI N与地线间、电压转换控制芯片GF9901的电压输出引脚VOUT与地线间分别耦接一只滤波电容C3及C4。白天太阳能板依据光电效应原理,将太阳光照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对储能元件进行充电,此时开关S1处于断开状态,即后续电压转换电路、光源显示控制模块及MCU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夜晚太阳能板停止给储能元件充电,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为后续电路及模块的工作提供电能。

优选地,光源显示控制模块包括驱动控制电路及光源显示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中包括电机M1;所述电机M1的一端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耦接,另一端与地线耦接;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按键K1;所述按键K1的一端与MCU微控制器模块中的控制芯片U4耦接,另一端与地线耦接。

优选地,光源显示电路中包括若干LED光源,若干所述LED光源的一端采用共阳极的连接方式通过电阻R3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耦接,另一端分别与MCU微控制器模块中的控制芯片U4耦接。

优选地,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中的控制芯片U4分别与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CC及电容C5耦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4耦接后,再与地线耦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所述光源显示控制模块包括驱动控制电路及光源显示电路;其中驱动电路中包括按键控制电路及电机驱动电路。所述按键控制电路控制太阳能桌灯的开启/关闭,闭合开关S1电压转换电路将太阳能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VBAT+转换成3.3v给MCU控制模块供电,其中MCU控制芯片采用HT66F004芯片,所述控制按键电路中的按键K1的一端与HT66F004芯片的PC1脚耦接,所述光源显示电路中包含若干LED点光源,如图5所示,若干LED点光源采用共阳极的方式耦接在一起后,再通过驱动保护电阻R3与太阳能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BAT+(即储能元件的电压输出端)耦接;若干LED点光源的另一端分别与HT66F004芯片的PA0-PA7以及PB0-PB2引脚耦接。当MCU微控制器芯片HT66F004检测到按键K1按下后,同时储能元件给电机M1供电,电机M1带动光源显示组件旋转,其中光源显示组件上设置有若干LED点光源,MCU微控制器芯片HT66F004采用编程的方式实现对各个LED点光源的动态扫描,通过采集光源显示组件的旋转速率,同时根据其旋转速率的快慢计算出不同时刻各个LED点光源灯光的变化频率及位置状态信息,依据预先存储在HT66F004芯片SRAM中的特定图片及文字信息,精确的控制LED点光源不同时刻及不同位置的开启/关闭,同时依据人眼具有的“视觉暂留”的特点,实现对特定文字及图片信息的显示。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为降低电源输出的电流或电压的脉动波纹系数、滤除回路中的交流和高次谐波成分以及提高电源输出的瞬间过载能力,需要在HT66F004芯片的正电压输入引脚VDD/AVDD与正电压输入引脚VSS/AVSS间耦接一只滤波电容C5。

此外,若需要显示汉字信息,则LED点光源的数量必须大于11个,因为显示汉字的基本最小点阵数为11×11,光源的点阵数若小于11×11,则仅能显示英文和数字,无法显示汉字信息。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具有显示功能的太阳能桌灯控制电路;还包括灯体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显示组件210及太阳能板220;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灯体内部。

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整个装置由灯体及控制组件组成,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显示组件210及太阳能板220;且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待所述灯体内部。其中显示组件210上设有若干发光光源,利用编程的方式控制显示组件210旋转,根据显示组件210的旋转速度计算出发光光源的灯光变化频率,通过程序实现在不同时刻对发光光源开启/关闭的精确控制,利用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的特点实现对特定文字及图案内容的显示。整个装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主要能源消耗,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廉以及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灯体包括灯罩110、灯架120以及灯座130;所述灯罩110内侧设有卡接槽111:所述灯架120与所述灯座130本体上设有第一卡接台阶121及第二卡接台阶131;所述灯罩110、灯架120及灯座130利用其本体上分别设有的卡接槽111、第一卡接台阶121及第二卡接台阶131构成的卡接结构进行联接装配。

优选地,所述显示组件210包括第一旋转叶片211及第二旋转叶片212;所述第二旋转叶片212本体上设有发光组件2121;所述显示组件内部设有电路板230;所述电路板230上设有电机231;所述电机231与所述灯架120上设有的转轴122采用直联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灯架120本体上设有太阳能板220;所述太阳能板220与所述电路板230采用电性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所述灯体包括灯罩110、灯架120以及灯座130,三者间利用卡接结构进行连接装配。其中所述灯罩110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及聚碳酸酯PC中的至少一种亚克力导光板材制成;和/或所述灯罩110采用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透明ABS、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有机玻璃(PMMA)至少一种透明板材制成。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显示组件210由结构A、结构B以及结构C三部分组成,其中结构A为显示组件210的前部,结构B为显示组件210的中部,结构C为显示组件210的后部,所述显示组件210由结构A、结构B及结构C拼装而成。其中结构A中第一旋转叶片211及第二旋转叶片212本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卡槽2111及第二卡槽2123;若干所述第一卡槽2111及第二卡槽2123分别与结构C中第一旋转叶片211及第二旋转叶片212本体上是有的若干第一卡接键2112与第二卡接键2124利用卡接方式进行联接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显示组件210本体内部的结构A与结构C上均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232,所述电路板230采用机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232进行联接装配。其中在结构A中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232四周设有若干第三卡槽213;所述若干第三卡槽213与结构C中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232四周设有的第三卡接键214利用卡接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232下侧设有轴孔215;所述转轴122通过轴孔215与电路板230上设有的电机231利用插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旋转叶片212的结构A与结构C中均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2125,所述发光组件2121采用机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2125进行联接装配。所述发光组件2121由载体2126和若干灯珠2122组成,其中所述载体2126采用软灯条和硬灯条中的至少一种替代,其中硬灯条的载体2126采用PCB板、铝基板及玻璃纤维板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而软灯条的载体2126采用FCP板制成。所述灯珠2122多采用LED灯珠构成,LED灯珠采用直插及SMD表贴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利用焊接或封装胶水贴附在载体2126表面。封装胶水可采用环氧树脂及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剂替代。其中灯珠2122可采用2835、3014、3528、5630及5050中任意一种型号的替代。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电路板230上设有电机231;所述电机231与所述电路板230电性相连,其中所述电机231为直流电机、自态角电机、步进电机、轴角编码电机、感应同步电机中的至少一种替代。

优选地,所述灯座130本体上设有储能元件底座132;所述控制组件中包括储能元件240,所述储能元件240与所述储能元件底座132上设有的限位弹簧1321及限位凸条档肋1322采用限位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灯座130本体上设有光源开关133;所述储能元件240和所述光源开关133分别与所述电路板230采用电性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所述灯座130本体上设有储能元件底座132;储能元件240采用限位的方式压接入储能元件底座132内部,所述储能元件240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220与所述电路板230电性连接。白天太阳能板220通过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灯罩110接收太阳光,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给储能元件240充电,夜晚储能元件240为显示组件210提供电能,显示组件210在电机231与转轴122的作用下发生旋转,根据显示组件210的旋转速度计算出发光光源的灯光变化频率,通过程序实现不同时刻对发光光源开启/关闭的精确控制,利用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的特点实现对特定文字及图案内容的显示。

此外,所述储能元件240为蓄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及超导元件中的至少一种。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灯体、控制组件、灯罩、卡接槽、灯座、第一卡接台阶、转轴、灯架、第二卡接台阶、储能元件底座、限位弹簧、限位凸条档肋、光源开关、显示组件、第一旋转叶片、第一卡槽、第一卡接键、第二旋转叶片、发光组件、灯珠、第二卡槽、第二环形安装槽、载体、第三卡槽、第三卡接键、轴孔、太阳能板、电路板、电机、第一环形安装槽、储能元件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