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9187发布日期:2020-03-24 16: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温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科技进步,电子产品内部的组件的指令周期大幅增加,其所产生的热量也大幅地提升,因而电子组件所产生热能均需使用均温板或者散热器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以控制工作温度而维持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但是目前现有的均温板只是采用散热翅片的方式进行散热,热传导效率较低,且不够智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均温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通过在均温板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均温板的散热能力,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连通有折弯状的散热管,能够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到散热管中,形成一个水循环,对散热器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提高了散热效率,且通过安装有相配合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对均温板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温度数据高于控制器内设定的温度数据时,控制器就会向水泵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水泵开启,实现全自动智能散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其包括:均温板主体、散热翅片、水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散热器,所述均温板主体的内腔等距的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均温板主体的左侧壁中间设置所述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右侧壁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折弯状,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水箱的右侧壁底部,所述均温板主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均温板主体的右侧壁中间设置所述控制器,所述均温板主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所述散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输出连接于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均温板主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吸盘,所述吸盘为橡胶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器的内腔顶部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底部中间输出端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外壁底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左右两侧壁对称开有两个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均等距的设置有三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为铜制连接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均温板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均温板的散热能力,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连通有折弯状的散热管,能够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到散热管中,形成一个水循环,对散热器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提高了散热效率,且通过安装有相配合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对均温板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温度数据高于控制器内设定的温度数据时,控制器就会向水泵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水泵开启,实现全自动智能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均温板主体100、吸盘110、散热翅片200、连接片210、水箱300、水泵310、散热管320、温度传感器400、控制器500、散热器600、马达610、风道6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一体散热器的均温板装置,包括均温板主体100、散热翅片200、水箱300、温度传感器400、控制器500和散热器600;

请参阅图1,均温板主体100包括吸盘110,吸盘11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粘接在均温板主体100的底部左右两侧壁,均温板主体100用于对放置在其顶部的外部设备进行散热,吸盘110用于方便将均温板主体100进行吸附固定,均温板主体100采用铜制成,吸盘110为橡胶吸盘;

请参阅图1和图2,散热翅片200包括连接片210,散热翅片200等距的焊接在散热器主体100的内腔,连接片210等距的焊接在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200之间,散热翅片200用于吸收热量,并散发出去,对外界设备进行散热,连接片210用于增大散热翅片200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翅片200和连接片210均采用铜制成;

请再次参阅图1,水箱300包括水泵310和散热管320,水箱300螺接在均温板主体100的左侧壁中间,水泵310螺接在水箱300的内腔右侧壁中间,散热管320的一端连通在水泵310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于水箱300,水箱300用于储存水,水泵310用于通过散热管320将水箱300内的水抽出并在均温板主体100的内部循环进行吸收热量,水箱300采用pc材质制成,散热管320采用铜制成;

请再次参阅图1,温度传感器400螺接在均温板主体100的内腔顶部,温度传感器400用于检测均温板主体100内部的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500,温度传感器400具体采用型号为lm-400的温度传感器;

请再次参阅图1,控制器500螺接在均温板主体100的右侧壁中间,控制器500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400传来的温度数据,并对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和转换,并向水泵310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器500采用型号为stm32的单片机;

请参阅图1和图3,散热器600包括马达610、转轴、扇叶和风道620,散热器600螺接在均温板主体100的底部中间,马达610螺接在散热器600的内腔顶部中间,转轴螺接在马达610的输出端,扇叶焊接在转轴的圆周外壁底端,风道620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开设在散热器600的顶部左右两侧壁,马达610用于通过转轴带动扇叶进行转动,产生风力对均温板主体100的底部进行散热,风道620便于进行吸风,散热器600、转轴和扇叶均采用不锈钢制成,马达610具体采用型号为66zy-cj71的微型马达。

工作原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易热设备放置在均温板主体100的顶部,易热设备的热量被均温板主体100内的散热翅片200所吸收,均温板主体100底部的散热器600能够对通过马达610带动转轴和扇叶转动产生风力对均温板主体100的底部进行散热,温度传感器400对均温板主体100内的温度数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500,当其内部温度高于控制器500内设定的数据时,控制器500就会向水泵310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水泵310开,水泵310将水箱300内的水抽出,并在折弯的散热管320内循环,进一步起到散热的作用;

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方便均温板主体100固定在外界设备上,在均温板主体100的底部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吸盘110;

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增大吸热效率,在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200之间均等距的设置有三个铜制连接片210。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