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2709发布日期:2020-05-22 22:2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自动液力变速器(aotumatictransmission,简称at)、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简称cvt)和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简称dct),上述三种类型的自动变速器通常会配备电动油泵(electricoilpump,简称eop),以为液压控制系统提供液压动力。

通常采用的电动油泵为由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油泵,由电机控制器控制该油泵按照要求工作,以输出所需压力的液压油。电机控制器控制自身工作以及控制油泵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电机控制器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散热翅片将电机控制器的热量散发至空气中,以保证电机控制器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具体地,采用铝合金制成的外壳,在外壳内设置与外壳垂直布设的散热翅片。

现有的散热翅片通常铸造而成,而且为了保证散热效果,散热翅片的尺寸设置较大,几乎与电机控制器的尺寸相当,增大了占用空间;而且铸造用的模具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电机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存在的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电机控制器总成,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控制器总成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冷却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冷却腔室连通的引流孔和泄流孔。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控制器总成上设有凹槽,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挡板,所述电机控制器总成设于所述壳本体的一侧,所述挡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壳本体的另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壳本体并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总成以使所述挡板封闭所述凹槽形成所述冷却腔室。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腔室内设有多个分隔板,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一个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流道之间的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流通孔。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流通孔错位布设。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板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凹槽底壁。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凹槽底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挡板。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壳本体上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形成所述引流孔。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泄流孔设于所述挡板上。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孔的孔径沿所述冷却液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本体与所述挡板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外壳与壳体之间形成冷却腔室,冷却液通过引流孔流入冷却腔室内,电机控制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壳,流入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将会带走传递至外壳上的热量并从泄流孔流出,从而实现通过冷却液对电机控制器进行降温的目的,保证电机控制器正常工作。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散热翅片对电机控制器总成进行散热而言,减小了整体结构的占用体积,降低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重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爆炸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的爆炸图二;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壳本体;111、第二导流槽;112、穿设孔;12、挡板;121、第一导流槽;122、泄流孔;13、分隔板;131、流通孔;14、流道;

2、电机控制器总成;21、凹槽;22、第二接线柱;23、插槽;

3、油泵;31、第一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电机控制器总成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对电机控制器总成2进行散热,以保证电机控制器总成2能够正常工作。其中,电机控制器总成2包括外壳及密封设于外壳内的电机控制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总成用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连接于上述外壳并与外壳形成冷却腔室,冷却腔室用于流通冷却液,壳体1上设有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引流孔和泄流孔122。冷却液通过引流孔流入冷却腔室内,电机控制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壳,流入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将会带走传递至外壳上的热量并从泄流孔122流出,从而实现通过冷却液对电机控制器进行降温的目的,保证电机控制器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在电机控制器总成2的外壳与壳体1之间形成冷却腔室,以流动冷却液对电机控制器总成2进行冷却,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散热翅片对电机控制器总成2进行散热而言,减小了整体结构的占用体积,降低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重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电机控制器总成2的一侧设有凹槽21,壳体1包括壳本体11和挡板12,优选地,壳本体11与挡板12分体设置。其中,壳本体11上设有穿设孔112,电机控制器设于壳本体11的一侧且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壳本体11,挡板12的一端位于壳本体11的另一侧,另一端穿过上述穿设孔112并连接于电机控制器总成2以使挡板12封闭凹槽21形成上述冷却腔室。优选地,挡板12插接于凹槽21内并与凹槽21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冷却腔室内设有多个分隔板13,相邻两个分隔板13之间形成一个流道14,相邻两个流道14之间的分隔板13上设有与上述流道14连通的流通孔131。通过上述流道14的设置使冷却液流经该冷却腔室内时,冷却液能够与电机控制器总成2充分接触,以对电机控制器总成2进行充分散热。优选地,上述多个分隔板13由上至下依次平行布设,位于相邻两个分隔板13上的流通孔131错位布设,以增大冷却液流通路径的长度,延长冷却液在冷却腔室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电机控制器总成2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每个分隔板13的一端连接于挡板12上,另一端抵接于凹槽21的底壁。优选地,分隔板13与挡板12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总成2用于变速器,以驱动油泵3工作,使输出油压满足使用需求。上述壳体1指的是变速器的壳体1,电机控制器总成2设于壳体1的外表面,挡板12的一端置于壳体1的内部,另一端穿过上述穿设孔112并插接于上述凹槽21,此时上述冷却液指的是变速器内的润滑油。

外壳上设有插槽23,油泵3的一端插设于插槽23内,油泵3和电机控制器总成2通过接线实现二者之间的电连接。具体地,油泵3上设有多个第一接线柱31,电机控制器总成2设有与第一接线柱31一一对应的第二接线柱22,通过第一接线柱31和第二接线柱22之间的连接实现油泵3和电机控制器总成2之间的电连接。

上述挡板12上设有第一导流槽121,壳本体11上设有第二导流槽111,第一导流槽121和第二导流槽111形成上述引流孔。优选地,第一导流槽121位于挡板12的顶部,上述引流孔的孔径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以形成漏斗状结构,有利于接收变速器内部飞溅的润滑油,保证足够的润滑油由引流孔进入冷却腔室内。上述泄流孔122设于挡板12上。优选地,泄流孔122设于挡板12的底部且设有多个,进入冷却腔室内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流道14的延伸方向流动,最终经过与电机控制器总成2换热后的润滑油由泄流孔122流出。至于泄流孔122的孔径可以根据电机控制器总成2的实际需求确定,以保证在各个工况下经过冷却腔室的润滑油能够及时带走电机控制器总成2散发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引流孔单独设于挡板12上,或单独设于壳本体11上;上述泄流孔122可以设于壳本体11上,也可以在挡板12和壳本体11上均设置泄流孔12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挡板12与壳本体11一体成型,分隔板13的一端连接于凹槽21的底壁,另一端抵接于挡板12,通过挡板12封闭上述凹槽21形成上述冷却腔室。本实施例也能实现对电机控制器总成2的冷却,但相比于实施例一,会增大壳体1的复杂程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