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恒流调光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6195发布日期:2020-04-14 21:2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恒流调光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恒流调光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正处在严峻的能源消耗与沉重的环境压力中,据统计照明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以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尤其重要,同时为了维护生活环境,所以降低照明能耗是社会一直关注的重点。在绿色环保的倡导下,led照明是目前公认的节能照明产品,它具有很好的演色性、光效高、工作电压低、使用寿命长、安全节能等一系列优点。led调光更具有优良的节能特性,利用led调光照明可以打造舒适的照明环境和特殊的照明效果。但是led光源不能像一般的光源一样可以直接使用公用电网电压,它必须配有专用的转换设备,提供能够满足驱动led的额定电压和电流,才能使led正常工作,这就是所谓的led专用驱动电源,目前led调光电源琳琅满目,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性恒流调光led驱动电源,利用调光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的调光信号改变调光控制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导通角,从而改变了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输出,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结构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恒流调光led驱动电源,包括输入电路、供电电路一、供电电路二、线性恒流控制电路、检测电路、调光信号产生电路、调光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

所述输入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一和供电电路二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一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出电路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二与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电连接,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与所述调光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入电路包括保险管f1、压敏电阻vd1、x电容cx1、共模电感l1、桥堆db1和电容cb1;

所述保险管f1的一端与火线接口l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vd1的一端、x电容cx1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电连接;

所述压敏电阻vd1的另一端、x电容cx1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分别与零线端口n电连接;

所述共模电感l1分别与桥堆db1的ac1端和ac2端电连接,所述桥堆db1的v+端和电容cb1的一端分别与vdc端电连接,所述桥堆db1的v-端和电容cb1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端。

进一步,所述供电电路一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稳压管zd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vdc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和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1的正极与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供电电路二包括电阻r7、电阻r8、稳压管zd2、三端稳压器u2和电容c3;

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vdc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d2的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2的vin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2的vout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2的正极、三端稳压器u2的gnd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端。

进一步,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包括芯片u3、电阻r9、电阻r1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y1和电容cy2;

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芯片u3的fsel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芯片u3的mod1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端稳压器u2的vout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芯片u3的cmod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芯片u3的vdd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芯片u3的gnd端分别接地端;

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芯片u3的tch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y1和电容cy2串联连接,并且,所述电容cy1的一端与芯片u3的tch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电阻r5和电阻r6;

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分别与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cs端电连接;

所述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vdd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管zd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1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gnd端分别接地端。

进一步,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2和共模电感l2;

所述电容c2的一端、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drain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2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2的输入端分别与vdc端电连接;

所述共模电感l2的输出端分别与led灯的led+和led-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和电阻r4;

所述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vline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管q1和电阻r10;

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接地端,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5和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pout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性恒流调光led驱动电源,利用调光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的调光信号改变调光控制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导通角,从而改变了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输出,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结构简单。

通过输入电路将电压分配至供电电路一和供电电路二,通过供电电路一提供电压至线性恒流控制电路,供电电路二提供电压至调光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给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从而使线性恒流控制电路保持稳定工作;并且因为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出电路电连接,因此,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能够通过输出电路控制led灯进行调光,由于所述供电电路二与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电连接,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与所述调光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电连接,利用调光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的调光信号改变调光控制电路中的开关管q1的导通角,从而改变了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输出,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原理图。

其中:输入电路1、保险管f1、压敏电阻vd1、x电容cx1、共模电感l1、桥堆db1、电容cb1、供电电路一2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稳压管zd1、供电电路二22、电阻r7、电阻r8、稳压管zd2、三端稳压器u2、电容c3、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电阻r5、电阻r6、检测电路4、电阻r3、电阻r4、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芯片u3、电阻r9、电阻r1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y1、电容cy2、调光控制电路6、开关管q1、电阻r10、输出电路7、电容c2、共模电感l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线性恒流调光led驱动电源,包括输入电路1、供电电路一21、供电电路二22、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检测电路4、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调光控制电路6和输出电路7;

所述输入电路1与所述供电电路一21和供电电路二22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一21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电连接,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与所述输出电路7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4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二22与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电连接,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与所述调光控制电路6电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6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电连接。

通过输入电路1将电压分配至供电电路一21和供电电路二22,通过供电电路一21提供电压至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供电电路二22提供电压至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

所述检测电路4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给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从而使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保持稳定工作;并且因为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与所述输出电路7电连接,因此,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能够通过输出电路7控制led灯进行调光,由于所述供电电路二22与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电连接,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与所述调光控制电路6电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6与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电连接,利用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产生的调光信号改变调光控制电路6中的开关管q1的导通角,从而改变了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的电流输出,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进一步,所述输入电路1包括保险管f1、压敏电阻vd1、x电容cx1、共模电感l1、桥堆db1和电容cb1;

所述保险管f1的一端与火线接口l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vd1的一端、x电容cx1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电连接;

所述压敏电阻vd1的另一端、x电容cx1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分别与零线端口n电连接;

所述共模电感l1分别与桥堆db1的ac1端和ac2端电连接,所述桥堆db1的v+端和电容cb1的一端分别与vdc端电连接,所述桥堆db1的v-端和电容cb1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端。

火线接口l和零线端口n是公用电网中的接口,其中保险管f1起保险作用,压敏电阻vd1起防浪涌作用,x电容cx1为emc元件,桥堆db1为整理元件,电容cb1为滤波元件,因此,通过输入电路1,能够把公用电网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滤波等方式变成直流电压。

进一步,所述供电电路一21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稳压管zd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vdc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和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1的正极与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

其中电阻r1和电阻r2为降压元件,把通过输入电路1输入的电压降至所需的电压值;电容c1为起到滤波作用,稳压管zd1起到稳压和过压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供电电路二22包括电阻r7、电阻r8、稳压管zd2、三端稳压器u2和电容c3;

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vdc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d2的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2的vin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2的vout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2的正极、三端稳压器u2的gnd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端。

其中电阻r7和电阻r8为降压元件,把通过输入电路1输入的电压降至所需的电压值;稳压管zd2起到稳压的作用,三端稳压器u2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电容c3起到滤波作用。

进一步,所述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包括芯片u3、电阻r9、电阻r1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y1和电容cy2;

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芯片u3的fsel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芯片u3的mod1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端稳压器u2的vout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芯片u3的cmod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芯片u3的vdd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芯片u3的gnd端分别接地端;

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芯片u3的tch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y1和电容cy2串联连接,并且,所述电容cy1的一端与芯片u3的tch端电连接。

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rh6616-n,是一种单通道触摸控制型的芯片,调光输入信号通过芯片u3的tch端进行输入,因此,在tch端处串联了两个y电容,分别为电容cy1和电容cy2,都是安规电容,保证与人体接触的绝对安全。

进一步,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包括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电阻r5和电阻r6;

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分别与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cs端电连接;

所述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vdd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管zd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稳压管zd1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gnd端分别接地端。

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mt7604,其中电阻r5和电阻r6为采样电阻,利用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产生的调光信号改变调光控制电路6中的开关管q1的导通角,通过采样电阻采样,从而改变了所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的电流输出,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具体是改变了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电流输出,从而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

进一步,所述输出电路7包括电容c2和共模电感l2;

所述电容c2的一端、线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drain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2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2的输入端分别与vdc端电连接;

所述共模电感l2的输出端分别与led灯的led+和led-端电连接。

通过电容c2和共模电感l2组成的输出电路7能够将线性恒流控制电路3的输出信号输出至led灯,从而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

进一步,所述检测电路4包括电阻r3和电阻r4;

所述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性恒流控制芯片u1的vline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的检测电路4,能够将检测到的供电电路一21的电压信号给到性恒流控制芯片u1,从而使所述性恒流控制芯片u1保持稳定工作。

进一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6包括开关管q1和电阻r10;

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接地端,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5和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pout端电连接。

开关管q1为n沟道的mos管,利用调光信号产生电路5产生的调光信号能够改变调光控制电路6中的开关管q1的导通角。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