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6885发布日期:2020-04-28 22:1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属于机房服务器散热领域。



背景技术:

服务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其热量积聚使温度过高,极易造成系统故障。对于有多个服务器的机房来说,除了服务器本身需要配置相应的散热结构以使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得以散出以外,服务器的存放方式也对热量的疏散,流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有机房服务器的安放机柜,通常采用简单的柜体结构,使不同的服务器通过柜体面板进行简单的分隔,其在服务器的存放秩序上保证了一定的条理性;但对于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柜体的简单分隔面板也同时阻碍了空气地流通。因此,对于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即便有服务器本身相应配置的散热结构能使其由服务器机箱内散出,但被柜体面板比较密集地阻隔后,又会使热量聚集在柜体内而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从而易造成整个机房内的温度升高,甚至影响到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服务器安放机柜由于简单的分隔结构极易造成空气流通不畅,使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散热柜至少包括一个单元柜,

所述单元柜包括壳体、卡接件、卡接口和底座,

所述壳体包括共同形成空腔的两个侧壁、上底面和下底面,其中一个侧壁外表面连接卡接件,另一个侧壁外表面连接卡接口,所述一个单元柜的卡接件用于与相邻左右拼接的另一个单元柜的卡接口插接固定;

所述卡接件包括延伸部与插接部,所述一个侧壁外表面通过延伸部连接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嵌入到卡接口内;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宽度相同,并宽于两个侧壁之间的宽度;

所述下底面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包括支座、缓冲层和支脚,支脚与所述下底面连接,并嵌入到支座内,所述支脚与支座的连接面之间设置缓冲层;

所述上底面的外表面上设置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对相邻上下拼接的另一个单元柜的底座进行限位;

所述两个侧壁、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均设置通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宽度选择包括:

在所述插接部嵌入到相邻另一个单元柜的卡接口后,相邻单元柜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相匹配接触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底座包括两个,两个底座相平行设置,并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单元柜还包括排风扇,

所述壳体的后端口内配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排风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支架包括一个纵梁和多个横梁,多个横梁相互平行的固定在纵梁上,所述横梁上设置多个过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过线槽内配置束线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两个侧壁之间还滑动连接推拉板,并且所述推拉板设置在下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通过通透的结构布局,确保在安放服务器后,可使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有效的排出,实现散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单元柜作为单体进行拼接的方式形成可容纳多个服务器的柜体,其中卡接件和卡接口的插接组装形式,既保证了柜体根据实际需要能够有序的连接,又能保证连接后柜体整体的稳定性。两个单元柜之间通过卡接件限位出的相间隔空间,配合壳体上设置的通气孔,为气流的流通提供了充分的通路,从而可使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顺利的排出,有利于保证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另外,每个单元柜配置了具有震动缓冲功能的底座,尤其在多个单元柜上下拼接的时候,可有效的缓冲每个单元柜意外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对其它单元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的单元柜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单元柜壳体后端口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3是所述单元柜水平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单元柜上下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房用服务器散热柜,所述散热柜至少包括一个单元柜100,

所述单元柜100包括壳体110、卡接件120、卡接口130和底座140,

所述壳体110包括共同形成空腔的两个侧壁、上底面和下底面,其中一个侧壁外表面连接卡接件120,另一个侧壁外表面连接卡接口130,所述一个单元柜100的卡接件120用于与相邻左右拼接的另一个单元柜100的卡接口130插接固定;

所述卡接件120包括延伸部与插接部,所述一个侧壁外表面通过延伸部连接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嵌入到卡接口130内;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宽度相同,并宽于两个侧壁之间的宽度;

所述下底面与底座140连接,所述底座140包括支座、缓冲层和支脚,支脚与所述下底面连接,并嵌入到支座内,所述支脚与支座的连接面之间设置缓冲层;

所述上底面的外表面上设置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对相邻上下拼接的另一个单元柜100的底座140进行限位;

所述两个侧壁、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均设置通气孔。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柜100,用以根据需要安放的服务器个数按需组装形成柜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口和后端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通透式,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在所述前端口设置活动门,以在必要的时候作为防尘使用。为了保证单元柜100上下拼接时的稳定性,可将上底面和下底面宽度设置为长于两个侧壁之间的宽度,从而提供相对大的支撑面。卡接件120通过延伸部实现对相邻单元柜之间距离的限定,为空气的流通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再结合通气孔的设置,使服务器产生的热量不会被阻隔在某个有限空间内,而无法排出。

所述插接部可设置为横截面近似为梯形的形式,卡接口130的形状可与插接部匹配,以方便二者之间的插接。所述卡接件120与卡接口130可配置为一套或多套,例如沿一个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几个卡接件120,个数越多,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越好。当卡接件120配置为一个时,可为空气的流通提供更大的空间。所述卡接口130可以是独立于侧壁以外的结构,也可以在所述一个侧壁上直接成型的结构,用于与插接部配合。

底座140的设计,一方面可使壳体110的下底面与放置台面之间留有气隙;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对外来震动进行缓冲。可在支座的内表面均贴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橡胶垫。支脚可采用由上至下渐变增大的结构,以使支撑更稳定。

所述卡槽的设置形式可与底座140相匹配,以方便单元柜100上下形式的拼接及位置固定,使拼接结构更稳定。

本实施方式中的壳体110,在不影响强度的基础上,可尽可能多的配置通气孔,从而减少对气流的阻碍。

如图3所示,为两个单元柜100水平拼接后的结构,此时两个单元柜100的相对位置被卡接件120限定;两个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宽度也刚好配合,连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为两个单元柜100上下拼接后的结构,此时两个单元柜100的相对位置通过卡槽限定。

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宽度选择包括:

在所述插接部嵌入到相邻另一个单元柜100的卡接口130后,相邻单元柜100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相匹配接触连接。

为了对相互拼接的单元柜100形成较大的支撑面,可使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宽度长于壳体110的宽度,上底面和下底面的最大宽度,为在相邻两个单元柜100拼接在一起时,相邻上底面和下底面恰好搭接在一起时的宽度。

作为示例,结合图1所示,所述底座140包括两个,两个底座140相平行设置,并沿壳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与底座140的延伸方向相互匹配。例如,可以通过在上底面上设置板条的形式形成凹槽,使底座140可以嵌入到凹槽内,从而防止单元柜100的位置串动。

作为示例,底座140也可以是四个支撑腿的形式,此时,凹槽的位置和形状与支撑腿相匹配即可。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所述单元柜100还包括排风扇150,

所述壳体110的后端口内配置有支架111,所述支架111上设置排风扇150。

所述排风扇150可用于辅助服务器的散热,促进空气流通。

再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所述支架111包括一个纵梁和多个横梁,多个横梁相互平行的固定在纵梁上,所述横梁上设置多个过线槽112。

服务器的各种连接线的散乱布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热量的排放,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过线槽112,可用于将连接线分类别固定,使连接线分布具有条理性,既减少对气流的阻碍,也方便对各种连接线的查找。

再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所述过线槽112内配置束线夹113。

在过线槽112内配置束线夹113,可以更有效的夹固连接线。

再进一步,结合图1所示,所述两个侧壁之间还滑动连接推拉板114,并且所述推拉板114设置在下底面上。

为了方便服务器的安放与取出,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推拉板114,可以在拉出推拉板114的情况下,将服务器放置到推拉板114上,然后推入壳体110空腔内,这种方式可使操作更加简便。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