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墨烯发热膜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6022发布日期:2020-06-23 23:0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石墨烯发热膜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发热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石墨烯发热膜带。



背景技术:

石墨烯发热膜带(石墨烯电热膜带、扁平状)是一种新型的发热材料,经远红外的发热方式发热,其具有耗电低、发热效率高的优点。工作时,根据输入电压高低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发热温度。石墨烯发热膜带实际应用中,可以应用于可穿戴服饰的保暖、医用理疗用品的加热理疗等(应用于上述领域时,一般的随身移动电源可持续使用6-8小时,使用非常方便)。石墨烯发热膜带还能应用于健康居家,比如说把石墨烯发热膜带铺在墙纸下面,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便可以制成石墨烯电热墙纸,通电后就可发热,使房间迅速达到恒温的效果。实际上,发热墙纸还仅仅是石墨烯发热膜带健康家居的一种,还有发热地暖、发热地毯、发热壁画、发热沙发、发热床垫等等,应用前景极其广泛。

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带制作时,一般采用石墨烯膜片作为发热片,然后在其下层分别粘接铜箔片层(导热作用)及绝缘层(绝缘作用),上层粘接上绝缘层(绝缘作用)。由于石墨烯膜片柔软度小、弯折性能不好,实际应用中,导致发热面不能很好和需要加热处不平整区域表面贴合,因而不利于其热传导(比如应用于人体腿部等部位热疗保健,由于人体腿部不是平面,那么,处于平整的石墨烯膜片就不能很好和腿部表面贴合),生产贴合物体不规则表面形状的石墨烯膜片又存在加工困难、成本高的缺点。且现有石墨烯膜片在受到外部弯折作用力下,还存在容易断裂的问题(比如应用于人体保健的石墨烯发热膜带,没有使用时,被人不小心压住而变形折断)。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带其下端的铜箔片层下表面直接和绝缘布贴合、没有保护层,实际应用中极其容易产生氧化现象,进而对铜箔片层的热传导带来影响,相应降低了石墨烯发热膜带的发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石墨烯发热膜带因结构所限存在的柔软度小、弯折性能不好,实际应用中,不利于其热传导、容易断裂,以及铜箔片层下表面没有保护层,实际应用中极其容易产生氧化现象,进而对铜箔片层的热传导带来影响,相应降低了石墨烯发热膜带发热效率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六层结构,采用石墨烯粉和热熔胶作为石墨烯发热层,其具有好的弯折度,实际应用中能更好的贴合受热物体表面,提高了石墨烯发热层的发热传导效率,减少了弯折折断的几率,并在铜箔层下增加了具有导热抗氧化作用的导热涂层,提高了铜箔层抗氧化能力,相应提高了铜箔层导热效率,并延长了成品使用寿命的一种新型石墨烯发热膜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石墨烯发热膜带,其特征在于由六层结构构成,由上至下分别是上绝缘层、石墨烯发热层、导电织物层、铜箔片层、导热涂层、下绝缘层;所述上绝缘层下层和石墨烯发热层上层之间通过热熔胶层粘接在一起,石墨烯发热层下层和导电织物层上层通过热熔胶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导电织物层下层和铜箔片层上层之间过热熔胶层粘接在一起,导热涂层涂覆在铜箔片层下层;所述下绝缘层上层和导热涂层下层通过热熔胶层粘接在一起;所述上绝缘层、石墨烯发热层、导电织物层、铜箔片层、导热涂层、下绝缘层依次组合在一起后,石墨烯发热膜带成品上、下两端为水平状态,整体是条形结构卷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上绝缘层、石墨烯发热层、导电织物层、铜箔片层、导热涂层、下绝缘层的表面积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上绝缘层、下绝缘层为尼龙布,厚度在35μm~100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发热层是石墨烯粉和树脂混合物,比例是5:5,厚度在30μm~100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层为柔软的tpu树脂热熔胶,每层厚度为15~40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织物层为导电无纺布,厚度15~40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涂层为镍粉和环氧树脂混合物,镍粉和环氧树脂比例是3:7,厚度5~10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层厚度在40μm~100μm之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把石墨烯发热膜带卷根据需要截取一定的长度,然后将成品固定在需要加热设备处(比如说用胶粘接在理疗保健设备的布套内)。本新型由于采用石墨烯粉和树脂热熔胶作为石墨烯发热层,石墨烯粉和树脂热熔胶具有良好的弯折型和柔软性,实际应用中,能更好的贴合受热物体表面,提高了石墨烯发热层的发热传导效率,减少了弯折折断的几率,并在铜箔层下增加了具有导热抗氧化作用的导热涂层,提高了铜箔层抗氧化能力(接触外界空气的几率减小,相应就减少了被氧化几率),这样相应提高了铜箔层导热效率,利于石墨烯发热层得电后的热传导;并延长了成品的使用寿命。本新型克服了现有石墨烯发热膜带因结构所限存在的柔软度小、弯折性能不好,实际应用中,不利于其热传导、容易断裂,以及铜箔片层下表面没有保护层,实际应用中极其容易产生氧化现象,进而对铜箔片层的热传导带来影响,相应降低了石墨烯发热膜带发热效率的弊端,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一种新型石墨烯发热膜带,由六层结构构成,由上至下分别是上绝缘层1、石墨烯发热层2、导电织物层3、铜箔片层4、黑色导热涂层5、下绝缘层6;所述上绝缘层1下层和石墨烯发热层2上层之间通过热熔胶层均匀粘接在一起,石墨烯发热层2下层和导电织物层3上层通过热熔胶层均匀粘接在一起;所述导电织物层3下层和铜箔片层4上层之间过热熔胶层均匀粘接在一起,黑色导热涂层5均匀涂覆在铜箔片层4下层;所述下绝缘层6上层和黑色导热涂层5下层通过热熔胶层均匀粘接在一起;所述上绝缘层1、石墨烯发热层2、导电织物层3、铜箔片层4、黑色导热涂层5、下绝缘层6依次组合在一起后,石墨烯发热膜带成品上、下两端为水平状态,整体是条形结构卷在一起。上绝缘层1、石墨烯发热层2、导电织物层3、铜箔片层4、黑色导热涂层5、下绝缘层6的表面积一致。

图1所示,实施例1中,上绝缘层1、下绝缘层6为尼龙布,厚度是35μm。石墨烯发热层2是石墨烯粉和树脂热熔胶热熔加工后混合物,比例是5:5,厚度是30μm。热熔胶层为柔软的tpu树脂热熔胶,每层厚度为15μm。导电织物层3为导电无纺布,厚度是15μm。黑色导热涂层5为镍粉和环氧树脂混合物,镍粉和环氧树脂比例是3:7,厚度是5μm。铜箔片层4厚度是40μm。

图1中所示,实施例2中,上绝缘层1、下绝缘层6为尼龙布,厚度为100μm之间。石墨烯发热层2是石墨烯粉和树脂热熔胶热熔加工后混合物,比例是5:5,厚度是100μm。热熔胶层为柔软的tpu树脂热熔胶,每层厚度为40μm。导电织物层3为导电无纺布,厚度是40μm。黑色导热涂层5为镍粉和环氧树脂混合物,镍粉和环氧树脂比例是3:7,厚度是10μm。铜箔片层4厚度是100μm。

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和现有石墨烯发热膜带使用原理及过程完全一致,应用前把胶带卷根据需要截取一定的长度,然后将成品固定在需要加热设备处(比如说用胶粘接在理疗保健设备的布套内,通电后即发热)。本新型由于采用石墨烯粉和树脂热熔胶作为石墨烯发热层2,树脂热熔胶结合石墨烯粉制得的石墨烯发热层2,具有良好的弯折性和柔软性,实际应用中,能更好的贴合受热物体表面,提高了石墨烯发热层2的发热传导效率,且减少了弯折折断的几率(石墨烯发热层2中,树脂热熔胶结合石墨烯粉混合制作,在5v电源供电模式下,发热温度在45℃-50℃左右之间,特别适用于作为人体保健加热等使用)。本新型在铜箔层4下增加了具有导热抗氧化作用的导热涂层5,而且由于将铜箔层4下表面完全覆盖,减少了空气接触铜箔层4的几率,相应减少了铜箔层4被氧化的几率,这样,提高了铜箔层4抗氧化能力,并相应提高了铜箔层4导热效率,利于石墨烯发热层2得电后的热传导,并延长了成品的使用寿命。上、下绝缘层1及6主要起到绝缘作用,防止了石墨烯发热层2和人体或物体表面直接接触,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导电织物层3主要起到石墨烯发热层2和铜箔层4之间缓冲作用,减少了铜箔层4较硬表面直接接触石墨烯发热层2,时间久后,石墨烯发热层2的磨损等损坏。本新型克服了现有石墨烯发热膜带因结构所限存在的柔软度小、弯折性能不好,实际应用中,不利于其热传导、容易断裂,以及铜箔片层下表面没有保护层,实际应用中极其容易产生氧化现象,进而对铜箔片层的热传导带来影响,相应降低了石墨烯发热膜带发热效率的弊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新型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